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七成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在這裡,專家教你早發現,早治療


七成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在這裡,專家教你早發現,早治療

文 / 羅 紅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類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水垢”,它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斑塊形成早期,主要表現為附著於動脈內膜的脂質沉積,主要成分是膽固醇。

隨著時間的推移,血液中鈣鹽不斷沉積於斑塊部位,脂質斑塊逐漸演變為不同程度的、似“水垢”樣的硬化斑塊。

這些鈣化斑塊隨著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而進行性增大,並突入血管腔內,造成管腔狹窄或閉塞。據統計,90%以上的頸動脈狹窄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

半數腦梗死,問題出在頸動脈

人體大腦的血液供應主要由一對頸動脈和一對椎動脈“負責”: 兩條頸動脈“負責”大腦前80%以上的血供,椎動脈負責大腦後20%的血供。頸動脈位於頸前區,位置表淺,用手輕輕觸摸,即可捫及動脈搏動。

國外的多項研究已證實,50%~75%的缺血性中風與顱外頸動脈狹窄有關。也就是說,半數以上腦梗的“根源”在頸動脈。

頸動脈狹窄導致腦梗死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頸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就會順血流堵塞腦血管,引起腦梗塞(最主要);

二是頸動脈狹窄導致大腦血流量顯著下降。通過手術“疏通”狹窄的頸動脈,可顯著降低患者將來發生腦梗死的風險。

頸動脈狹窄症狀隱匿,易被忽視

臨床上根據患者有無症狀,將頸動脈狹窄分為無症狀頸動脈狹窄和有症狀頸動脈狹窄。無症狀頸動脈狹窄,是指既往6個月內無頸動脈狹窄所致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腦卒中或其他相關神經症狀,僅有頭暈或輕度頭痛。

有時僅在身體檢查時發現頸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頸動脈處可聞及血管雜音。有症狀頸動脈狹窄,是指既往6個月內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一過性黑蒙、患側顱內血管出現輕度或非致殘性卒中等臨床症狀中,一項或多項。具體表現為下述3個方面:

七成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在這裡,專家教你早發現,早治療

01 腦部缺血

可有耳鳴、眩暈、視物模糊、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症狀。眼部缺血表現為視力下降、偏盲、複視等。

02 短暫性腦缺血

即局部的神經功能一過性喪失,可表現為突然發生頭昏目眩,一側眼暫時性發黑,肢體麻木無力,言語不清,或一側肢體無力,持物不穩,口角歪斜等,常於24小時內完全恢復,影像學檢查無局灶性病變。

03 缺血性腦卒中

可引起永久性的偏癱、偏身感覺、偏盲及語言功能障礙等神經系統缺失的症狀,更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腦卒中的致死率、複發率和致殘率都非常高,給患者和家人帶來巨大的痛苦。

目前用於顱外頸動脈狹窄診斷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成像(CTA)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多普勒超聲,即血管彩超檢查是一種無創檢測手段,具有安全、簡便和費用低廉等優點,已被廣泛用於顱外頸動脈狹窄病變的篩查和隨訪。

狹窄程度在70%以上,需手術干預

體檢發現頸動脈狹窄者,首先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戒菸限酒,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控制好容易導致動脈硬化的各種危險因素。

其次,由專業醫生根據頸動脈狹窄程度及有無神經系統症狀來決定是否需要手術干預。經評估未達到手術標準者,宜採用抗血小板、調脂等藥物治療,並堅持定期複查。

一般地說,頸動脈超聲檢查提示狹窄程度在50%以下者,暫時不需手術干預。頸動脈狹窄度超過50%、暫不接受手術治療者,需每6~12個月複查一次頸動脈超聲檢查;

七成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在這裡,專家教你早發現,早治療

頸動脈狹窄度小於50%的動脈硬化高危人群,需每1~2年複查一次動脈超聲檢查;頸動脈超聲檢查結果正常但存在導致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者,如肥胖、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應每3~5年接受一次頸動脈超聲檢查。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治療主要包括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和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兩種。CEA是在全身麻醉下,將血管切開,剝離附著在血管壁上的斑塊。

CAS是微創手術,一般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醫生先將導絲、導管輸送到動脈狹窄部位,再將支架釋放在狹窄處,擴張狹窄的血管,改善腦供血,同時穩定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後栓塞遠端分支的動脈。

兩者遠期療效類似,各有優勢,互為補充,無法完全取代。通常,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方法。只要是由經過充分訓練的醫師實施手術,兩種手術方式都比較安全,併發症發生率都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