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于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作者是时任中共丽江市委书记的和自兴同志。他作为丽江改革开放的实践者、见证者,以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选择了丽江市改革开放30年的十大典型案例,真实生动地阐述了丽江之路: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和自兴

改革开放30年来,丽江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解放、精神面貌的大变化带来了丽江经济社会大发展。通过大胆实践,丽江走出了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旅游产业建设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相结合、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丽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国主要的旅游热区和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并逐步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投资创业环境最好、人居环境最佳、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一、震后精神不倒,三项世界遗产申报成功

1997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正式批准,丽江古城被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我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古城镇。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2003年7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2003年8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6次评审会上,经评委审议表决,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丽江市位于滇西北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连接地带,东部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这里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老君山景区、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丽江因金沙江流经境内,金沙江古名丽水,故而得名。在战国时期属秦国边地,蜀汉、晋时属云南部,唐朝南诏置铁桥节度。宋朝大理国时属善巨郡、谋统府及么些部地。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立茶罕章管民官,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丽江府,清朝时为丽江军民府,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土归流”,隶属云南布政使司。民国2年(1913年)废府改县,分设丽江、永北、华坪等县。

1949年7月1日,丽江县解放,属滇西北人民专员公署管辖。1950年4月设立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中甸、德钦、维西、碧江、福贡、贡山、兰坪、鹤庆、剑川、泸水14个县。1954年8月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兰坪等县相继划归怒江州;1956年将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57年9月,中甸、德钦、维西3县划出,成立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迪庆两州从成立后到1973年,曾由丽江专区代管)。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辖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丽江地区于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辖1区4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全市幅员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8.3%,有汉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白族、藏族等12个世居民族。

丽江市的核心景区——丽江古城已有800年历史。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蒙古军从甘肃临洮南下渡金沙江到丽江时,纳西族首领阿宗阿良(麦良)归顺蒙古军,当时部分蒙古军就驻扎在现在的古城一带。从此丽江古城的街道及集市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并逐渐成为纳西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春,明朝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西征云南,纳西族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先归”,被明王朝任命为世袭丽江土知府,并赐姓为“木”。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丽江“改土归流”。

二战时期,丽江作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重要集镇,商业活动得到空前发展,成为通过“茶马古道”马帮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基地。据记载,当时丽江古城内有1200多家商铺。

建国后,丽江地方党委、政府作出“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城建发展方略,特别是丽江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丽江地、县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实施了《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大研古城保护工程,使丽江古城建筑风貌和文化特色得以完好保存。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秒,丽江境内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震级高、裂度大、范围广。伤亡16335人,其中:死亡309人,重伤3725人,轻伤12301人。20多万人无家可归,10多万头大小牲畜死亡,房屋受损面积1461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极为关心和重视,地震发生后不到24小时,吴邦国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就率领中央慰问团赶到灾区视察灾情、慰问灾民,对抗震救灾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李鹏、刘华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到丽江视察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省委、省政府立即进行了紧急动员,迅速组织了近万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全力以赴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为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各地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一些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及友好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在资金、救灾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援助。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英勇的丽江人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敢地从废墟中爬起来,站直身躯,把对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多方支援的感激之情,凝聚成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全新的风貌投入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繁重工作中,经过艰苦奋战,地震灾区的死者得到了妥善安埋,轻重伤员全部得到救治,震到15天内解决了20多万受灾群众的“吃、穿、盖、住、医”问题。

恢复重建主要开展了以下五项工作:

——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及时组织市内电力、供水、通信部门开展生产重建,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灾区通水、通电、通讯畅通。震后30天内排除了基础设施险情,基本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工作秩序,所有受灾学校能在防震棚教室如期开学上课。震到90天内,灾区农户基本实现“人有住处、粮有放处、畜有关处”的三有目标。

——精心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恢复重建规划方案

丽江地震发生后,我们提出了丽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必须坚持的“一个方针”、“二个结合”、“四个原则”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自救、各方支持、重建家园”的方针;恢复重建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恢复重建与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经济相结合;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确保重点、照顾一般;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到县;先抓恢复、后量力发展的原则。按照省政府批准的《丽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方案》,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民房恢复重建规划,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则,教育、卫生系统和重要工业企业系统恢复重建规划,古城恢复重建规划等,确保了恢复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严格建立和执行恢复重建管理制度

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恢复重建任务,并给后人留下一份合格的工程质量答卷、一分清正廉洁的政治答卷。恢复重建刚开始,当时的地委、行署就提出了“确保干部不出问题,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的要求。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审批、项目管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事后审计等在内的恢复重建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做到职责明确、层层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和国际友人的支援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原定3年完成的恢复重建计划,在2年内基本完成,实现了争取国家补助5亿元,招商引资5亿元,借贷5亿元完成震后恢复重建的奋斗目标。灾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极大改善了灾区生产生活条件

恢复重建完成项目1171项,投资16.7亿元,推动了丽江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建成了我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宽40米、长4.3公里的城市主干道——雪山中路,开通了会议电视网、数字移动电话网等一批新业务,基本实现了各乡镇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完成了68267户1365万平方米的民居修复和重建。社会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级政府把教育、卫生、文化系统的恢复重建摆在重要位置,实施了丽江地区人民医院、丽江县妇幼保健院的总体搬迁,丽江地区中学、丽江县第一中学、丽江卫校、丽江师范学校、丽江体育场、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云岭剧场等重点项目得到恢复重建。

——完成了丽江古城的恢复重建工作

在丽江古城恢复重建中,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恢复重建工作,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强化管理、依法治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古城恢复重建“五四三二一”工程(完善“五个系统”,即供水与消防、电力与电信、排水、道路、路灯;实现“四个增加”,即增加环卫设施、绿化用地、文化设施、旅游接待设施;修缮三条街道,即整修四方街、新华街、七一街;实现“两个降低”,即降低古城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一个提高,即提高古城的环境质量)。

自丽江1996年“2·3”地震恢复重建以来的10余年间,丽江进入了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时期,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82亿元,是1996年的3.98倍,年均增长10.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是1996年的7.06倍,年均增长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亿元,是1996年的7.94倍,年均增长20.7%;接待旅游530.93万人次,是1996年的4.8倍,年均增长15.3%;旅游业总收入58.24亿元,是1996年的19.4倍,年均增长30.9%。

汶川地震,丽江有情。曾经历过大地震灾难的丽江人民,对于汶川地震灾区同胞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倍加关切。汶川地震发生后,丽江各族人民以开放、感恩的胸怀,迅速行动,率先开展了捐款捐物活动,全市党员共缴纳特殊党费达905.66万元,社会募集捐款达2246万元,积极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大难新生,多难兴邦。经历过大地震灾难的丽江人民坚信:有社会主义制度,有中国共产党的坚持领导,有13亿同胞的支持和援助,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汶川地震灾区人民一定能够尽快战胜灾害,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二、东大街的拆迁——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受当时外地“拆旧城、建新城”之风的影响,丽江古城一度出现了一些新式建筑。1986年7月,云南工学院建工系教授朱良文给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同志写了一封题为“紧急呼吁”的信,信中说:丽江古城目前遭到极大的威胁,新街像一把尖刀已经插入古城之中……这些都破坏了古城的和谐与协调,威胁着古城的存亡,建议政府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千万不要搞建设性的破坏。否则,丽江这样一座解放后30多年来在我国难得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古城将在我们这一代领导者手中遭到毁灭。

和志强省长收到信后,立即批示丽江地委、行署和丽江县委、县政府;“较完整的保留丽江古城很有必要,这不仅是为了研究颇具特色的纳西族民居建筑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开放和旅游所必须。国内外专家多次呼吁,请你们认真研究,务必做到保留丽江古城。”

1994年10月,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召开,在会上,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宣布了省政府作出的12项重大决定,其中就包括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古城保护“五四三二一”工程的决定。以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的召开为里程碑,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的古城保护工作逐步推进。其中,在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实施的古城东大街拆迁项目中,共搬迁了丽江县农行等17家单位,拆除钢混建筑及各类不协调建筑共16000多平方米,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古城“修旧如旧”的开端。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三、新城建设的突破点——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建设

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是丽江新城的中轴线,它具有城市主干线和过境线双重功能。香格里拉大道(雪山中路)全长4.3公里,路基宽40米,总投资7000万元,于1995年11月6日动工,1997年1月1日竣工,这是丽江交通最繁忙的道路,两旁矗立着幢幢高楼,最早来丽江投资的企业大都在这条路两旁扎根落户。

这条路是云南省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后,在丽江启动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当时的目标是建成代表云南省内道路建设最高水准的“云南第一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突破传统,提出了在当时来看十分超前和大胆的计划,即:在每建设50米道路的同时,两侧各征用80米宽的规划建设用地,用来招商引资,再将这些土地的收益投入到道路的建设中去。这在当时是一次创造性的实践,也是带有丽江特色的招商引资做法。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四、木府重建——中国使用世行贷款的典范

木府是纳西人的精神栖息地之一,在地震中全部被夷为平地。在木府的重建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在为封建王朝“树碑立传”。我们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争议,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向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完成了木府的重建,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丽江市委、政府采用公共财政手段培育民族文化产业的破冰之笔。

10年之后,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这一成功举动,为丽江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木府成了丽江古城的灵魂建筑之一,成为对明朝以来纳西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这一历史事实进行展示的重要场所。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丽江考察时,都曾给予木府重建项目极高的评价,说它树立的是民族团结的精神。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五、震后建成官房大酒店——云南省第一个五星级酒店

1995年10月31日,丽江官房项目用地仪式在昆明举行,时隔三个月就发生了“2·3”地震。尽管如此,丽江官房大酒店于1996年4月18日如期开工,标志着丽江震后招商引资的重新开始。当时,企业负责人提出3个不变,即:投资信心不变、投资额度不变、投资项目不变。

丽江人把官房大酒店的开工典礼称之为铸造新丽江的奠基礼。这场奠基礼鼓舞了丽江人重建家园的信心,也吸引了国内外的客商和投资者,在雪山中路周围,短时间内投资项目达到了数十亿元,掀起了丽江震后酒店建设的高潮。1996年底,全市仅有13家旅游涉外饭店,标准床位1200个。截至2007年底,全市星级酒店发展到194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8家,标准床位达5万多个。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六、丽江吹响第一家全国地级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号角

文化就是财富。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劲牵引力。丽江地处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地区,是羌藏文化圈、汉文化圈和濮越文化圈的重要交汇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蜚声中外的纳西古乐和东巴绘画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等,是丽江东巴文化鲜活的因子。2003年8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东巴古籍文献就是丽江东巴文化的代表。泸沽湖“女儿国”摩梭人风情,因其婚姻家庭仍保存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为人类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最后领地,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通过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真正把丽江这块土地上古老的东巴文化、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等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下来,真正使丽江成为国内外地质学界、植物学界、文化人类学界、历史学界、音乐界、宗教学界众多学者开展民族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术研究的聚焦地是丽江发展的源泉。

丽江的文化离不开旅游,丽江的旅游离不开文化,丽江改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的陈旧观念,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文化产业放在支柱产业的重要位置来抓。丽江文化体制改革的报春花是1986年,纳西族的宣科先生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的纳西古乐会。乐会以老人演奏者(平均年龄近80岁)、老曲子(唐朝、宋朝、元朝时期的中原曲子)、老乐器(基本均为市场上失传的古老器乐)“三老”而闻名于世,从而使纳西古乐成为世界知名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乐队多次应邀到美国、英国、法国、香港、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乐会从成立至今已演出7820场,110万名中外游客直接聆听了乐会的演奏。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丽江纳西古乐队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169个国家大使及其夫人举办了专场演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2001年12月,通过市委、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累计演出1000多场,观众达300多万人。

2003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在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唯一的一家地级市。作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丽江市委、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制定了《关于全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丽江市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政策。全面完成了全市24家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把有竞争力的文化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增长点,“纳西古乐”、“东巴乐舞”、“丽水金沙”等文化品牌成功进入市场,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民族文化亮点。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策划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去年接待旅游客14.4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450万元,今年仅“十一黄金周”就接待游客2.07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2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束河古镇被列为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一米阳光》、《走里走单骑》、《大东巴的女儿》等一批影视力作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3%;实现利税由2001年的2900万元增至2007年的8800多万元,增长近3倍。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时任云南省副省长邵琪伟为丽江旅游上市开槌

七、一千万带动十个亿——招商引资开发玉龙雪山景区

丽江选准旅游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后,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一心一意把旅游产业办成精品,做大做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并实施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八五”期间“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抓机遇、促发展”,“十五”期间“抓质量、增效益”,“十一五”期间“旅游强市”。我们按照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的“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思想,乘势而上,确定并实施了丽江古城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开始玉龙雪山景区开发建设,推动丽江旅游业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2003年,丽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远学巴厘岛、近学九寨沟,加快丽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的发展思路。我们提出并实施了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思路,使全市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十一五”,我们提出了以加强区域合作、开发旅游精品、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完善旅游管理机制、带动与旅游业相关联的各类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的战略措施。

丽江接待国内外游客从2002年的337.5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的530.9万人次,年均增长9.5%;旅游总收入由23.4亿元增加到58.2亿元,年均增长20%,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拉动就业达10万之众。

玉龙雪山旅游区于199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先后获得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等荣誉,是宣传丽江和展示云南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旅游区成立之初,仅有1000万元的省旅游发展基金作为启动资金,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了近10亿元资金完成甘海子开发区、玉龙雪山旅游索道、雪山高尔夫球场、印象丽江等一批精品景点和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2004年8月25日,丽江玉龙旅游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支旅游股票。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2001年11月玉龙雪山与瑞士阿尔卑斯山马特宏峰结为姊妹峰,和自兴(中)参加剪彩仪式

八、不让一滴污水进湖——泸沽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好是丽江最宝贵的财富,在加快发展中切实留护好、建设好丽江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大的历史责任。丽江在旅游发展中,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提高、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对那些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兴办产业、开发旅游不具备条件的地方,树立今天的保护就是为明天的发展创造条件的思想,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住,先把青山绿水守护好,坚决纠正和避免以不合理的资源消耗来换取眼前一时利益的做法。加强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建设,鼓励农民保护好森林、草场、植被、水源、矿藏。

地处滇川交界地大山深处的泸沽湖,上世纪末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摩梭母系文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之一。然而,2004年6月,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播发了泸沽湖“正在遭受一场灭顶之灾”的节目。这个被称为“人间仅存的一片净土”、“高原女儿国”的地方,沿湖搭建违规建筑严重、水体资源遭到污染、摩梭人传统生活方式被外来人员媚俗化……“谁在污染泸沽湖?”这一来自媒体舆论的警钟震撼了风光如画的“女儿国”泸沽湖。

上世纪90年代初,泸沽湖开始接待国内外游客,随着外地游客的纷至沓来,泸沽湖畔的二三十个摩梭村落也不再古朴和淳厚,家家户户都争相在湖边改造、修建客栈、酒吧和餐厅,破坏生态环境。

保护泸沽湖,治理环境污染成为摆在丽江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燃眉之急。2004年6月7日,丽江市委召开会议,做出开展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的“六项决定”,对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规划建设、搬迁整治两个指挥部全面展开了泸沽湖环境整治工作,在短期内使泸沽湖的环境污染、市场经营混乱等情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2004年10月27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泸沽湖保护现场办公室,确定实施泸沽湖环境整治“八大工程”,即泸沽湖环湖道路工程、里格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项目工程、综合规划编制、洛水摩梭民俗观光村恢复项目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垃圾处理场、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和“禁磷、禁白”工程。根据丽江市泸沽湖环境整治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安排及部署,泸沽湖管委会和规划建设指挥部于2005年初重点安排了泸沽湖环湖道路工程、里格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项目工程、综合规划编制、洛水摩梭民俗观光村恢复项目工程、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垃圾处理场和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七大项目,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建设。四年多来,积极争取和多渠道开展筹融资,全面完成了“八大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征用土地236亩,拆除各种违章和不协调建筑78户3.15万平方米,景区基础设施和村落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基本实现了“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泸沽湖”的目标,泸沽湖的水比过去更清了。如今的泸沽湖,“环境像天堂,湖水像碧玉,村落像国画,泸沽湖确实美得让人心醉”。这是泸沽湖今天的真实写照。

在做好泸沽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近年来,丽江加强了对程海湖的保护与开发。

九、古镇开发保护的“中国经验·束河模式”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市古城区西北城郊3公里处,具有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民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

2003年5月,由昆明鼎业集团投入5.6亿元实施的束河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在保护古镇古朴风貌的前提下,带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服务,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束河古镇的年旅游综合收入达85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800元跃升到2007年5100元。

束河茶马古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使政府、企业、居民实现了共赢,被誉为“束河模式”。“束河模式”即“对世遗地统一规划,独家开发,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惠泽居民”。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原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不拆一栋房,不砍一棵树,尽全力维修保护好重点民居。把建设古镇作为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游客流量的交叉行进,让游客可以完整地领略到丽江古城的魅力所在。这一模式成为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总结回顾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被建设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和媒体称为“中国经验·束河模式”,并进行了全面介绍。2005年,束河古镇被评为“中国最佳人居环境魅力名镇”。

十、玉龙新县城建设——延续丽江古城的文脉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立于2003年4月,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传承和延续,也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

正在建设的玉龙县城是丽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平方公里的面积中,由县城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度假区、工业园区4个片区组成,总投资23.5亿元,其规划定位是具有遗产地特点、纳西族特色、新时代特征,集山、水、田、城、文化共生共融的生态旅游城市,县城建设体现了“行云流水、返璞归真、经营文化、再造遗产”的全新理念。

玉龙县城的开发建设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经营城市”的理念,首次把一个县城的建设交由一家企业实施整体开发。目前已初具规模,知名度不断提升,正成为丽江旅游与投资的新亮点。2007年6月,国家旅游局正式确定玉龙县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试点县,这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

注:本文引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30年》一书,作者时任中共丽江市委书记。

【作者简介】和自兴,男,纳西族,1960年1月生,云南省玉龙县人。1984年10月入党,1980年7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在职博士。曾任丽江县县长、县委书记,丽江市市长、市委书记,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等职。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顾 问 郭大烈 杨焕典 杨福泉 杨世光

李群育 戈阿干 牛相奎 和学光

喻遂生 和长红 和力民 白 郎

张春和 李 锡 和树荣 曹建平

李之典 杨树高 木 琛 英扎次里

编 委:李丽萍 和志华 木 诚 和向军

和玉玲 和秀成 和冬梅 杨杰宏

和万花 和根茂 和爱春 赵庆莲

杨雪飞 和俊香 李学芬 和松阳

和志菊 和积华 和凤琼 和正钧

和振华 和素文 和剑猛

执行主编 杨杰宏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和自兴】十大典型案例诠释丽江辉煌三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