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國新辦發佈會:推動產業和貿易協調發展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國新辦發佈會:推動產業和貿易協調發展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

  2019年12月9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介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任鴻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貿易高質量發展,產業是基礎。我們國家工業體系完備,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220多種產品居全球第一,產業發展為我們對外貿易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同時,貿易是產業的國際化,貿易又連接著產業和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應該說,產業和貿易是互相支撐的。給大家提供幾組數據:

  在出口方面,我們連續十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出口第一大國,出口佔到我們GDP比重接近20%,市場遍佈了23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為我們廣大的出口企業通過加強貿易的國際合作,參與國際分工,推動了國內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在全球進行生產和研發佈局,加深了中國產業鏈與世界經濟的融合。

  在進口方面,企業引進了先進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有力促進了國內產業創新發展。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實踐證明,產業的開放度越高,其競爭力越強。要提升產業鏈水平必須進一步擴大開放,帶動國內製造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更好地發揮貿易對產業的提升帶動作用。

  任鴻斌強調,為此,我們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發展全球產業鏈。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增強產業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留住存量,提升加工貿易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品牌經營等環節攀升,穩步提高出口附加值。推動加工貿易向中西部轉移,發展保稅維修再製造業務,延長產業鏈。擴大增量,推動落實製造業領域開放政策,鼓勵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業,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引導和規範對外投資方向。

  二是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進一步深化市場、技術、規則等領域合作,打造服務平臺,為產業鏈提升開闢更廣闊的空間。優化國際市場佈局,進一步加強市場開拓,實現傳統市場與新興市場並舉。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加快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為製造業發展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三是推進“三項建設”。打造一批產業與貿易協同發展的促進平臺,培育競爭新優勢。建設新一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促進外向型產業急劇發展,加快建設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培育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製造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精心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廣交會創新發展,培育一批境外自主品牌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