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1.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上映的时候,很多人看完后是哈哈一笑的。同样是严歌苓的作品,同样讲的是文革时期普通人的遭遇,《归来》显然没有像后来冯小刚改编的《芳华》那样引起的热泪和讨论。深究其中原因大概也远远不是大众所想象的那样,一众青春少艾的文工团男兵女兵比两个执拗半生的老人来得有看头,或许这算得上是一个文字的丰富和深邃超过影像的一个范例。

《陆犯焉识》荣获中国小说协会2011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是严歌苓继2006年度《小姨多鹤》后,二次问鼎榜首。2013年4月获得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2013年12获得《当代》“2009年—2013年年度五佳奖。一贯对于女性题材驾轻就熟的严歌苓,通篇以男性化的眼光和思维模式来叙事,并且不断的让主人公的思绪在时间和空间之中自由跳转切换,让一个被囚禁了二十多年的老派知识分子,中间残缺了本可以最光鲜灿烂的一段年华,不得不在边疆荒废的公子哥一生的故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2.

爱情当然是本书绕不过的主题,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形成了严歌苓笔下大部分人物宿命的根本原因。无论是《芳华》中的血气方刚一心痴恋林丁丁结果半生蹉跎的刘峰,还是《穗子物语》中像飞蛾一样投奔爱情,落得浑身伤痕而不自知的穗子。好像是作者眉目清冷的展现出一面镜子,让你知道原来感情中的男女,也就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我们,原来都是一样的不顾一切的或明或暗的不断在追寻。

不过我们的陆家公子哥焉识少爷的出场倒是很有几分气势的。生在上海,家境殷实,长相出众,偏偏还不是个银样蜡枪头,熟练掌握几国外语,从小就是个神童。这样的男人内心对人对事的优越感可想而知。不过但凡是个男人,就有一腔柔肠突然化成水的时候,陆焉识第一次内心变成稀拉软糯一团,就是因为看到了他继母的眼泪。虽然才是14岁的年纪,但也是一家之主。他的一句话,让年轻无子嗣的继母,就是后来的恩娘,从此留在了家里,变成一辈子和他捆绑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

恩娘自然是个懂得人心的年轻女子。当一个懂得人心的年轻女子一心对你好的时候,大部分男人应该都是只能熨熨贴贴的照单全收。尤其是这个年轻女子一方面还美貌,另一方面又是你的长辈。除了听从和依许,还能怎么办呢?

所以也就像恩娘后来评价陆焉识的那样:“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当然,这句话是说在陆焉识中年屡次碰壁以后,但是此时的陆焉识的命运其实已经出现端倪——那就是拉不下脸,不懂得如何拒绝人。他的这一弱点被恩娘一辈子拽在手心里,硬是在他成年之后还死死的打上了一个结,那就是安排他娶了自己的侄女冯婉喻。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他站在街口,看着陆家的黄包车载着冯婉喻往绿树尽处走,看着黄铜车灯晃荡着远去,他想,女人因为可怜,什么恶毒事都做得出,包括掐灭一个男人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机会。”这样进门的冯婉喻是得不到内心郁闷才华横溢的陆焉识的欣赏和爱慕的。好在身为男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里,选择总是很多。陆焉识在远渡重洋的五年里极尽挥洒他的风流本领,其中既有情感和肉体都投契的美国女郎望达,也有窗外不断偶尔在他门口驻足的各色花裙子。总之,他总算是志得意满,觉得自己终于玩够了,回本了,以一种施舍者的心态回国娶了冯婉喻。

原来他陆焉识可以把激情,把诗意,把头晕目眩的拥抱和亲吻给望达这样的女子,而必须把他其余的一切,给婉喻、恩娘那样的女子。她们的可怜让他充满怨毒地、充满鄙夷地把自己给她们:喏,拿去吧,拿去你们的牺牲吧。原来在他这里,恋爱是一回事,和谁去熬完一生是另一回事。与之去熬完一生的女人,必定引起他的无限怜悯。”但是当年的陆焉识只看到了前面一部分,没有细细回味后面一层。

他和冯婉喻的婚姻生活处处在恩娘的辖制之中,而陆焉识是心甘情愿的忍让着恩娘施与他们的种种不便,仿佛在恩娘这里矮下身低了头,婉瑜那一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过了。反正大家横竖都在一处,你即是我,我就是你,爱或不爱,爱你多少又有什么关系?没有谁希望动不动剖析自己的内心。

只是在一心崇拜着丈夫的婉瑜的眼里,却变成了另一种味道:她以为陆焉识的忍让都是因为她的缘故,她以为一旦恩娘不在从中作梗,陆焉识的爱一定会是毫无遮掩,千倍万倍的呈现在她面前。于是,两个人就是这样一个故作无情,一个故作知情的生活在一起。至于陆焉识偶尔想出去一趟享受二人世界而不得不洒下弥天大谎,或者冯婉喻为了让陆焉识振作,不惜偷偷卖掉恩娘给她陪嫁的祖母绿,变成他腕上的一只欧米伽表,都是二人懵懵懂懂希望突破彼时的情感困境而做出的努力。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然而,时代的大潮很快打来。1937年,陆焉识作为学校教授随迁内地,要离开上海。恩娘又是以退为进的,成功的阻止了要一同前往的婉瑜和孩子们这一次,她终于成功的分割了这一对本就在乱世中飘摇的夫妻。

而到了内地的陆焉识的生活并不如意,甚至是朝不保夕:他拥有的知识分子的不假思索的犀利和单纯,每一次的笔仗都变成炸弹炸回到他自己。他被人莫名其妙的当了枪使而不自知,又在需要继续无知无畏的装傻的时候显露小聪明,结果终于把自己扔进了监狱。还是当时的情人韩念痕在两年后才将他解救出来。

这个美貌的重庆女子韩念痕和冯婉喻一样的爱惨了他。“她的样子像个小狗,对主人不知该怎么好才是对的,并且也不分场合,不避讳周围那么多人的眼睛。他可不想在桌面上狎昵,使劲往回抽手,但假威士忌让念痕人不要做了,要做小狗,憨态十足,拿着他的手横不好竖不好地亲热。”而陆焉识这时甚少想到冯婉喻,因为距离,因为战争,因为明天的一切都岌岌可危,能够抓在手里的温暖怎么可以放弃?

只是韩念痕不是任他揉搓的冯婉喻,当然也因为陆焉识在她面前从来都没有想去扮演一个风度翩翩的好男人,所以她的回应也是掷地有声。“她的活力就在呛着你的时候体现出来。她用反问来应答,用抗议来同意,温顺中含有冲撞。念痕是一杆枪,按你的瞄准向前发射,同时会给你重重的一下后坐力。”

出乎陆焉识意料之外的是,后来竟然是韩念痕主动离开了他,离开了这个只能给她身体,而不能给她承诺或者婚姻,关键是在危难关头,显露出百无一用的书生气的男人。所以当1945年陆焉识回到上海的时候,心智和豪情已经被几乎消磨殆尽。尤其是当他面对上门的无赖保不住陆家世代的老宅,在一家妇孺的精心操弄下,需要卖了狸子皮大衣来求人的家宴中,所请的客人无一出席的时候,他的最后一点自尊和信心也随着肺腑的一口鲜血喷薄而出。

但是,最坏的还在后头。他的文章持续的被人拿来反刍和讨论,而他自己偏偏还是以文论文的与人舌枪唇战个不停。终于在1955年“肃清”的时候,陆焉识被人以一顶“反革命”的大帽子扣下来,判了无期徒刑,发配到了边疆劳改。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3.

其实这本书的主旨根本不是想写这样一本爱情小说。全书以劳改开始,以流浪结束,始终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边疆的荒芜和劳改犯们千方百计想要求生的意志。“一边是祁连山的千年冰峰,另一边是昆仑山的亘古雪冠,隔着大草漠,两山遥遥相拜,白头偕老。”劳改犯们的生活在草漠雪山中日复一日的望不到头的遥遥无期。

劳改时的陆焉识已经比以前圆滑的很多,他知道如何装结巴让自己逃过一些莫须有的指责,他学会坚硬冷血,在待他如老父的小杀人犯受到刑罚的时候,坚决不吐露实情。他已经可以像野兽一样嗅到危险的靠近。长期的饥饿和寒冷,以及一切匮乏的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出来的智慧,让他展现出强大的动物生存的本能。

“满屋子都是这些脑袋放出的念头。念头在黑暗中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别人私藏的食物。每一份念头都是一个猎手,他人的私藏都是猎物。”“一个个幽魂似的念头在空中互不相扰,渐渐落向别人的口袋或箱子,钻过扎着死扣的口端或锁头,纠缠在半块馒头或一个土豆或一根羊腿骨或一片褪了毛烤脆了的羊皮上。”

所以,当他拿出最值钱的欧米茄表去贿赂看守邓指导员,只为去十来公里之外的礼堂,看一眼有女儿出现的纪录片时,那个风度翩翩一掷千金,潇洒来去不以钱财为意的公子哥陆焉识,透过农场所有的尘垢肆虐,和边疆的风霜侵袭又活了过来。

整个夜里独行在雪中往返的过程十分的惊心动魄,大雪,野狼,热乎乎的羊杂碎,冰冷刺骨的风霜,让经历了乍喜乍悲的陆焉识产生了天大的越狱的想法。大概是一次又一次记忆中冯婉喻的眼神,突然让他全身哆嗦的警醒到自己的错过。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仿佛突然向他撒出秘密罗网。他于是明白了世上有两个阿妮头,一个寻常的、她自己也觉得把自己拿不出手做陆焉识妻子的阿妮头。另一个是这个对自己的爱慕情欲不知羞、不懂得掩饰的阿妮头。这个阿妮头一心就想把你网罗到某个私密去处,供她一人享有。”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而陆焉识的智商用在正确的道路上是不会失败的。他居然成了他们那个农场首位越狱成功的犯人。而且,他猜想中的冯婉喻就是他猜想中的冯婉喻,她接到了他千里之外的电话,她破译了他在电话中的声音和密语,她给身为越狱犯和通缉犯的他寄来钱,让他体体面面的继续逃亡下去。两个人都是理想中的人,都被自己和对方的理想激励,陆焉识成功的返回上海,不但遥远的看到了冯婉喻,还看到了成年的儿女们和孙子辈。浪漫之后的陆焉识冷静的做出了最有利于家庭的决定:他自首了。

这本书到这里是一个情节上的重大转折,但是在气韵上却是浑然一体。陆焉识继续用他习得的智慧保护自己,虽然他作为一个长期的劳改犯,一个心满意足的为着家人继续坐牢的老知识分子,并没有受到立刻的处罚,但是无形中的风声鹤唳和时时存在的不长眼的冷枪却是确实存在的。

他的这种警觉一直保留到了1976年,被通知可以离开农场回家的时候。他长达二十多年的劳改生活终于在自己和家人的半信半疑中告终。

4.

整本书关于情爱的部分都是闪回,都是记忆,仿佛是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沙漠中淘出的明珠,值得左看右看,反复摩挲,一次又一次在手中打磨。因为打磨得久了,更显得其光华璀璨,不可一世,必须用尽身家性命全力追求。尤其是在周围一片灰暗丑陋粗鄙甚至人性被挤压到边缘的情景中。

不管是第一次劳改时和小杀人犯的那一段如父如子相濡以沫的交集,还是后来他重返劳改农场后袒护邓指导员出轨的妻子的大义,陆焉识人性中始终不变的翩然于世,不肯坠落于泥土的那一部分始终清晰。

到了后来,一直和他亦敌亦友的邓指导员冒着受处罚的危险,对一个奸污女知青而大言不惭的吹嘘的老流氓实行私刑的时候,读者才知道,原来被困在这个遥远荒芜的天地间而不得自由施展的不仅仅是他陆焉识一个人。

最后,邓指导员在担架上和他说的一番话,是作者最一厢情愿的悲天悯人的一笔。而对于经过了长久的沙漠的干涸,人情的冰冷,监狱中的暴力,情怀的缺失的读者来说,又是多么的及时:“这块表捣蛋。”邓指指着表笑道,“没有它我一辈子都给女人蒙在鼓里。我宁愿一辈子给蒙在鼓里。所以我得把它还给你。就算我借来用了十多年,测量了一下女人的心。”

而所有的人心都在陆焉识出狱回家后得到了测量,他的一家人都因为他的缘故受到了牵连:成年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世故算计的中年男人,最像他的小女儿因为孤傲不合群所以老大了依旧单身,而远在美国的大女儿躲过了诸多国内的政治风云,变成了一个谈到旧事动不动就一泡眼泪的老琼瑶女生。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最有意思的当然还是冯婉喻,她干脆完全失去记忆,不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当年她用眼风笼住,用柔情罩住,后来不惜花大代价去贿赂人获得减刑的丈夫。省去了多少尴尬,又撩起来多少辛酸。电影《归来》节选的就是小说的这一段来重点表现,趣味横生,意兴盎然。不知收尾的观众以为,只是两个年老的情侣矢志不渝,用不同的方式重温旧梦,却不知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彼此的伤痕已经融进了他们的皮肉,他们是褪去了好几层皮肉,才能继续这样妙趣横生的再世为人。

在书中的最后几个章节里,有一个章节叫做“婉瑜的炮楼”。陆焉识终于抛下知识分子的斯文,梗着脖子为自己争取回陆家老宅的最高一层,而冯婉喻终于又回到她当年美梦开始的地方。而这一次,她是一个完完全全好奇的无知无畏的婴儿。因为好奇所以探寻,不光是老宅的顶楼,还有她自己。“她脸上的皮肤是那种膏脂的白皙,皮下灌满琼浆似的。那样的一个冯婉喻也是等待本身,除了永久地无期地等待远方回归的焉识,也等待每天来看望她、似乎陪她等待焉识的那个男子。”

所以,读者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虽然即使在婉瑜临终的时候,她也只是想着,丈夫陆焉识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而路那么远,他这一次又要赶不到了。这就是冯婉喻的整个爱情世界,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炮楼里,从来没有走出来过,一守就守了一辈子。

5.

这本书的结构严谨,仿佛一棵大树拥有无数枝干,很少有平铺直述的时候。 每一次都花开一朵各表一枝,总是在意犹未尽或者穷途末路的时候就将将打住。就好像好事总有尽,坏事也有期。梳理开来,就是一个平凡的老派知识分子的一生。几段艳遇,一桩婚姻,二十年无望的牢狱之中,牵动了无数对于发妻的爱恋之情。

陆焉识的一生仿佛波涛诡谲的大海中的一只孤帆,飘飘荡荡,随波逐流,突然看见一丝天光,文人的坚守又蓦的将他推离彼岸。所有的惊心动魄的转折点都是在过去了好久以后,才慢慢咂摸出味道来,原来人生是这么回事,原来爱情是这么回事,原来当时应该在那里多做停留,原来最爱的女人一直在自己身边。但是身在其中的普通人哪有那样的智慧和时间来感叹,新的一轮波浪已经又拍打上来,急急地需要应付眼前的危机。终于还是蹉跎。

结尾总算是盼来归期,总算还是大团圆的结局。至于过程中的粗粝和冰冷, 多少的危在旦夕和九死一生早就结成了痂壳,不在身体之上,也在内心。当年困惑的事情,现在再看已经清晰如明镜,而岁月悠悠之中,又是一个平凡人的史诗如歌。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陆犯焉识》书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