12.12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李先生妻子平時對女兒非常嚴格,所以女兒跟李先生更親近一些,而李先生也非常寵愛女兒。雖然女兒已經13歲了,但還未與爸爸分床,直到後來一次父女之間的談話,讓這位父親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李先生也非常後悔沒有早點跟女兒分床睡覺。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今天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學校照例要進行班幹部競選,李先生女兒平時英語成績非常不錯,於是便想競選英語委員,為此還準備了很長時間,希望在競選這天能以真誠的言辭,來打動同學支持自己。但沒想到李先生女兒一站在講臺上,看到臺下那麼多的同學時,卻一句話都不敢說了。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放學之後李先生察覺了女兒的不對勁,在跟女兒聊天的時候才知道白天競選班幹部的事。女兒告訴爸爸,英語課是她最喜歡的一門功課,而且在這門功課上她的成績還不錯,於是便想鼓起勇氣競選班幹部。雖然準備了很長時間,但真正站到講臺的時候,卻覺得非常害怕。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因為她平時習慣了爸爸在身邊,總覺得任何事情都能解決,但到了那樣嚴肅的場合,爸爸不在身邊總讓她覺得不安全,甚至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李先生非常後悔沒有讓女兒學會獨立睡覺,如今導致孩子嚴重缺乏勇氣以及安全感,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看法。這件事情發在網上之後,大多數網友都反對李先生的做法,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便可跟父母分床睡覺,總是跟父母睡在一起沒有好處。

不分床的危害性有哪些?

1、孩子容易形成依賴性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很多孩子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也會將依賴父母當成一種習慣,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希望讓父母幫他決定。小時候過度依賴父母,長大之後自然也無法獨立,對於女生來說更會形成戀父情結,在找對象的時候也會依照父親的模樣去找。

2、會使孩子性早熟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其實孩子在三歲時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知道男生和女生之間的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對他們來說並不清楚,可能只是女生穿裙子,男生穿褲子的這種認知。不管男女生,如果在上了幼兒園之後,依然跟父母一起睡覺的話,他們很容易會出現戀母以及戀父情結。到了十幾歲,孩子開始有了性意識的時候,如果還跟父母一起睡覺,便會出現性早熟現象。

3、阻礙孩子個性發展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很多父母過分寵愛孩子,任何事情都替兒女包辦,這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算自己想要什麼,也不會勇敢去爭取。他們總覺得在家人的保護下,不管什麼事情都更安全,這種親情其實大大阻礙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在成長的時候也無法從中找到自我。

如何讓孩子接受分床睡覺?

1、先分床再分房

一開始分房睡覺的時候可能會很困難,父母可以先從簡單的分床睡覺開始,在大人房間用一張小床讓孩子與父母分開,等孩子適應之後再分房間。

2、利用玩偶陪伴孩子

女兒13歲還未與爸爸分床,一次父女間的談話,讓父親明白了嚴重性

很多孩子面對陌生的環境,以及獨立的空間時會覺得沒有安全感,父母可以利用玩偶來陪伴孩子。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偶放在他們床頭,有玩偶的陪伴,孩子內心的孤獨以及恐懼也會慢慢消失。

3、父母房門不用關

一開始孩子分房睡覺的時候,家長房間的門也可以不用關,告訴孩子不用害怕,在某種程度上也給孩子分房睡提供安全感。沒有不疼愛子女的父母,但這種疼愛也應建立在性別界限的基礎上,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小的時候瞭解男女有別。對於孩子來說,未來能陪伴他們的只有自己的伴侶,而伴侶不可能是父母的影子,也無法代替父母。當孩子對性別產生模糊的時候,很容易會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