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楊過成名後回去給楊康立碑,為何對葬在廟外的穆念慈不管不顧?

潘雅靜


我懷疑楊過埋葬他媽時,埋錯地方了。


穆念慈在楊過十一歲的時候才去世,去世前她要楊過把她火化了,葬在鐵槍廟外,說他爹就是死在哪裡。


楊過當時只是十一歲的小孩子,卻依舊尊奉母命辦理,然後他就獨自在嘉興一代遊蕩,可見為了葬埋母親他已經花去了所有的積蓄。

很多年後,楊過故地重遊,看到丘處機在廟外為父親立得墓碑,上寫著:


不肖弟子楊康之墓”,旁邊另刻一行小字:“不才業師丘處機書碑”。


然後他遇到了彭連虎沙通天等人,跟著他們去了鐵槍廟,遇到了飛天蝙蝠柯鎮惡講解父親生前死後的種種事情。


聽到父親是大奸大惡的人,楊過痛苦的在地上抱著頭,暗想自己在江湖上闖下偌大的名頭又有什麼用呢,也不能洗刷父親的汙點。


這大約也是楊過沒有起意把父親和母親合葬的原因,大約他下意識裡不想讓母親和父親合葬,如果父親是如郭伯伯一樣的英雄,楊過早就操持著父母合葬了。


但是得知父親如此不堪,他動搖了。


所以立碑這事兒,他也沒做。

因為他從柯鎮惡口中得知郭襄走失了,他急於去尋找郭襄,所以立碑這事兒他也託柯鎮惡代為辦理:


楊過道:“柯公公,晚輩拜託你一件事,請你替先父立過一塊墓碑,碑上便書:‘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幾個字。”柯鎮惡一怔,隨即會意,說道:“不錯,不錯!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遠勝於旁人之肖了。老朽定當遵辦。”


然後楊過買了三匹好馬,一路向北尋找郭二姑娘去者。


看到沒有,為了尋找郭二姑娘連給他爹立碑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去看看他媽的墳墓,修葺一番。

而且我懷疑楊過把他媽埋錯了,沒有埋到鐵槍廟外。


楊過第一次登場,是李莫愁等人在他的破窯洞前打架,李莫愁劫掠了程英和陸無雙,楊過路見不平,言語調笑李莫愁,而且還伸手要去抱住她,李莫愁三十多年老處女從來沒和男人親近過,木然被小楊過抱住,本應一掌打死她,但是一時又下不了手,金庸寫道:


但適才聽他稱讚自己美貌,語出真誠,心下不免有些喜歡,這話若是大男人所說,只有惹她厭憎,出於這十三四歲少年之口卻又不同,一時心軟,竟然下不了手。


這段李莫愁的心理活動明確的說,楊過是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楊過十一歲時死了媽,把媽埋在鐵槍廟附近,然後就開始在嘉興附近流浪,在遇到郭靖黃蓉前至少流浪了兩三年。


為了填飽肚子,他大約把鐵槍廟附近都轉遍了,但是為啥之前他沒有發現丘處機給楊康立的墓呢?


作為在鐵槍廟生活了很長時間的人,楊過應該對這一帶的地理情況非常熟悉才對,當年十一歲的他要吃飯,如果對地理不熟,大約他早就餓死了。


但是三十年後,故地重遊,他卻變成了路痴,還得問別鐵槍廟怎麼走:


到得城中,已近黃昏,他找一家酒樓用了酒飯,問明王鐵槍廟的路徑


這完全不像在這兒生活了兩年的樣子,所以我嚴重懷疑,當年他埋他媽時埋錯地方了,沒有在他爹死的那個鐵槍廟附近,所以導致他不但不知道鐵槍廟後就有楊康的墓。


所以當他走進廟裡,發現廟中沒人,悄立許久,想的是父親三十多年前在此遇害的情景,而不是自己在這地方生活一兩年的悲苦境遇。


因為,此前他根本沒來過。穆念慈的墓也不在廟外,所以楊過不管也在情理之中。


========================================

其實金庸這麼處理,很可能前面寫丟了,忘了穆念慈埋在鐵槍廟外。

2019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




薛白袍


實際上,在舊版的《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並非是楊過的母親。所以,楊過對穆念慈不管不顧,是合情合理的。

一、楊過的母親,另有其人

大家都知道,金庸的小說大多經過了無數次的修訂。

而《射鵰英雄傳》,也是修訂了很多次,才呈現現在這種,被大家熟知的著作。

但是舊版中,楊過的母親,並非是穆念慈,而是一個捕蛇女子。

這個捕蛇女子,叫做秦南琴。

她和郭靖曾經有過一次邂逅,是郭靖救了他們父女。

秦南琴見郭靖老實木訥,便起了以身相許的念頭。

卻見到他身邊的黃蓉,美豔不知勝過自己多少倍,便將這份愛意,掩藏在心裡。可是禍不單行,郭靖好黃蓉前腳剛走,秦南琴便被鐵掌幫抓住。最後,秦南琴被當成了禮物,送給了楊康。楊康當時,剛被穆念慈拒絕並羞辱,正是情緒低落的時候。便強行脅迫了秦南琴,就有了楊過。

二、新修版的楊過母親,是穆念慈

經過修訂,金庸刪掉了秦南琴這個角色。

將楊過的母親,變成了穆念慈。

楊過並非對葬身在廟外的穆念慈不聞不顧,只是穆念慈生前,從來沒告訴過他生父是誰。

在楊過心裡,他對父親是很好奇的,他一直以為父親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這種疑問一直帶了十多年,才在鐵槍廟外,聽到柯鎮惡、侯通海等人,說出了實情。

楊過這才釋然。所以,並非是楊過不孝順母親,而是他對父親沒有印象,這種想知道真相的心情顯得比較迫切而已。


十點歷史君


楊過的一生,其實是很悲苦的,他的名字,是郭靖取的,取名為“過”,對應的是他父親楊康的種種不肖行徑,郭靖希望他有過則改之。

郭靖見那孩兒面目英俊,想起與楊康結義之情,深為嘆息。穆念慈垂淚道:“郭大哥,請你給這孩兒取個名字。”郭靖想了一會,道:“我與他父親義結金蘭,只可惜沒好下場,我未盡朋友之義,實為生平恨事。但盼這孩子長大後有過必改。力行仁義。我給他取個名字叫作楊過,字改之,你說好不好?”穆念慈謝道:“但願如郭大哥所說。”

《神鵰俠侶》書寫的是楊過的傳奇。

楊過少年時母親穆念慈病逝,靠乞討度日;跟隨郭靖黃蓉去了桃花島,又被郭芙和大小武欺負,更是因為和歐陽鋒之間的奇緣被柯鎮惡厭惡;去了全真派,又被心胸狹隘的師傅報復;最終他判出全真派,被古墓派收留。

古墓派中的日子應該是楊過最快的時光,他和小龍女無憂無慮,只需要練武。

然而,好景不長:李莫愁返回古墓派爭奪秘笈;小龍女和楊過鬧出誤會;楊過和小龍女的戀情為當時天下禮教所不容;金輪法王到中原武林逞威風;楊過被郭芙斬斷手臂;小龍女身中情花之毒;小龍女跳下深淵,留字十六年之約......這些都是楊過的劫難,情劫、生死劫。

正是這些坎坷的經歷,造成了楊過恨世嫉俗的性格,他的很多行為都很偏激。鐵槍廟前為楊康立碑,就是其中一例,和丘處機賭氣的成分居多。

楊過一生奔波,從沒回到過鐵槍廟祭奠楊康。郭襄十六歲生辰之際,他為襄陽送上了三份大禮,然後按計劃去絕情谷完成和小龍女的十六年之約。乘船途經江陰時,聽聞有人談起“嘉興”,他這才臨時興起去鐵槍廟。

在廟中前前後後瞧了一遍,心想父親逝世已久,自不致再留下甚麼遺蹟,走到廟後,只見兩株大樹間有座墳墓,墳墓立著一碑,墳墓和碑石都蓋滿了白雪。楊過大袖一揮,疾風掠出,碑上白雪飛散,看碑上刻字時,不由得怒火攻心,難以抑制,原來碑上刻著一行字道:“不肖弟子楊康之墓”,旁邊另刻一行小字:“不才業師丘處機書碑”。   楊過大怒,心想:“丘處機這老道忒也無情,我父既已死了,又何必再立碑以彰其過?我父卻又如何不肖了?哼,肖你個牛鼻子老道有甚麼好處?我不到全真教去大殺一場,此恨難消。”手掌揚起,便要往墓碑拍落。

因為和全真教的恩怨,楊過反倒不覺得父親楊康做錯過什麼。

實際上,在他心中, 他一直疑心自己父親是被郭靖黃蓉謀殺,以致於少年時曾多次試探。

待到和柯鎮惡、沙通天等人對質,得知了當年楊康的所作所為,楊過才知道父親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完美。

楊過抱頭在地,悲憤難言,想不到自己生身父親竟是如此奸惡,自己的名頭再響,也難洗生父之羞。神殿上六人均自不作一聲,惟聽得烏鴉嗚聲不絕。   過了良久,柯鎮惡道:“楊公子,你在襄陽立此大功,你父親便有千般不是,也都掩蓋過了。他在九泉之下,自也歡喜你為父補過。”

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個選擇,但他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父親再是不肖,若沒有他,己身從何而來?

楊過一身光明磊落、坦坦蕩蕩,他思念母親,那是在心頭,不會向世人轟轟烈烈地宣告。他和父親沒有半分感情,甚至還要鄙視其品行,但是,作為楊家子孫,楊過有義務維護自家長輩的聲譽。

因此,他託柯鎮惡代為重新立碑,從今以後,這裡埋葬著的,只是神鵰大俠楊過的父親,其過往,一筆勾銷了。

楊過道:“柯公公,晚輩拜託你一件事,請你替先父立過一塊墓碑,碑上便書:‘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幾個字。”柯鎮惡一怔,隨即會意,說道:“不錯,不錯!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遠勝於旁人之肖了。老朽定當遵辦。”

彌江小地主


其實這算是神鵰俠侶的一個錯誤

在最初的連載版,楊過的生母是一個叫秦南琴的補蛇女子,不是穆念慈。

在後來的修訂版才將楊過生母改了。

而在連載版中,穆念慈與楊過沒有發生過關係,穆念慈在鐵槍廟見楊康中歐陽鋒的蛇毒後,不忍他痛苦,用楊鐵心遺下的半截鐵槍將楊康插死, 之後再用鐵槍自殺身亡。

所以楊康在舊版算是和穆念慈死在了一齊,而在修訂版因大幅修改過,有的地方就像有缺陷一樣,這裡可能就是一個沒修過來,所以楊過就像是不認識穆念 慈似的,因為在舊版,兩人確實半毛錢關係沒有。





此帳號已換至我行異


題主這個說法不正確,楊過成名後的確是給父親楊康重新立碑,但並不意味著對葬在鐵槍廟外的母親穆念慈不管不顧。第一,楊過十一歲的時候母親穆念慈去世,當時他就按照母親的吩咐,妥善安葬好了母親穆念慈;第二,楊過一直認為父親當年死時“葬身鴉腹”,骸骨都失散了,所以自己必須要好好重新安葬父親的骸骨;第三,楊過始終認為父親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世人傳揚的卻是父親的惡名,他必須要通過好好安葬父親的骸骨給父親正名。

第一,楊過十一歲的時候母親穆念慈去世,當時他就按照母親的吩咐,妥善安葬好了母親穆念慈。

題主說楊過成名之後,只是給父親楊康收拾骸骨安葬、立碑,卻對葬在鐵槍廟外的母親穆念慈不管不顧,這是不正確的。當年楊過十一歲的時候,母親穆念慈就去世了。自從楊過出生,他的父親楊康就已經中毒身亡,死於鐵槍廟中。此後楊過和母親穆念慈相依為命,流落江湖。穆念慈直到去世前,仍舊不忘舊情,念念不忘死去十餘年的楊康,所以鄭重交代遺言,要楊過將她的遺體火化了,送到嘉興鐵槍廟外安葬。只因為當年楊康死在鐵槍廟裡後,郭靖為楊康收拾骸骨,把他的骸骨安葬在了鐵槍廟外。由此可知,應該是作者疏忽了這個細節,楊過安葬母親時,已經十一歲,自然會在鐵槍廟外找到父親的墳墓,再把母親的骨灰和父親安葬在一處。而書中似乎楊過當年並沒有尋找父親的墳墓所在,而是三十多歲後去嘉興那一趟才找到了父親的墳墓。

第二,楊過一直認為父親當年死時“葬身鴉腹”,骸骨都失散了,所以自己必須要好好重新安葬父親的骸骨。

楊過的母親穆念慈一生悲苦,深愛著楊過的父親楊康,奈何楊康始終認賊作父、助紂為虐,知道他早晚不得善終。穆念慈懷了楊過之後,便離開楊康,當她生下楊過之時,楊康已然在鐵槍廟中中毒身亡,屍身被烏鴉啄食乾淨,留下的骸骨還是第二天由郭靖收好安葬在鐵槍廟外。當年楊康之死一直成為郭靖和黃蓉的心病,箇中是非曲直一言難盡,由於這種敏感的緣由,郭靖和黃蓉對楊康之死不知道該怎麼和楊過提及,所以他們從未詳細告知楊過實情。楊過只能從一些瑣碎的信息中獲知,父親當年“葬身鴉腹”,只怕連骸骨都失散了。所以為人子應該要把父親骸骨收好,好好安葬,以告慰父親亡靈。楊過此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神鵰俠”,如果連這種凡夫俗子都能做好的事情也不去做,他會覺得於心不安,愧對父親亡靈。

第三,楊過始終認為父親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世人傳揚的卻是父親的惡名,他必須要通過好好安葬父親的骸骨給父親正名。

楊過最痛苦的就是自小便沒了父親,母親穆念慈雖然深愛父親楊康,但鑑於楊康所作所為太過奸惡,沒有辦法啟齒向兒子楊過描述楊康的所作所為,在楊康自幼的心裡,父親的概念就是一團模糊。楊過以自己的品性忖度父親的為人風貌,因而想必父親楊康也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更是為人俠義的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在楊過心裡始終認為黃蓉和英雄父親的死有著撇不清的關係,他看黃蓉對自己父親的死始終是支支吾吾的,更堅信了父親定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但偏偏從他了解到的隻言片語和瑣碎的信息反饋來看,父親在世人口裡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奸惡之徒。尤其是自己後來以“神鵰俠”揚名江湖之後,在嘉興見過了柯鎮惡和沙通天一行四人,最終印證了父親楊康的惡名。作為兒子,他所能做的就是儘量以己之功彌補當年父親之過。所以,楊過委託柯鎮惡為父親墳墓立一塊碑,上面寫“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幾個字。


喬鞅


楊過並沒與對其母親穆念慈不管不顧啊。

原文這麼寫的:【楊過自幼沒有父親,母親也在他十一歲那年染病身亡。穆念慈臨死之時,說他父親死在嘉興鐵槍廟裡,要他將她遺體火化了,去葬在嘉興鐵槍廟外。楊過遵奉母親遺命辦理,從此流落嘉興,住在這破窯之中,偷雞摸狗的混日子。】

就是說楊過按照穆念慈遺命辦理,並沒有問題啊。不知題主意思是啥?至於祭祀等繁文縟節不必寫在小說裡吧?

楊過成名後回去給楊康立碑是還以為自己的父親是位英雄,給郭靖黃蓉給害死了呢。所以成名以後想立碑以作紀念。沒曾想遇到柯鎮惡,柯正惡把楊康故事揭了個底朝天,楊過才智欺負百世奸惡之人,由於急於去救人,便請柯鎮惡給欺負立碑。原文【楊過道:“柯公公,晚輩拜託你一件事,請你替先父立過一塊墓碑,碑上便書:‘先父楊府君康之墓,不肖子楊過謹立’幾個字。”柯鎮惡一怔,隨即會意,說道:“不錯,不錯!你原是不肖令尊。你之不肖,遠勝於旁人之肖了。老朽定當遵辦。”】。

其母早在幼年時期按照其遺命葬在鐵槍廟旁邊了,並沒有不管不顧,立碑沒有未知,小說也沒有提及,但絕不是不管不問!


火大怎麼辦


在仍舊是父系社會的中國,楊過自然是對父親楊康有更多的尊重和依賴。父親,對於楊過來說自然是非常重要,他成名後回去給楊康立碑,這是身為人子毋庸置疑的事情。

現在來說下為什麼對穆念慈不管不顧。

舊版本中穆念慈並非生母

在金庸老版本里面,穆念慈並不是他的母親,楊過的母親是一位美麗的捕蛇少女秦南琴。

在舊版《射鵰英雄傳》中,郭靖與黃蓉因事分手,路見不平,救了捕蛇老漢,與他女兒 南琴相遇。但郭靖去後,老漢還是難逃毒手,而南琴亦被擄去獻與場康,遭他汙辱而杯孕。 南琴誕下嬰兒不久即被毒蛇咬傷而死,臨終把嬰兒交蛤郭靖,取名“楊過”。

新版本中楊過年少孤苦無依

新版本中金庸刪去了這一段,穆念慈變成了楊過的親身母親,也讓整本書更加緊湊了。楊過在十一歲的時候,他的母親穆念慈就去世了,楊過按照母親的要求埋葬了母親。至於自己的父親,楊過一直以為是葬身鴉腹。時隔多年之後發現了自己的父親,定是要好好安葬。


橘子君本君


在楊過小的時候,他母親就穆念慈就早早病死了,而那時候距離楊康死去也有十多年了。穆念慈一生可以說十分悲慘,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那個男人雖然英俊瀟灑,卻實非好人,賣國求榮,做盡壞事。穆念慈不要說什麼八抬大轎,明媒正娶了,就連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沒怎麼有過。她對楊康的感情,可以說是痴戀,但是她本身又是楊鐵心撫養長大的忠良之後,對楊康的為人處世很不認同。這就造成了一個十分矛盾的穆念慈,她痴迷於楊康這個人,卻對他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最後楊康死於非命,她雖然十分懷念自己這個男人,但卻恥於提及他的所作所為,甚至對自己的兒子都不說,事實上她也的確沒法說。穆念慈是個老實人,性格又很被動,她斷然不會編謊話說楊康有多麼崇高對麼厲害,但是說楊康賣國求榮,認賊作父,卑鄙無恥,這些話能對自己兒子講嘛,顯然也說不出口,那就索性不說。


穆念慈後來身體不行,早早離世,她心中始終還是想著楊康的,既然楊康死在鐵槍廟,自己活著的時候不能和他在一起有太多時間,死了就靠在一起吧。於是她吩咐楊過自己死後把自己安葬在鐵槍廟外面,對於楊康,她只說當年楊康是死在嘉興鐵槍廟裡,多了一句也不肯多提。後來楊過跟郭靖黃蓉他們相認,對於自己父親的死一直耿耿於懷,雖然憑藉他的聰明才智,他也猜出了不少東西,但是自己父親他只是隱約覺得不是好人,當年到底做了些什麼,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並不是十分清楚。後來他經歷了許多事情,遭遇了很多磨難,對父親的追尋就一直被壓在心底。直到最後面,當他與小龍女分開十六年,從黃藥師嘴裡得知壓根沒有南海神尼,對小龍女的等待可能就是一場空,他萬念俱灰,就等著日子到了去殉情。既然已經不打算活了,那麼有些事是一定要辦的,恰好聽到有人提到嘉興,不由得想到鐵槍廟,想起這麼多年自己竟然沒有好好去看看自己父親死去的地方,又想起以前聽到的父親葬身鴉腹,這才想著好好安葬紀念。實際上,早在這些之前,他就已經把他母親安葬好了。


楊康死後,其實也不是就沒人料理後事。當年楊康中了歐陽鋒的蛇毒,狀若瘋狗,任何人被他抓傷咬傷都會沒命,而他投靠的金國王爺完顏洪烈早已經是日薄西山,也沒有什麼時間精力再去管顧一個死人,所以楊康最後的確可以說是死無葬身之地,極其悲慘。丘處機知道楊康這樣的下場,心裡也不好受,當年他跟江南七怪賭約,一個教楊康,一個教郭靖,人家郭靖不僅人品端正,而且武功高強,想想看江南七怪為了這個賭約,千里迢迢,遠赴大漠,在蒙古一呆就是十多年,雖然沒有給郭靖什麼高明武功,但卻幫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自己呢,明知楊康在金王爺府學不了好,也懶得計較,只是抽空才去教育一下楊康,傳授點武藝,哪裡及得上江南七怪盡心盡力。楊康能有如此下場,丘處機也是有責任的。所以丘處機後來趕到鐵槍廟,那時候也不知道楊康是否還能剩點骸骨遺物啥的,反正就收拾一下安葬了吧。楊康乃是大奸大惡之徒,惡貫滿盈,丘處機雖有管教不嚴之過,主要責任還是楊康本身品性不端,所以丘處機給他墓碑才寫的是不肖弟子,而自己的留名則是不才業師。


楊過對於這些之前並不知情,到了鐵槍廟後才發現自己父親原來已經被丘處機安葬過了,只不過這墓誌銘讓他很不高興,為什麼是不肖弟子。後來遇到柯鎮惡他們,柯鎮惡一五一十把當年楊康的惡行全部說出來了,楊過雖然悲痛萬分,但他素知柯鎮惡為人,知道他所言不虛,心裡十分難過。但是柯鎮惡也說了,你楊過這小子這些年闖下了好大名頭,特別是不久之前在襄陽立下大功,所作所為足以彌補你父親當年的罪過。而當時恰恰郭襄被金輪法王挾持,楊過需要趕緊去救援。他父親楊康其實早就被安葬好了,不過墓誌銘要改一下,改成先父楊康,而後面則是改成不肖子。楊過楊康,的確是“不肖”,兩人雖是父子,但人品行為,有著本質差別,一點都“不肖”。


實際上,楊過小小年紀就遵從母親遺願,把母親安葬在嘉興鐵槍廟外,已經很盡孝了。相反,這麼多年來,由於一直沒有搞清楚父親楊康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對父親既沒有祭拜也沒有找尋葬身之所,這倒算得上是不管不顧的,人到中年的楊過十分慚愧,最後趕去安葬也算是一種補救吧。


一覽眾河小


楊過在成為神鵰大俠後,回去嘉興王鐵槍廟給楊康立碑,卻為何只字不提同樣葬在廟外的他母親穆念慈? 穆念慈當年病逝之後,是小時候的楊過依照她的囑託親手埋葬在王鐵槍廟外,如今多年未回,為何連基本的祭拜緬懷追思之舉都沒有? 是作者遺漏了嗎? 還是如此行文另有意圖?

這個問題其實是新舊兩個版本衝突,在舊版中,楊過的生母不是穆念慈,而是秦南琴。當初楊過的父親楊康在鐵掌峰糟蹋的人是捕蛇女秦南琴,要不是有孕在身,沒準早就自殺了。秦南琴對楊康沒有愛,有的只是恨,所以從未對楊過提及楊康,生父都很少提及,更不用說楊康的情人穆念慈。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楊過根本不認穆念慈,更不用說什麼祭拜了。

在舊的版本中,穆念慈並不是病死的,而是在鐵槍廟用楊鐵心的鐵槍自殺。秦南琴是個捕蛇少女,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郭靖救了秦南琴父親的命,郭靖又是她見得第一個青年男子,秦南琴很快對郭靖芳心暗許(喜歡靖哥哥的人還真不少,華箏,黃蓉,還有個秦南琴)。後來秦南琴失身與楊康,有了身孕,又在和毒蛇搏鬥中中毒,臨死之前把還是嬰兒的楊過交給了郭靖黃蓉。

也許是金庸太過可憐穆念慈這個人了吧,也許是想要進一步提升黃蓉作為第一女主的地位,金庸在三聯版中,將秦南琴刪去,把楊過生母改成了穆念慈。這樣一來,就很難照顧到另一本書《神鵰俠侶》。讀過神鵰俠侶的朋友一定記得,楊過心心念念放不下的是自己父親楊康,對自己的生母穆念慈總是隻字不提。

同理可知,楊過為什麼成名之後回到嘉興鐵槍廟給自己的父親立碑,而對葬在廟外的穆念慈隻字不提。


環球知識科普


歡迎閱讀《夢露居士讀金庸第116期:楊過的生母探究》,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大家都知道,金庸筆下的神鵰大俠楊過,父親是奸詐小人楊康,母親是穆念慈。然而楊過的身世經歷中卻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

比如,穆念慈竟然從沒向楊過說過他的父親,以至於他以為自己的父親是個英雄,後來甚至認為郭靖、黃蓉是自己的殺父仇人。

穆念慈臨終前,居然沒有讓楊過去找郭靖、黃蓉夫婦。要知道楊康雖然奸詐,但他與郭靖是結義兄弟,而穆念慈與黃蓉情同姐妹。穆念慈卻寧願兒子流浪,也沒有讓他去桃花島找郭靖、黃蓉。

穆念慈死後,楊過將她葬在了嘉興鐵槍廟外。二三十年後,楊過成了名揚天下的神鵰大俠,他重訪嘉興,才見到父親楊康的墳墓與墓碑。楊過請柯鎮惡重新給父親立碑,卻沒想著把母親與父親合葬,或是給母親也立一塊碑。

這些不合理的因素背後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在金庸的連載小說中,楊過的母親不是穆念慈,而是一個被金庸刪掉的角色。

在連載版中,楊過的母親名叫秦南琴,是一名捕蛇女子,相貌甚美。她喜歡郭靖,但是被鐵掌幫擄上山,被楊康姦汙了,因此有孕生下了楊過。

秦南琴對楊康只有仇恨,她當然不會對兒子說起父親的過往,她也根本不瞭解楊康的事情。秦南琴是黃蓉的情敵,所以也不會讓兒子取投奔郭靖、黃蓉。秦南琴也不會讓兒子楊過把自己埋到鐵槍廟去。

在楊康中毒身亡之時,穆念慈便在鐵槍廟外自殺殉情了,與楊過毫無瓜葛。後來楊過來到鐵槍寺時,才第一次見到了楊康與穆念慈兩人的墓:

只見左邊的墳碑上書:“楊門烈女穆氏之墓”……再看右邊那墓碑時,不由得怒火攻心,難以抑制,原來那墓碑上一行大字寫道:“不肖弟子楊康之墓”,旁邊另一行小字寫道:“不才業師丘處機書碑”。

後來金庸刪去了秦南琴這個角色,將楊過的母親改為了穆念慈,以至於留下了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