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我們大家都生過病,也都治過病。不知道大家尋思過沒有,診斷與治療的差別?

診斷是摸清楚你得了什麼病,治療是對症下藥。

就拿《笑傲江湖》來說,令狐沖體內真氣亂竄,“殺人名醫”平一指一把脈就知道了病因,卻無法將令狐沖治癒。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少林的方丈大師,並不以醫術聞名,結果人家愣是用《易筋經》治好了令狐沖。

人會生病,機器會有故障,社會也會有問題。

每當社會問題比較嚴重的時候,就會有人嘗試提出自己的解決辦法,也會有人把這些辦法付諸實踐,前者如韓非子,後者如李斯

就是說,思想家與政治家,能力、目的與手段有本質區別,思想家是“診斷”政治家才是“治療。”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妖儒”李贄

大明王朝發展到萬曆年間,像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步履蹣跚卻在苟延殘喘;又像一個機器,運轉困難,在油料耗盡之前,“根本停不下來。”

朝廷官方認可的程朱理學,從各個層面告訴你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整個社會死氣沉沉。

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得病了。”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這個時候,一個叫李贄的人,嘗試給大明朝把脈看病。他猛烈抨擊程朱理學思想,其言論相當於“無聲處、起驚雷。”

針對理學家的“道統”,李贄認為,“道統”在南宋達到巔峰,可是宋明以來,國勢反倒不如沒有“道統”的漢唐王朝?

朱熹地下有知,估計也只能默默地把棺材板捂緊,這問題俺確實答不上來。

李贄尤為討厭的是“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他認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也就是說,人世間的真實生活就蘊含著道,老百姓一衣一飯都是發乎自然,為什麼你們理學偏偏強調“從天而降者謂之禮,從人得者謂之非禮”?

照這樣講,難道老百姓自己親手蒸出來的米飯是非禮的,只有天上掉下來的熟米飯才能吃?

理學家在李贄的激烈言辭下,如同王朗遇見了諸葛亮,根本不給你辯駁的機會。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李贄專打理學家的七寸,感覺還不過癮,他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儒家的祖師爺孔夫子。

提出了當時最勁爆的口號——“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

李贄的基本觀點是,孔子說的有道理的,我倒是可以效法,他說的不對的,你們憑什麼逼著我也學習?

李贄還拋出一個儒家信徒們解答不了的問題,假如一切都以孔子的理論為標準,孔子出生以前的人都是禽獸嗎?

他在自己的小品文《贊劉諧》中借劉諧之口,公開嘲弄道學家,也直接跟孔夫子叫板。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有一位道學先生,自稱是孔丘的真正信徒。正好碰到劉諧。

劉諧嘲諷道學家:“你說你是孔夫子的信徒,我還是他哥哥呢!”

這位道學先生,一派正經說道:“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是何方神聖,敢這樣大逆不道。”

劉諧回答:“怪不得孔子沒有出生前的三皇五帝時期,人們白天還要點蠟燭生活。”

通過這種調侃的方式,李贄將道學家的目光短淺表現得淋漓盡致。李贄甚至認為,大部分學習儒家思想的,類似矮子去看戲,根本不知道里面在演什麼,只能跟著瞎起鬨。

這對於大明王朝而言,無異於思想異端,因此李贄的著作如《焚書》成了禁書,他本人也遭到了當時執政的內閣首輔沈一貫的迫害,被關進了監牢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李贄是穿越回去啟蒙大明朝的?

李贄的思想不僅“異端”,還很前衛。

比如他的女權主義

李贄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認為所謂的女人頭髮長見識短,是因為這個萬惡的社會把女人關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你怎麼讓女人和經常出門闖蕩的男人比見識。

他還反對固有的綱常,封建綱常把人倫順序排列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他認為夫婦才是第一等倫理,其他都在後面。

還有,關於寡婦問題……李贄提倡婚姻應當自由戀愛,失偶婦女也可以再嫁,沒有必要去枯守空房。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他在湖北麻城開壇講學,公然收女人為徒,他還誇女徒弟梅澹然是“鬚眉所不及”,在他的作品《初潭集》中,他專門記錄了25位女性的事蹟,讚賞她們有才識、有見識。

從這些思想上看,李贄的思想確實跟現代人比較接近,說他是思想的穿越者也不為過。

但是,他所設想的理想社會,過於強調個性,過於強調自由,從政治實踐的角度,很多都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

比如他拋出“童心”理論,所謂的“童心”其實就是人的本性、本能。他認為人靠“童心”就能和諧共處,就能達到社會大治。而儒家傳統的“德禮刑政”式的治國體系,只會摧殘人的本性,因此應全部廢除。

哪怕是政治文化昌明的現代,我們依然需要道德與法制並行,光靠本性,社會豈不是亂了套?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不得不說,這跟近代法國的啟蒙思想家還真有一拼,想的倒挺好,卻無法在現實中進行操作。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李贄思想的侷限

李贄的思想然有許多閃亮的思想火花,但究竟抵擋不了舊思想的束縛

跳不出時代的窠(kē)臼,也造就了他矛盾的人生。

他總是表現出視功名利祿為糞土的傾向,按理說,既然棄官歸隱,就應該像陶淵明那樣過著文墨自娛的生活,但是他的著作,又充滿了功利思想。

明白沒?李贄不見容於社會,又保留了“為萬世開天平”的願望。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他最得意的著作《藏書》中,一面非議儒家思想,一面又自豪得說,誰能真正讀懂裡面的思想,出將入相,名垂青史不在話下。

在這本書中,李贄對經濟、財政頗為關注。他認為古今的賢臣不是那些滿口道德說教的人,而是那些實際做事,幫助政府發展經濟和尋找財政的人。

按照他的標準,他稱張居正為“宰相之傑”,可見,他的思想仍舊是構建在傳統儒家“聖人之治”的基礎上。

但是,張居正這類人要達到目的,需要鐵腕手段,必然追求整個社會的鐵板一塊,思想自由是無從談起的。要是張居正這樣的人物出現,哪還容許李贄這樣的異端存在?

李贄欣賞的前輩何心隱就是被張居正給除掉的。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可以說,希望出現那種能幹大事,又不鉗制自由的“聖人”,這是不可能的。

李贄還沒想到專制皇權下的能臣幹吏涉足經濟的危害。

大一統國家都有財政飢渴症,多少錢都不夠皇帝和朝廷花,每到朝代中後期,總會出現一些理財專家,打著政府指導經濟的名義,實際上是幫皇帝從民間抽取財富。

李贄評價道德標杆人物海瑞,就跟那萬年青草一樣,在霜雪中屹立不倒,可是做不了棟樑

但是海瑞卻意識到了皇帝開礦加稅對百姓的危害,還提出了與其開礦,不如開放海外貿易的措施,在這個層面,李贄還不如海瑞。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李贄對海瑞的評價,何嘗不是他自己的寫照。在現實層面,張居正和海瑞都能夠給明朝續命,李贄則不行。

被下獄後,在大牢裡,他趁侍者不備突然搶過剃刀,朝自己的脖子上來了一刀。

鮮血噴湧而出,濺了老者一身,但是這一刀還沒有致命。

侍者驚呆了問道:和尚痛否?答:不痛。然後侍者接著問:和尚何自割?老者答道:七十老翁何所求?



批判孔子、幹翻朱熹,76歲用剃刀自盡,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簡單​

李贄親手給自己糾結的人生劃上了一個句號,然而,他是那種對社會問題有敏銳認識的“診斷者”,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治療者”,因為定位不清晰,造成他現實中不得志,恐怕他到死也沒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