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憑藉紀錄片+真人秀深度結合的形式,《奇遇人生》這檔節目從第一季開始,就在眾多國內綜藝裡清新脫俗,惹人喜愛。

豆瓣評分8.9,觀眾們最多的評價就是:高級和走心

但在《奇遇人生》第二季迴歸後,豆瓣跌至7.0,不少觀眾表示失望。

從眾多的評論裡,不難看出第一期節目請的大寶貝確實拉低了節目水平。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但在最新一期的《奇遇人生》裡,周迅的加入,直接把豆瓣評分從7.0帶到了7.5,同時霸屏全網。

“《奇遇人生》周迅這期也太好哭了”登上各個熱搜榜,隨之也引發不少觀眾對人生的看法。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出道快30年,其實,周迅參加過的綜藝節目一點兒也不少。

她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好演員,但在上綜藝的時候總是表現得很不安,這是她本身的性格使然。

儘快融入新環境、熟悉陌生人、活躍氣氛、靈活接梗拋梗,對周迅來說,“感覺整個人都要窒息了”才是她面對這些時刻的狀態。

而在最新一期的《奇遇人生》裡,周迅卻完美和這檔綜藝融入了。

因為,她只需要做自己就好。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在這裡,她最大化地摒棄了明星的身份,化身為一個普通人,讓自己全心投入一個陷入災難卻依然深愛的家庭當中。

對於周迅來說,這是她自己最想要的狀態,同時也是我們最希望她能一直擁有的狀態。

01 周迅的哭泣

蟬鳴鳥叫,綠水青山,小野菊在風中搖盪,小魚群在魚缸中來回遊動,整個取景看起來像是一幅山水畫。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屋舍的主人道子,今年76歲,獨自生活在日本愛知縣的山野之中。

十幾年前,她的丈夫幸貞患上阿茲海默症,今年3月又得了吸入型肺炎,便在醫生的介紹下住進了護理機構。

幸貞先生忘記了自己過往生命中的幾乎全部內容,甚至連身邊最親近的家人也都逐漸忘卻。

在見到幸貞之前,周迅還沒有真正意識到有一個阿茲海默症的愛人是怎樣一件事。

所以她問道子:“丈夫把和這個家的記憶忘記了,這不是很悲傷嗎?”

道子說:“即便丈夫忘記了,但我們還記得。而丈夫現在過得也很開心,所以這不是件多悲傷的事情。”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作為局外人的周迅又怎麼能懂道子所說的話的深刻意義。

在人生的困境面前,樂觀是種勇氣。

顯然和道子的樂觀相比,周迅和阿雅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幸貞面前,她們無法抑制悲傷。

直到周迅和阿雅在護理機構見到幸貞先生時,周迅才明白:

即使記憶不再,但愛早已融進身體。

當幸貞先生對相伴一生的道子女士說“不認識”時,周迅背過身抹起了眼淚。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不僅僅是因為幸貞先生和道子女士所遭遇的不幸,也是為了人始終都要衰老的命運。

所以她才會和阿雅一起感嘆:“老了真是不容易。”

周迅在節目裡說到,她本身就是一個很悲觀的人,我們所看到的她的樂觀不過是悲觀到底的反彈。

所以當她把自己置身於道子的身份上時,她會說“我在想如果這是我的先生,我肯定以淚洗面。”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所以在兩位老人笑意盎然的唱起歌時,周迅會躲在後頭一直強忍著眼淚。

但在他們這一家人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始終是溫暖的,是樂觀的,是堅韌的,是與眾不同的。

即便面臨了滔天的難題,也不必以淚洗面,因為他們找尋到了一種延續羈絆的方式:就是用力愛。

這趟旅程,對於周迅,無疑也是一場洗滌。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這些年,周迅身邊的男人就像匆匆的過客。

她和朴樹的那些花兒最終凋謝,她和李亞鵬的情愫黯然落幕,她和李大齊的激情由濃轉淡。

不管她愛的有多死去活來,到最後都是無疾而終。

網上都說她二十年九個男友,沒說透的卻是她對於愛情的極致追求。

父母關係的美滿,讓她從小相信婚姻是美好的。

但同時,她也很沒有安全感,因為她失去的太多。

而在感受過道子和幸貞的愛情後,對於自己的愛情,周迅好像恍然大悟,她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體驗,我想誠實地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是啊,永遠遵從內心,那才是我們認識的周迅。

02 為什麼不是中國是日本?

在節目開頭部分,也有很多彈幕說為什麼拍阿爾茲海默症要去日本?

中國那麼多病人不能拍嗎?

吃瓜群眾的熱心難以阻擋,於是還引起了一波節目組不愛國的風言風語。

其實,在夫人看來,節目組的理由很簡單:用快樂填補悲傷,用樂觀抵抗病魔,用愛去治癒。

這個病症已經夠痛苦了,它也許毀掉了上萬個家庭,分崩了不少家庭關係。

但道子和幸貞關於愛的故事足夠美好,這群關於愛的人足夠樂觀,這些關於愛的力量或許能夠通過這種方法傳遞下去。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那就足夠了。

在日本有長子不離家的規矩,但幸貞的長子卻得到父母允許,在美國生活多年。

因為父親患病,他回到了日本。

片中有一個小片段,是他和爸爸坐在車上一起唱歌,唱完心疼的摸了摸爸爸的頭。

幸貞先生興奮地說:“爸爸,謝謝你,摩挲我的頭,我很高興。”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這種奇妙的父子關係的回溯,讓長子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淚。

一會兒稱呼妻子為小姐姐,一會又叫媽媽,一會兒對兒子喊爸爸,一會兒又喊哥哥。

對於阿爾茨海默症病人來說,不過是最平常的事情。

對家人來說,才是最難過的事情。

但在這個家庭裡,無論是道子奶奶還是他們的兩個兒子,甚至是身患病症的幸貞爺爺。

夫人從他們眼中也能看到痛苦、折磨,就像爸爸會偶爾犯病,會經常跑丟,媽媽為了照顧爸爸會很久很久都不能出門等等。

但更多的是樂觀,是在逆境中也願意繼續體驗一切、擁抱美好生活的精神

父親生病後,大兒子勝瀨博則結束了在美國二十多年的旅居生活回到日本發展,小兒子勝瀨裕介也常常回家中為母親按摩、陪伴和安撫她。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兒子提議將房子改造成民宿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道子女士從最開始的拒絕兒子的提議到最終樂在其中。

她們的家庭一直和諧、溫暖。

夫人還記得片尾的一幕,節目組給一家人合影時,道子女士緊緊握著丈夫的手,告訴他:

“我愛你。”

在人生的前76年,由於性格含蓄,道子女士從沒有說出過這句話。

她露出了小姑娘般緊張而羞澀的笑容,好像剛剛向暗戀的男生表白。

而在聽到這句話後,爸爸幸貞也開心的像個小孩子一樣,一直止不住的鼓掌。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在他們家裡,你能感受到的,就是這樣簡單的溫暖和愛。

將這些美好呈現給觀眾,是節目組能帶給觀眾的禮物。

因為要對抗疾病,實在太苦,我們需要一點兒甜。

03 老年痴呆症患者該何去何從?

據統計,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每8位6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1位會患上老年痴呆症;每3秒,世界某處就會多一位患者;預計每20年將翻一倍。

它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僅次於心臟病、癌症和心腦血管意外。

它不只是記憶力減退,它是一個致死性疾病,患者一般會在 7 到 10 年內死亡,常見死因是營養不良或者肺部感染。(摘自丁香醫生)

從確診到腦袋空空地離開這世界,大多數患者都要經歷7-10年的時間。

而在這大約7-10年的時間裡,從漸進性的痴呆直至生活不能自理,患者與家屬承擔著無法想象的精神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無論多麼不捨,無論多麼惋惜,阿爾茲默病都是一種毀滅性的、不可逆的疾病。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我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已超過千萬,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

預計到2050年,該數字超過4000萬。

但,阿爾茲海默病目前無藥能痊癒。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但更殘酷的,是我們通常會忽略他們,忽略去愛。

我們可以包容孩子的淘氣,卻不能理解父母的退化。

當他們不再滔滔不絕地給你講年輕時的輝煌往事,而是在陽光下的藤椅上茫然枯坐;

當他們不再精神抖擻地閒逛在大街小巷,而是在最熟悉的家門前也迷失方向;

當他們不記得自己已經失去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失去什麼。

我們,還能像過去他們愛我們一樣愛他們嗎?

我們總以為,親人把我們忘記了,我們受到的傷害最大。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其實不是,最痛苦的是那個失去記憶的人。

在他們的大腦裡,就好像下了一場大雪,一直到最後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大地”。

還記得在《忘不了餐廳》裡,蒲公英奶奶在幫客人點餐時,因為把6寫成了9,結果給本來點紅燒肉的客人,上了一碗油潑面。

雖然黃渤立馬安慰她不要緊,可是她還是不斷地愧疚自責。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蒲公英奶奶被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病後,最怕就是變成一個“沒用的人”

一直以來她都很努力接觸外界,退休了還堅持教英語,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可到最後,她還是變成了自己所以為的“無用的人”

這世界上每3秒就多一個患者的病,卻無藥可治

作為年輕人,我們可能真的很難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感受,但有空的時候我們不妨想一想:

當我們連記憶都沒有的時候,那我們還有什麼呢?

假如這場死別,是我們和他們之間註定的最終告別,那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電影夫人,獨立影評人,頭條號簽約作者。希望在電影的世界裡,遇見你和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