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來看繪本?

航媽16


我們家兩個孩子都非常喜歡讀繪本,我是看著我們家老大通過讀繪本逐漸過渡到讀文字書,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的,說說我對孩子讀繪本的看法。

如何引導孩子讀繪本?

其實,那麼漂亮的繪本,小孩子看到大都會喜歡的不得了,我家倆個孩子都沒有經過任何引導,拿繪本給他們看就自然而然的愛上讀繪本了。

我們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環境,不要在孩子讀繪本的時候,還在放著電視,或者還有其他噪音。

另外就是,不要讓孩子玩手機,一旦孩子開始玩手機,孩子將失去對很多事情的興趣,包括讀繪本,給孩子玩手機就是害孩子,切記。

你會給孩子講解嗎?

當然要講解。

孩子剛開始接觸繪本的時候都是拉著大人幫忙讀繪本,講繪本的。如果大人沒有耐心,或者不想幫孩子讀,孩子很難喜歡上繪本

我們家是爸爸媽媽都加入到繪本講解中的,兩個人誰有時間就給孩子講,一般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慢慢的就會自己看繪本了,就不需要大人陪著讀了。

繪本是孩子閱讀習慣養成的開始

讀繪本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開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讀繪本雖然對爸爸媽媽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一旦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了,以後孩子的學習就會輕鬆很多。

所以,這個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睿爸快樂育兒”,瀏覽更多育兒知識。睿爸和睿媽是一對真誠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雙學位,我們育有兩子,一個10歲,一個3歲,老大學業優異,我們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所有回答全部保證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評論、關注。


睿爸快樂育兒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1、選擇適合寶寶年齡和理解能力的繪本

不同階段的寶寶,理解能力都是不同,所以家長給寶寶選擇適合寶寶年齡的繪本。

低於寶寶年齡段的繪本,寶寶可能會覺得無聊;高於寶寶年齡段的繪本,寶寶有可能會無法理解。

幾乎每本繪本的封面都標有適合的年齡段,家長在選購的時候要注意這點。

2、互動

家長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和寶寶交流書中的內容和圖畫的細節,將書的內容適時聯想擴展到實際生活,能明顯提升寶寶的詞彙量和閱讀理解能力,哪怕寶寶還不會說話,家長也可以自問自答。

例如:家長指著書中的紅色花朵問寶寶:“這是什麼顏色的花呢?”

寶寶或許可以回答出來是紅色的,這時家長可以再接著問:“還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呢?”讓寶寶進行發散思維。

家長也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增加讀繪本的趣味性。

例如:家長指著書中的小青蛙問寶寶,“小青蛙是怎麼蹦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青蛙吧!”

家長和寶寶一起蹦跳模仿小青蛙,這樣也會增加趣味性,讓寶寶愛上讀繪本。

3、堅持

家長最好能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陪著寶寶讀繪本,堅持下去,慢慢地,寶寶會逐漸愛上閱讀。

4、榜樣的力量

如果家長愛看書,寶寶耳濡目染,自然也會愛上閱讀。家長在培養寶寶閱讀習慣的同時,不妨以身作則,給寶寶傳達出“爸爸媽媽也很喜歡看書”的信息,營造一種“愛看書”的家庭氛圍。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我不是老師,也不是什麼教育專家。只能從我自己陪伴孩子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三個小孩,都是從他們半歲開始和他們一起看書的,幾個孩子都是從半歲時開始有意識陪他們看書。

半歲的孩子還小,但是在那個階段的小孩對顏色和一些可愛的小動物會很感興趣。每天反覆就那三四本,有時就放他們身邊,讓他們自己翻。

再大點,比如會用手指了,就問他們各種顏色是什麼顏色,然後他們會用手指,指對了,就給他們讚美,他們就會顯得特別開心也越來越喜歡看書……

6年來我都是這樣陪伴過來的。

再大點了,給孩子自由選擇權,選他們喜歡看的書,一起讀的過程有互動,孩子的積極性容易調動起來。

並不為讀繪本而讀繪本,讀了一遍就過了,這樣孩子會覺得枯燥,也不用刻意讓孩子讀繪本要認識什麼字懂什麼道理。

如果現在孩子大,之前沒有閱讀習慣的,建議讓孩子自己選擇他自己感興趣的繪本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只有興趣被調動起來,才能找到讀書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陳子舒


引導孩子看繪本要做好和孩子的互動,有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還要及時的稱讚孩子。


我們家孩子很喜歡拿著書讓我給她講故事,她會親暱的倚在我身邊,專心的聽我講。帶孩子看繪本可以促進親子間的交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親密的陪伴,給孩子帶來依戀和安全感。


我帶孩子看繪本,講完這頁的故事,我會讓她指出來,書上哪裡有花、水果、小動物;書上人物穿的鞋子、帽子、衣服在哪裡;書上各種對應的顏色在哪裡。孩子就會順著我的問題在書上仔細的尋找,只要她找對了,我就誇她聰明,她聽到我的誇獎會非常開心,找起來更起勁。


她非常享受和媽媽一起看書的時間,我有時做的不好,一本書講過很多遍,她還是很有興趣的讓我給她講,我會不耐煩的糊弄她,很快的把故事讀完,不和她互動,媽媽的糊弄她能感覺到,會削弱她看繪本的興趣,如果精力充足還是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遠離手機,我正在改正這個問題。我們家孩子8個月時,我給她買了本布書繪本,考慮布書撕不壞,當時她太小了,對這本書內容不感興趣, 但這本書可以捏捏叫,還有小鈴鐺晃著,挺適合一歲前的小寶寶。

大概一歲到一歲半之間她最喜歡的繪本是《醜小鴨》和《拔蘿蔔》,這兩本書她是百看不厭。一歲半以後我給她買了一套以小鴨子為主角教孩子自己穿衣上廁所增強自理能力的繪本,她也很感興趣,因為她特別喜歡小鴨子。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閱讀繪本時,家長給予一定的引導是很有必要的。繪本圖多字少。讀圖便是閱讀繪本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適量的引導有利於孩子更好的去理解繪本,一般我們是這樣引導小朋友的:

1、讀細節圖。例如我們在讀的:布布的奇妙旅行,這本書裡的圖片信息量特別大,多,我會嘗試引導孩子去讀圖裡的細節,比如:當布布他們開房車出發時,如何根據他們的衣服顏色去判斷各自的床單主人;當布布他們到機場時,我們一共能在裡面找到多少位熟悉的童話主人翁,又展開了他們各自要去哪裡,幹什麼的聯想。

2、從圖畫上引導孩子聊感受。如果講完一本繪本,生硬的問:寶貝,你有什麼感想嗎?孩子就會有完成任務的壓迫感。但通過圖畫去引導孩子說出感想,孩子會更願意分享她的感受。例如我們一起在讀:大腳丫跳芭蕾 這本書時,前後頁裁判的態度判若兩人,形成強烈的對比,孩子更能強烈的體會到不應該為別人的態度否定自己。

3、讀無字繪本時多激發孩子講故事,當拿到一本無字繪本時,讓孩子來讀圖便有無限的可能性,這個時候更重要是多引導孩子說,把自己觀察到的或是感受到的內容說出來,母雞蘿絲去散步,便是一本經典的無字繪本,每次重讀,我都會從各方面來引導孩子從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色,來講述這本繪本。每次的收穫都不一樣。


以上便是我們家引導小朋友看繪本的方式,希望能幫到需要的人,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的分享


寶媽在成長


親子閱讀,聽起來有點浪漫,但真的做起來並不那麼簡單,一起親子閱讀的父母都深有體會。而大多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怎麼跟孩子讀繪本才會讓孩子愛上閱讀?

但其實繪本也沒那麼難啦。首先我們要調整好心態,不要害怕給孩子讀繪本;然後呢,有些繪本還是有共性的,孩子的生長階段也是有共性的,大家可以參考我們今天給大家總結出來的有關“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的幾條小套路,助你輕輕鬆鬆搞定親子閱讀這件小事。

正文

繪本是一個集合了文字和圖畫兩個元素的綜合體,優秀的繪本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如何給孩子讀繪本”雖不是念故事這麼簡單,不過有了這些小方法小套路,我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些。

下面我們以《逃家小兔》為例來說明怎麼做啦!清清楚楚,包教包會!

0~2歲孩子接觸繪本的第一個時期,把閱讀當遊戲

大多數母親在孩子出生10個月之前就已經給孩子準備好了繪本。嬰兒長到7到10個月之後,就會對色彩、聲音、語言、手勢等有相當明顯的好奇心。8、9個月時嬰兒嘴裡就能回蹦出一些簡單的詞語:媽媽、飯飯、還有我們下面要說的“兔兔”等等。這個時候,給他們看或讀圖畫書,他們大多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逃家小兔》顏色鮮豔而不豔麗,但畫風寫實,這時給她講這個故事,可以基本按照書中的文字,但要力圖口語化

共讀建議:

① 多選取畫面簡潔鮮豔、字少句短但富有韻律、節奏輕快的繪本。

② 不要念而是講,或者還可以唱出來,重點是讓孩子感受語言韻律和畫面。

③ 不設置過多閱讀障礙,不強求孩子對故事有多深刻的理解。

④ 根據情節適當加入簡單遊戲。

♣2~3歲原汁原味讀故事,適當遊戲興趣高

大概2歲時,幼兒就已經會說“主謂結構”的簡單句子,並且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此階段的幼兒對語言和聲音非常敏感。2到4歲期間,孩子會專心聆聽有趣的聲音和節奏輕快的語調。

在讀《逃家小兔》的時候,依然可以先講故事,但可以增加一個“找兔子”的環節。這也是根據《逃家小兔》的特點而定的,首先它講述的就是一個小兔子如何“逃”,媽媽如何“找”的故事,其次,它的每段情節都由黑白和彩色兩組圖畫來表現,黑白部分是關於“打算變什麼”,彩色部分是關於“變成什麼”。每當講完一段故事,讓孩子試著從彩頁上去找兔子,這種遊戲他們會玩得很開心,同時也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反覆多講幾遍之後,可以問他“小兔子變成什麼,媽媽變成什麼”之類的問題,但當他答不出來的時候記得提醒他,避免給孩子帶來挫折感,因為讀繪本就是一個遊戲,是一個親子活動,所以沒必要搞成一個考試,保護孩子對知識的興趣遠比找到正確答案重要。

這個時期,孩子看了繪本上的詞語和插圖,還會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以後再遇到類似的生活場景,可能會突然說出繪本里的話呢!這樣繪本才能成為真正有趣的東西,展現無限的魅力!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幼兒總會能看到大人注意不到的東西,反覆問你問題:“這是什麼、那是什麼”之類的……不要不耐煩,就一次又一次地說給她聽。這看起來跟繪本本身關係不大,但這是孩子細心觀察和培養好奇心的開始,在不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時,儘量地少用“標準答案”來約束孩子,或者說“這跟故事沒關係,咱不管了”。

共讀建議:

① 不宜選篇幅過長、情節過於複雜的繪本,可逐步增加繪本類型和題材。

② 開發新讀法,適當加入遊戲環節,可與孩子分角色扮演閱讀。

③ 耐心解答孩子的問題,並引導孩子從書和圖畫兩方面去尋找快樂。

④ 不宜為滿足個人需求問孩子過多問題,若是討論儘量做到不露痕跡。

♣3~5歲不忘初心,閱讀是為了感受快樂而不是學習知識

3歲孩子的語言能力正在驚人的發展,想象力和好奇心也在迅速發展。隨著詞彙量大大增加,語言組織能力的增強,他們能組織連貫的句群,甚至自己能編簡單的故事。這時依然堅持給孩子讀故事,即使他已經會自己閱讀。這不僅能提高孩子閱讀能力,還為其一生的讀書生活奠定基礎,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這個時期,你可以把故事的核心拿出來,就用一張張彩圖串起故事,讓孩子自己試著複述故事了,當然想不起來的時候要提示。這個過程是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對繪本的理解更加深刻。當然,如果可以升級多種閱讀方法與孩子互動會更好。

角色扮演:《逃家小兔》很適合親子間角色扮演,根據年齡,孩子可以只是對某些表情、動作、場景碎片化互動,也可以玩情景劇表演。一般來說孩子一般喜歡扮演主角,不要跟他搶。如果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開始,家長可以先引導,配合以肢體動作。

繪本手工:通過圖畫、貼紙、橡皮泥、手工布偶、剪紙、鈕釦畫等,來重現繪本中的角色、場景或者物品,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更可以加深孩子對繪本的理解。

自制創意繪本: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想,把《逃家小兔》的故事續下去,小兔子還可以變成什麼,大兔子要變成什麼之類的,用繪畫、手工和寶寶一起製作屬於自己的繪本,引導寶寶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共讀建議:

① 提供給孩子比較寬泛的繪本選擇範圍,保證在孩子的興趣之上。

② 以一顆平常心看待閱讀,放下關於“共讀”的任何功利性包袱。

③ 依然注重書中圖畫,從封面、封一、扉頁到封底仔細閱讀每一幅圖。

④ 核心還是繪本,拓展遊戲只是錦上添花,是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繪本。

最後,總結幾條讀繪本的規律:

1.選擇繪本和怎樣讀繪本必須跟孩子的心智發育及興趣點相適應(不僅僅根據年齡,因為同一年齡段的孩子發展也不盡相同)。

2. 數量和質量同等重要,泛讀保證孩子通過不同的閱讀打開不一樣的看世界窗口,精讀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觀察力。

3. 同一繪本有不同讀法,引導孩子從書和圖畫兩方面去尋找快樂。

4.讀繪本前選出適合的方法,制定一定的規劃,然後再給孩子講。

繪本閱讀方法有很多種,但最合適你的那一種,一定是從你和孩子長期親子共讀而來的。親子閱讀,每天20分鐘,一點小改變,堅持會有大不同!祝你和你的孩子能夠共享快樂的閱讀時光!


繪本總動員


幾個月的時候從布書開始,再到大卡(個人覺得陽光寶貝就很好),然後小的時候蒲蒲蘭系列很適合比如幾乎沒有字的蹦和哇,這個九十個月就可以了,一週歲可以買他家的小熊寶寶。這個時期書不必多,每天每天反覆帶孩子看就可以。這幾樣再找著好的出版社或者獲獎的繪本,堅持每天都看,堅持到一歲半。之後就可以加快買的頻率了。堅持陪伴閱讀,偶爾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買繪本,把家裡的繪本放在方便孩子拿的地方。慢慢就會發現,他可以自己主動去看了。我家是在快三歲的時候,開始的,自己看高興了能把自己的所有繪本看一遍,一遍下來可以看一個小時還多。


任凱馨



其實我和孩子一起看繪本的時候很簡單,我會根據繪本內容給孩子,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在我講解的過程中,孩子就會不自覺的參與進來,雖然有的時候,與繪本講解的內容無關,但是,我也不會打斷她,我會聽著他給我講。

他會給我講,在繪本上上,有什麼動物,圖案,什麼顏色,在幹什麼,他也會問我,為什麼?就說明一件事情,說明孩子,認真了,思考了,再加上,我給他講述的繪本里面所敘述的內容,他就能明白繪本里面的故事了。

只要父母能夠堅持,在讀繪本的過程中,與孩子互動,慢慢的就會讓孩子自己,愛上繪本。


親子育兒屋


我家寶寶從一歲多開始親子閱讀,講解真的很少,但是有時候會擴展出去跟他說一些別的,比如說,我們買過一本,我是一條快樂的魚,上面就是說有的魚很大很大,有的魚很小很小,就是這幾句話,然後根據畫面有其他的小海星之類的,就說這個海星是大的,那個好像是小的,幫助他理解。但是不建議你用自己的話去給孩子去講解這個會吧!特別小的孩子而言繪本的話跟你的話很多都是不理解的,但是你讀繪本的語言的話會幫孩子理解書面語,而不是說你平時一些很口語化的東西。另外作者的語言可能經過你的一些轉化,已經不那麼美了。甚至有可能出現偏差。所以儘量給孩子,把繪本上的話讀完就好了。然後可以引導孩子去多關注一下繪本的畫面。是繪本的畫面裡包含著更多的信息。


蝸牛博士


我自己是懷孕開始就會給寶寶講故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給肚子裡她講一個故事再睡覺,然後就這麼形成了習慣,一直堅持著。不過最開始都是嘴巴講,沒有藉助繪本,孩子一歲的時候開始用繪本給她講,然後我就發現孩子特別感興趣,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

再大點以後講了故事會有延伸的內容,比如做做小手工,或者角色扮演玩玩故事裡的小遊戲。
這是我陪孩子讀《Five little monkeys》後做的小手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