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目標該不該由父母決定?如何讓孩子制定自己的目標?

傑森


這要看多大的孩子

一、幼兒園的孩子

家長給他設立目標,讓他完成,然後表揚,他會更自信,這是正面激勵。這類目標大多是生活自理能力、規矩。

二、小學生

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目標,結合孩子的能力,和孩子達成一致。因為這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正在建立和發展。讓孩子參與進來,他孩子更積極配合,更願意得到的家長幫助,以達成目標,這個過程孩子會更有主人翁感,

必要時,允許家長和孩子互相“討價還價”,外在表現是孩子主導,實則有家長內在主導。

三、初高中以後

這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他的反叛意識強烈。尤其是初中生,思想不夠成熟,但他自己會認為已經是成人了。

這時候目標是孩子自己制定,家長是輔助角色,根據家長的人生工作經驗給予建議,但不強制孩子全盤接受。

說實話,什麼事幹到極致,那都很了不起,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對任何工作、事業,都有很大的包容性,做到極致就好。

家長要給自己設立目標,那就培養孩子的基本品質。


品味成長






初如你愛


我們的教育目標不可避免地與生活目標密切相關。父母為孩子設計的教育計劃,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孩子們的人生計劃。許多中國父母認為孩子是他們設計生活的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生活中總有許多事情我們不能計劃去發生——通常那些沒有計劃的事情最有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

無論父母是否為孩子制定了教育目標和計劃,我們在生活中所能確定的東西非常有限,但在這些有限的事情上,我認為父母能做的是調整和孩子的生活。所謂取向不是指為孩子指明一條特定的發展道路,而是引導孩子去探索和發現自己的美好生活;所謂調適就是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善良和快樂的本性,培養孩子的平和和積極的心態。


mysunrider


孩子的目標該不該由父母決定?答案肯定是不能,如果你非要替孩子決定,最多是引導。在孩子小的時候,由於孩子對外界認識不夠,所以在孩子問你一個問題之後,你要給到孩子一個描述,然後讓孩子自己決定,父母只用描繪不同選擇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就可以。當孩子稍微大點,父母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把孩子當成小孩,要考慮他們的尊嚴,就像中國知名的教育專家陶行知說過這樣一段話:“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誰要說小孩小,誰比小孩還要小”,就是告訴我們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給與他們足夠的尊重,一個從小不被尊重的孩子心裡面要麼容易自輕自賤,要麼容易反向發展為虛榮。同時,多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培養孩子的獨立,因為孩子的世界未來肯定屬於孩子自己,所以父母在孩子沒有離開自己身邊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離開自己所需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大多時候來自於孩子自我決定的培養。


慧做父母專刊


大前提:對於目標,父母可以引導、參考,但永遠不能去決定!

一,因為你根本決定不了。

舉個我與班級孩子的小例子。小明將垃圾桶踢翻,但他不承認。我明明知道,但我不能直接認定他。於是我問他:“踢垃圾桶對還是錯?”“錯的。”“那撒謊是對還是錯?”“錯的。”“那勇於道歉是對還是錯?”“對的。”“那你想對垃圾桶道歉嗎?”“想。”

有人說你這不是在設套嗎?不是。你給孩子每一個選擇,讓他自己去衡量,他會作出選擇。承認小小的撒謊都不能由大人決定,必須是孩子由心而外的,自覺的肯定才有用。

以此類推,如果你強行給孩子決定目標,並不是一個好主意。真正的好主意是:你給出一個目標給孩子參考,並在尊重孩子意願基礎之上幫助他。

二,孩子無需你的決定。

不管多麼有依賴父母的孩子,在對於喜歡的事情上,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並自由選擇的慾望,這是人的天性。

如果孩子隨隨便便讓你做一個決定,這多數不是她期待的。

當孩子想要設立一個目標,這是他根據自己的意願所做的決定。不管對錯,你不要強行去幹涉,你可以糾正,引導,甚至是教育,但絕不能替他決定。

三,替孩子決定,危害很大。

你總說讓孩子動動腦筋思考,可當你替他決定的時候,已經在剝奪他的思考力。想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試著讓他自行去解決,這才是成長的過程。

個人愚見,歡迎各位評論留言。


Miss次生林


應該分為一個時間段,像我們農村,基本上父母給孩子定的目標是上大學,如果你不上大學,出了社會,一個農村人想出人頭地,那是非常難的,所有考上大學並畢業拿到畢業證書這個目標是父母擬定的目標,孩子也應該向這個目標努力前進。現在很多小孩不太聽話,不太愛學習,甚至覺得學習沒有多大用處,然後就退學了,那是非常錯誤的。(我就是這樣的,現在非常後悔,在我們縣城重點高中讀了半年就退學了)。等大學畢業,孩子對生活和社會有了心的認識,可以慢慢逐步放手讓讓孩子自己去發展。


烏江漁樂圈



孔胤琪媽媽surprise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看孩子處在什麼年齡段,但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做決定的能力。美國sel教育體系中孩子做出負責任的決策是一個重要維度,可以有效降低孩子將來的焦慮,使孩子能夠更全面的發展。


郭琪心理學博士


孩子將來考什麼專業,或者將來做什麼事業,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父母只能幫助選擇,不可包辦。考什專業要適應他的學習成績和興趣進行選擇。畢業後也要根據他的愛好擇業。應由夲人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