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艾滋沒那麼可怕!它已經和糖尿病一樣可控

艾滋病已成慢性病,高危行為之後72小時內阻斷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絕望,排斥,閉口不談。每每提到艾滋病,人們總是充滿了負面情緒。

未知,使人們恐懼。

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確立這一節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38年前(1981年)的12月1日,世界第一個艾滋病病例被診斷出來,艾滋病日便定在了這天。

30多年來,全球各國通過多種努力,有效降低了艾滋病病毒的新感染率以及死亡數,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對艾滋病人的歧視,但至今,很多人仍“談艾色變”。

一旦不幸感染艾滋病,人生彷彿掉入萬丈深淵,看不到光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艾滋病經輸血傳播基本阻斷,注射吸毒和母嬰傳播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國整體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11 月 26 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周宇輝道出了真相,近年來,中國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

作為中國最權威的艾滋病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對艾滋病的防控與治療充滿信心,在他看來,現在的艾滋病就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已經成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堅持好好治療,患者完全可以實現有尊嚴有質量的生活。

艾滋病毒很“嬌氣”,可以被成功阻斷和治療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於人體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其特徵是HIV特異性攻擊CD4+T淋巴細胞,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破壞,導致各種機會性感染和相關腫瘤的發生,最終艾滋病患者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艾滋沒那麼可怕!它已經和糖尿病一樣可控

△圖片來自藍橋咖啡館店長日記

艾滋病主要有三種傳染途徑:母嬰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性傳播,其他的肢體接觸以及談話交流並不會感染艾滋病毒。

為何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限?這主要是因為艾滋病毒比較“嬌氣”,離開人體不易生存:從醫學角度來看,艾滋病病毒只能在血液和體液中活的細胞中生存,不能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離開了這些血液和體液,這些病毒很快就會死亡。

即便很不幸真的感染艾滋病毒,其實抓住黃金時間點,是可以有效阻斷HIV病毒的。可惜,知道HIV阻斷藥的人並不多。根據中國疾控動態與艾防中心2017年的統計數據,萬名受訪網友中,有將近一半不知道艾滋病可以服用阻斷藥物。

阻斷藥的原理是切斷艾滋病病毒複製的過程,防止病毒從已感染的細胞擴散從而感染更多的細胞。以性傳播為例:病毒先侵犯黏膜部位,穿過黏膜屏障後進入人體的組織、細胞、淋巴結,並在淋巴結繁殖,最後進入血液。阻斷藥可以讓病毒到達血液之前將其殺死,以達到阻斷目的。

阻斷藥的成功率極高。據統計,我國每年有700到1000名醫生、警察等由於工作中不慎接觸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血液等原因服用阻斷藥,沒有一位因職業暴露而感染。

發生HIV暴露後,越早服用阻斷藥,藥物的血藥濃度就能越早升上去,以保證在病毒進入血液前起效。這是一個藥物與病毒賽跑的過程。最佳的阻斷時間是2小時,阻斷成功率在99%以上。之後,成功率會開始逐漸下降,但72小時內仍有較高的成功率,被稱為黃金72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服用阻斷藥物需堅持28天。

除阻斷成功率較高外,目前艾滋病的治療成功率也在持續上升。

現階段,艾滋病雖無法治癒,但通過“雞尾酒療法”(也稱“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可以明顯降低患者體內艾滋病病毒含量,從而延緩病程進展。

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十幾年中,我國艾滋病的診斷率從2005年的21%上升到2018年的69%,治療率從9.8%上升到83%,病毒抑制率從2011年的85%上升到2018年的94%。

抗“艾”攻堅戰:科普一馬當先

目前,我們所講的這些簡單的艾滋病防治知識,仍然只是被有限的人群所認知。顯然,艾滋病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艾滋沒那麼可怕!它已經和糖尿病一樣可控

△圖片來自藍橋咖啡館店長日記

近年來,我國通過對血液製品的嚴查以及對毒品的打擊,經血液傳播感染者已經很少,早在2017年,我國艾滋病經輸血途徑傳播已基本阻斷,接近零報告水平。

此外,近年來通過抗病毒治療方式的普及,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從2012年的7.1%下降至2017年的4.9%,處於歷史最低水平。也就是說,只要在妊娠和哺乳期間母親和嬰兒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就幾乎完全可以預防母嬰傳播。

而性傳播因為隱秘性較強,成為現在艾滋病主要的傳播方式。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性傳播佔全部艾滋病傳播途徑的90%以上。

公開信息顯示,現階段全國重點地區疫情快速上升勢頭得到基本遏制,整體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有兩組數據值得關注:

第一,全國艾滋病感染人數增長快:國家衛健委近日發佈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全國共檢測2.3億人次,新報告發現艾滋病感染者13.1萬例,新增加抗病毒治療12.7萬例。

第二,近年大學生感染人數增長迅速:中國疾控中心相關數據顯示,我國15歲至24歲的青年學生每年新報告發現艾滋病病例約3000例。

中國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組劉中夫主任在此前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很多高校,都有相關的協會或者社團,但每年只在艾滋病日或者固定的幾個節點做一些宣傳,貼幾塊展板,發幾張傳單,效果顯然是不夠的。他認為,青年學生防艾要通過個人,還有社會和政府多層面的工作,促進行為的改變,增強自我的防護意識。

艾滋病防治的難點在於無法治癒、控制困難。目前,全世界還沒研製出徹底治癒艾滋病的藥物,也沒有預防的疫苗,患者或感染者必須終身用藥。因此,防艾宣傳教育尤為重要。

很大程度上,傳播方式、內容決定最終的傳播效果。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防治艾滋病知識,單一的信息傳遞效果有限,結合這個群體的喜好來做針對性傳播,可能會事半功倍。

相信治癒的力量

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變得多元,寓教於樂的視頻、遊戲則更受青少年的喜愛。將遊戲與科普結合,針對特定人群個性化傳播,這是騰訊遊戲已經實踐的一種模式,並且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1月25日,騰訊遊戲追夢計劃聯合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出品的小遊戲《藍橋咖啡館》正式上線,面向16歲及以上的青年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為何給這款遊戲取名為《藍橋咖啡館》?據騰訊遊戲追夢計劃運營負責人周舟介紹,“藍”代表艾滋病阻斷藥物的顏色;“橋”則希望通過遊戲架起防艾知識與大眾的橋樑。


艾滋沒那麼可怕!它已經和糖尿病一樣可控

△騰訊遊戲追夢計劃聯合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出品的小遊戲《藍橋咖啡館》已正式上線。

遊戲中,玩家將扮演咖啡店長阿甘這一傾聽者角色,幫助“刺蝟”、淑怡、克里斯等艾滋病毒攜帶者/艾滋病患者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也能深入瞭解到日常的生活接觸並不會傳播艾滋、及時服用阻斷藥物可有效防止感染等艾滋防治知識。

知識的普及後,玩家也能更加理性看待艾滋病,對艾滋病毒攜帶者/艾滋病患者多幾分善意的理解,正如這款遊戲的宣傳主題一樣:相信治癒的力量。在世界艾滋病日當天,《藍橋咖啡館》還以線下快閃店的形式進入大學校園,以溫暖治癒的氛圍和體驗傳播防艾知識與關“艾”意識,傳遞“治癒”。

對於長期堅守在艾滋防治的一線工作者而言,《藍橋咖啡館》讓他們看到了遊戲這一快速崛起的新興力量,正以其獨有的優勢傳達他們的理念和呼聲,見證一個又一個遊戲人站到他們身邊,並肩作戰消減對艾滋的無知和偏見。對於遊戲人,自2019年3月24日正式推出的騰訊遊戲追夢計劃,在滿足不同人群娛樂需求的同時,讓人們看到了眾多類似《藍橋咖啡館》的遊戲更多可能,推動遊戲成為文化傳承與交流、人才激發與培養、引導健康積極價值觀的載體。

就像騰訊遊戲的新品牌主張一樣,“Spark More/去發現,無限可能”,在公益、健康科普等領域,遊戲所能發揮的價值,還有無限可能。


特約作者張萌|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