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認賊作父,難道只是為了榮華富貴嗎?

小女子程英


黃老邪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內容!

楊康賣國求榮、認賊作父當然不僅僅只是為了榮華富貴。他對養父完顏洪烈的確有點感情,但這並不是他認賊作父的原因,他之所以要重新回到完顏洪烈的身邊,是因為他有更大的野心,他要的不僅僅只是榮華富貴,而是君臨天下。

楊康,也可以叫完顏康,他本是楊鐵心和包惜弱之子,但他從小在大金國趙王府長大,起初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所以他一直以為完顏洪烈就是他的親生父親。

楊康這人狡詐無比,心狠手辣,他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人品非常差勁。不知道為什麼,竟然有人拿他和喬峰相提並論,還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基本就是一派胡言。喬峰和楊康雖然身世相似,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完全不一樣,根本就是兩個極端。

喬峰是契丹人(遼國人),但他從小由漢人(大宋人)養大,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後,決定認祖歸宗,回到契丹遼國,並且他身為契丹人,對自己的父母之邦忠心耿耿,以保家衛國為職責。另一邊,對於對他有養育之恩的大宋,喬峰心懷感恩,極力勸阻遼國侵犯大宋,甚至最後為此犧牲了性命,這就是喬峰,真英雄真好漢。

反觀楊康,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他不願相信,繼續代表大金出使南宋。歸雲莊之後,他不僅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還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後果。起初他說要找完顏洪烈報仇,後來念及完顏洪烈的養育之恩他沒有下手,這個可以理解,畢竟完顏洪烈養了他十多年。

楊康不殺完顏洪烈完全可以理解,說明他還是有情有義的人,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人難以理解,也足以證明楊康根本就不是啥好人。

楊康認賊作父,重新回到了完顏洪烈身邊,並且賣國求榮,千方百計的對付父母之邦大宋。他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欺騙穆念慈,傷郭靖、殺歐陽克,甚至還曾想殺了丘處機,後來他又假冒丐幫幫主,想要幫助金軍南渡,桃花島上他聯合歐陽鋒殺了江南五怪,而他所做的一切純粹就是為了一己之私。

他不僅對大宋沒有感情,即便是對大金他也沒有感情,他和穆念慈的感情,和完顏洪烈的感情,在他的心中其實都不重要,他在意的只是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和那虛無縹緲的雄圖霸業。

楊康為什麼要重新回到完顏洪烈的身邊,難道僅僅只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是與完顏洪烈感情深,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完顏洪烈給他畫了一個大餅。

只聽得完顏洪烈道:“康兒,你我父子一場,不管如何,你永遠是我的愛兒。大金國不出十年,必可滅了南朝。那時我大權在手,富貴不可限量,這錦繡江山,花花世界,日後終究盡都是你的了。”

楊康聽他言下之意,竟有篡位之意,想到“富貴不可限量”這六個字,心中怦怦亂跳,……(新修版《射鵰英雄傳》)

楊康聽完完顏洪烈所言,心裡那個熱血沸騰啊,上一秒還叫“父王”呢,下一秒就叫“爹”了。

從小說中來看,楊康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他所作所為全是為了一己之私,請問這樣的一個人,能與喬峰相提並論嗎?一個是為了一己之私,傷害所有人的利益,一個是犧牲自己,保全所有人的利益,他們身世雖然相似,但所作所為卻是兩個極端。楊康比喬峰差遠了,倒是和慕容復有點相似。

綜合上述,楊康認賊作父賣國求榮,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榮華富貴,他的野心不止於此,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君臨天下。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卓爾不群黃老邪


當然不全是。楊康固然可恨,但也不可否認,作為楊家後人的他也有血性和柔情的一面。我認為他認賊作父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楊康出身王室,從小養尊處優,所受的教育、耳濡目染的環境使他沾染了一些紈絝子弟的習氣。18年來,在完顏洪烈的培養照顧下,他拜名師,學武藝,同時有較高的視野,有做大事的魄力。他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世,他是貴氣驕傲的小王爺,這種認知已經深入他的骨髓,他的本性,習慣已成自然,導致他後來即便見到了自己的生父,也無法去接受貧窮、無所作為的現實。這是他認賊作父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楊康其實也有柔情的一面,比如他愛念慈,為了她,他不惜去冒險滅了欺侮她的歐陽克。這樣柔情的男人,多少會感恩別人對他的好。完顏洪烈雖為金人,也是拆散他們一家人的元兇,可是18年來,這個男人對自己的關切、對母親的愛意,他是感受得到的。這種溫情,情真意切。而他的生父,與自己除了有血緣關係外,三觀和追求都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更甭提父子之間的親切感了。如果說,完顏洪烈給了他18年的幸福,那麼他現在的生活,就好像掉到了地獄。再說了,即使楊康屢次要殺完顏洪烈,完顏洪烈仍然愛他,視他為己出,這等情懷,楊康不可能不為之動容吧。

其三,楊康有極強的好勝心,他嫉妒兄弟郭靖。當他還是高高在上的小王爺的時候,他肯定不會正眼瞧這鄉下小子一眼。可是當他迴歸他本該的真實生活,便感覺自己處處不如郭靖,長輩們對他的喜愛也遠不及郭靖,這一點讓楊康忍受不了。他只有回到完顏洪烈身邊,才可以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情。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呆在貧窮的環境下,處處受制於人,被迫跟一個憨小子做比較。

以上是我的觀點,原創不易,如果有跟我不同的見解,歡迎討論。


蘿蔔砸砸嘴


就這個問題而言,我是不認同把楊康片面的認定為“認賊作父”的,而楊康認了完顏洪烈當父親,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也就談不上是為了榮華富貴了!

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說“《射鵰英雄傳》中包惜弱為何不告訴楊康他真正的身世”?在這個回答中我表述了自己的觀點,楊康“認賊作父”是其母包惜弱,其師父丘處機,養父完顏洪烈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他們所做的事情綜合到一起,結果就是楊康“認賊作父”,並且把完顏洪烈當做了自己真正的生父!

環境會影響人的情感和作為!在包惜弱和丘處機不告訴楊康真正身世的前提下,楊康“認賊作父”是必然的。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一隻羊被一群狼收養了,這個故事聽著很不符合自然法則,但是它就是發生了,就像作為敵國的完顏洪烈收了楊康當做親子一樣撫養。

羊被狼收養,自然要被狼群的生存法則所影響,所以它最終就是跟著狼群追捕獵物,磨牙吮血,吃肉生存,它在面對自己的同族羊群的時候,是毫不猶豫的撲上去嗜咬它們的喉嚨。我們對比一下,楊康不也是這樣嗎?

我覺得,被所處環境影響,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法則。而楊康在不知真正身世情況下被金國的環境所影響,被完顏洪烈洗腦成為一個真正的“金國人”,這是可以理解的。

他是真的把自己當做了金國的小王爺,這也就談不上是為了榮華富貴而“認賊作父”了!

人之為人最基本的就是情感,你讓一個生命中從未出現的“生父”來取代把自己從小撫養長大的“養父”,而且完顏洪烈還從小把楊康當親子撫養,這在情感上,楊康是接受不了的!

我覺得那些武斷的認定楊康是“認賊作父”的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楊康呢?

英雄們站在民族大義面前去抨擊楊康,卻不知楊康從小接受的教育裡,自己的民族是女真,自己是個金國人!

我們可以看金老先生武俠歷史中的另一個人物,喬峰!從小被養在漢人家庭,突然被告知是一個契丹人,他是怎麼做的呢?雖然認同了自己契丹人的身份,卻致力於化解宋遼的國家戰爭,夢想著兩國和平相處,而原因就是他是被漢人撫養長大的,不忍心加害漢人!

當時的歷史背景我們是知道,作為遼國擴張和對外戰爭是符合遼的國家利益的,那麼,對遼國來說,喬峰是不是“遼奸”呢?

而顯然,楊康遇到的情況是和喬峰類似的,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了。楊康繼續“認賊作父”,繼續當自己的金國小王爺,可不僅僅是為了榮華富貴。


文人談墨客


直面問題,拒絕閒扯。

我的回答是:楊康認賊作父,主要是榮華富貴,可是還有其它因素。

具體分析如下:

1、缺乏正面教導

楊康的父親是楊鐵心,母親是包惜弱。在包惜弱懷孕期間,遭遇陷害,夫妻失散。而包惜弱被大金國的完顏洪烈看上,施計將其帶走,並最終結為夫妻。所以,楊康自出生,便是在一個極富極貴的家庭中。同時,由於完顏洪烈和包惜弱對他相當寵溺,致使楊康變得生性浮滑,恃寵而驕。可是,他身處在官場,見慣了那些利益紛爭的面孔,自己也學會了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本領。後來,丘處機收他為徒,雖有管教,但更多是為了與江南七怪的打賭,而打賭比的是武藝,不是人品,所以,即便丘處機在教楊康,也更多是花心思在武功上,何況,他本也沒那麼多時間陪在楊康身邊。這就是他的基本情況。

2、榮華富貴是一個極誘人的蛋糕,人之常情。

相比於粗茶淡飯,大魚大肉當然更能吸引人。這一點自古至今都一樣。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何況楊康從小便是在富貴之家長大,貿然變成一個朝不保夕的江湖人士,他自是很難接受。

在書中,他不是沒有過思想動搖,也曾在郭靖等人的勸說下,表態願意成為漢人,認祖歸宗,可是過不了多久,他就對這種日子產生厭倦。那是因為,他的父親已經去世,而且也只是一介草民,無權無勢。所謂的認祖歸宗,就是回到一無所有的境地,沒有金銀,沒有大廈,沒有傭人,沒有下屬,沒有權力。而相比,大金國,能給他權力、給他下屬,給他榮耀,給他吃喝玩樂。他本身有這個條件,完顏洪烈就是他的養父,也很寵愛他。他有這樣的一個選擇,雖然是個反面教材,也是人之常情。

假如,他的父親楊鐵心是個大官,也有權有勢的話,楊康認賊作父的可能性就會小得多吧。

3、習慣使然。

對於大宋的百姓來說,大金的完顏家族,是仇恨有加。這是因為,他們和完顏家沒有交集,你們就是個侵略者,是敵人,大宋民眾打小便有這種民族意識上的仇恨,根植於內心,是一種本能。如果讓他們與之交好,可能會條件反射地抵抗,會做更多的思想鬥爭。

可是楊康不然。他從小就在完顏家中長大,自小就和完顏洪烈一起吃飯一起共處,是父子之間的那種感情,無論別人怎樣看待完顏洪烈,他的心中,決不會因一個民族問題而覺得完顏洪烈有多遙遠或可惡。多少年的習慣,會讓他對完顏洪烈心存親近,難以割捨。這是他區別於其他大宋江湖人士的地方。對其他人來說,這或許是認賊作父,可對於楊康來說,那本就是他的父親啊。他能回到完顏家,除了富貴外,還有內心的習慣使然。

我是專寫金庸的戚七奇,歡迎關注並閱讀我的其它文章。


戚七奇讀金庸


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嘗試分析。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的形象是憨厚,忠誠,而楊康是奸詐,兩面三刀。

確實,楊康認賊作父,這是一件實捶的事情,那麼楊康認賊作父的背後究竟都有哪些原因呢?

1、生養問題

你想一下,楊康的認賊作父的父親是誰?是完顏洪烈啊,他叫完顏洪烈叫了十幾年爸爸,而且是真心地叫。你想想,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包惜弱跟自己的親生爸爸楊鐵心的故事,在他心裡也許父母只是因為夫妻感情不和而分居。完顏洪烈對於楊康是沒得說,為了楊康嘔心瀝血,還請人教楊康武功,贈送給楊康一些珍貴的東西,甚至最後還想讓楊康當自己的繼承人。對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還是自己的情敵,完顏洪烈這麼好,恐怕百分之99的男人的都做不到吧。而楊康的生父跟養父想比有點屌絲了。中國古代有句話,生娘不如養娘大,何況這個生父遠遠比不上現在自己的這個父親,是你你選擇誰呢?肯定完顏洪烈啊。再說了,選擇完顏洪烈,你可以少幹100年。選擇楊鐵心,那就只能跟穆念慈下山耕田了。

2.階層問題

楊康雖然卑鄙,但是好歹也是貴族教育。你覺得你自己要是出身在清華大學,你會跟普通學校的人聊得來嗎?恐怕很難。所以當郭靖找到楊康,操著蒙古那特色的口音,一口一個“康弟”,我覺得楊康的內心是這樣的:

所以楊康不喜歡跟郭靖在一起,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他喜歡郭靖,那麼他就不正常了,違反了各個階層的人普遍只能接觸自己的階層的事物這條法則。

3.教育問題

包惜弱這些年估計在唸經,居然沒有去注意阿康的道德修養。看看郭靖的媽媽,把郭靖培養成一個智勇雙全,英氣過人的男人。而阿康的性格就像他練得九陰白骨爪一樣陰險,真不知道這些年來他是怎麼運用陰謀詭計來度過他的童年的。

4.年齡問題

楊康死的時候貌似才18歲,換在今天他剛剛高考完。但是,楊康做了什麼呢?他跟穆念慈有了孩子,挑撥丐幫,想要復興大金國,做他的王爺乃至於金人的最高領袖。他的武功也很高,九陰白骨爪練得666。可是他也有錯誤,他犯了一些原則性問題,眾叛親離,穆念慈也離開了。還得罪了兩個主角,不死也難。不過還是要注意,他當時才十八歲,其實這個年齡的孩子屁都不懂,因此他貪慕榮華富貴還是可以理解的。


玄門書社


我倒不覺得楊康是為了榮華富貴,去認賊作父。

包惜弱懷孕後被元顏洪烈收留。雖然剛開始完顏洪烈是貪圖美色吧,但畢竟是發了善心而收留,還是寵愛的那種。楊康(元顏康)一出生就在金國,所接觸的一切都是金國的東西。雖然那時金國算不上繁榮昌盛但也兵強馬壯,並且已經佔領了一些中原地方。而南宋對於元顏康來說根本就是敵國。

從劇中可以看出元顏洪烈對包惜弱母子非常寵愛,他是把元顏康是當做繼承人來培養的。而在元顏康眼中,元顏洪烈無疑是一個合格的慈父人夫。所以元顏康只不過是一個王室長大的紈絝子弟,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

在這平靜而奢華的生活中,卻突然有人對他說,你是宋人,你的慈父不是你的親生父親,是壞人是你的仇人,你必須殺了他。如果你不殺你就是個認賊作父的敗類,漢奸。你說對於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來說,一下能轉過彎來嗎,先不說那些榮華富貴,就算一個普通人來說,讓你背叛對你有養育之恩的養父能輕易做到嗎。就算狠下心背叛了,面對養父那就不成了忘恩負義的不肖之徒了嗎,這兩難選擇,該如何去選?

所以,楊康並非是認賊作父,他只是在這兩難選擇中,選擇了其中的一種!





林哥愛電影


一、生養問題

你想一下,楊康的認賊作父的父親是誰?是完顏洪烈啊,他叫完顏洪烈叫了十幾年爸爸,而且是真心地叫。你想想,他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包惜弱跟自己的親生爸爸楊鐵心的故事,在他心裡也許父母只是因為夫妻感情不和而分居。完顏洪烈對於楊康是沒得說,為了楊康嘔心瀝血,還請人教楊康武功,贈送給楊康一些珍貴的東西,甚至最後還想讓楊康當自己的繼承人。再說了,選擇完顏洪烈,你可以少幹100年。選擇楊鐵心,那就只能跟穆念慈下山耕田了。

二、階層問題

楊康雖然卑鄙,但是好歹也是貴族教育。你覺得你自己要是出身在清華大學,你會跟普通學校的人聊得來嗎?恐怕很難。所以楊康不喜歡跟郭靖在一起,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他喜歡郭靖,那麼他就不正常了,違反了各個階層的人普遍只能接觸自己的階層的事物這條法則。

三、教育問題

包惜弱這些年估計在唸經,居然沒有去注意阿康的道德修養。看看郭靖的媽媽,把郭靖培養成一個智勇雙全,英氣過人的男人。而阿康的性格就像他練得九陰白骨爪一樣陰險





洪氏剪輯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和楊康一對異姓兄弟,兩人的親生父親都被完顏洪烈所害。然而郭靖卻成長為為國為民一代大俠,楊康卻走向了相反的道路,不惜認賊作父,站到自己民族的對立面。難道他這是為了榮華富貴嗎?這就要從楊康的身世說起了。

一、楊康自小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離不開榮華富貴

段天德帶人血洗牛家村後,包惜弱懷著身孕與丈夫楊鐵心失散,幸虧被完顏洪烈搭救(當時還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完顏洪烈搞的鬼)。當時以為楊鐵心已死,再加上完顏洪烈的軟磨硬泡,包惜弱終於妥協嫁給他成了金國的趙王妃。

完顏洪烈娶到包惜弱後,驅散了府裡的姬妾,包惜弱成為他唯一的女人,而楊康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他唯一的兒子,金國小王爺完顏康。

包惜弱心軟善良,同時又對楊鐵心念念不忘,整日待在府裡的茅草屋裡懷念以前的日子,而荒廢了對兒子的教育。丘處機雖然找到他們母子,並收楊康為徒,卻並沒有告訴他的真實身份,只是教他武功,所以楊康差不多是被完顏洪烈教育著長大的。

他從一出生就是金國小王爺,也一直堅定的認為自己的父親是出身高貴的完顏洪烈。因此,早已習慣了這種榮華富貴的生活,看不起也不願意過東奔西走、流落江湖的生活。當他知道楊鐵心的確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時,心裡的想法是這樣的:

完顏康聽了母親之言,本來已有 八成相信,這時聽師父一喝,又多信了一成,不由得向楊鐵心看去,只見他衣衫破舊,滿臉風塵,再回頭看父親時,卻是錦衣壓飾,丰度俊雅,兩人直有天淵之別。 完顏康心想:“難道我要舍卻榮華富貴,跟這窮漢子浪跡江湖,不,萬萬不能!”

後來大家在太湖的陸家莊碰到了段天德,從他嘴裡知道當年事情的真相,原來完顏洪烈才是害得他們家破人亡的真正凶手。郭靖決定北上去殺完顏洪烈報仇,和他一起同行,他的心裡又是這樣的:

楊康心中感慨無已,一月前命駕南來時左擁右衛,上國欽差,何等威風,這時悄然北往,榮華富貴,頓成一場春夢;郭靖不再要他同去中都行刺,固是免得他為難,但是否要設法去通知完顏洪烈防備躲避,卻又大費躊躇。

可見,

喜歡榮華富貴的生活已經滲透到他骨子裡了,即便完顏洪烈是害死他親生父母的兇手,他也要去認。

二、楊康與完顏洪烈有著多年的父子感情

完顏洪烈除了楊康外,就再也沒有別的孩子了。楊康雖然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比親生兒子還要親。楊康是完顏洪烈撫養長大的,多年的父子感情不是一下子就能抹殺掉的。在他們得知真相後,郭靖想約他去殺完顏洪烈時,“

楊康想起完顏洪烈養育之恩,一時躊躇不答”。可見他認賊作父,也是為了多年的父子情。

三、楊康從小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是金國人

楊康一出生就在金國的趙王府,身邊接觸的大多也是金國達官貴人,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告訴他是金國的小王爺,與南宋漢人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已經認同了自己是金國人這個身份,然而有一天,有人突然告訴他自己是自己以前瞧不上的漢人,他的心裡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即便他已經知道自己是漢人,還要掩耳盜鈴地裝作是金人。

因此,楊康認賊作父主要是為了榮華富貴,但不僅僅只是為了榮華富貴,還有親情、身份認同感等各種複雜的原因。


蝴蝶滄海


楊康對完顏洪烈的感情應該是還是有很深的父子情,如同完顏洪烈對他一樣。主要還是完顏洪烈這邊優勢更大,除了18年感情,更有榮華富貴,而他與楊鐵心之間除了血緣關係,基本沒有什麼優勢。楊康畢竟還是人,也是有感情的,最後選擇完顏洪烈無可厚非,但認賊做父畢竟不是高尚的行為。

其實除了榮華富貴意外,他從心裡應該感激完顏的,畢竟人家把他養大,給了他榮華富貴的生活,對他母親也特別好。

雖然楊康不是完顏洪烈親生兒子,但畢竟是把楊康從出生養大到十八歲的人,再怎麼說,兩個人之間還都是有父子親情的,而且彼此還都離不開對方,楊康本身也愛慕虛榮,從小沒吃過苦,沒過過窮日子,怎麼也無法接受到大宋這個半壁江山的國家做個普通賤民,而完顏洪烈除了楊康也再沒其他的繼承人了,況且他愛楊康之母入骨,楊康也算是他感情的一種延伸更是寄託。所以從未懷疑過他們之間的父子親情。

而且在楊康中毒,生命之危之際,明知道歐陽鋒是個頂級厲害的角色,並且也不可能給楊康解藥,但作為父親的完顏洪烈還是為了楊康去向歐陽鋒求情,懇求他救楊康,在一次哀求無果的情況下,還再次下跪求請,一個大金國的王爺,很有可能是未來王位的繼承人,為了自己的兒子,依然願意受這份屈辱,其實他也是在冒著危險去求請,誰能保證歐陽鋒不讓他也嚐嚐中毒的滋味呢。

對於完顏洪烈的哀求,歐陽鋒自然不理會,還重重一腳把完顏洪烈狠狠踢出老遠,那時候他怎麼還顧自己的安危呢,雖說楊康不是親生骨肉,但如果沒了楊康,他清楚他自己也會消沉,也不會再對人生報有任何希望,明知道不可能得到歐陽鋒的解藥,但作為父親的他還是要去試一試,不想放過任何救兒子的機會,所以這個情節是最讓人觸動的。

所以說最後楊康自己應該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幹什麼,他很矛盾。以楊鐵心和郭靖為首的一邊一直在告訴他完顏洪烈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另一邊完顏洪烈以對他的好告訴他金國小王爺的身份對他才是最好的,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認不清自己的身份了。83版的完顏洪烈是一心對楊康好的,無怨無悔。08版的完顏對楊康開始還企圖要報復才對他好,其實也是不由自己的就對他付出真心了。





風格小電影


楊康。

南宋孱弱的時代,安全是最主要的。除了安全之外,還能享受榮華富貴,享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的生活,估計是個人都願意去實現,但是楊康或許不一樣。

牛家村在劇中出現好多次

1,第一次楊鐵心與郭嘯天和家人都生活在牛家村,被完顏洪烈陷害後,包惜弱被完顏洪烈包養,不過是一種當做最愛的包養,此時的楊康還在肚子裡沒有出生。這也就是說從出生後就生活在王府,享受到王子的待遇,可以說是從小就以為他爹就是完顏洪烈,這種無認知的狀態順勢發展,沒有什麼不好。

2,為什麼包惜弱不肯告訴孩子身份,包惜弱是委曲求全嗎?也不像是,可能有擔心如果楊康認識到自己身份後,在完顏府完全沒有反抗的可能,還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包惜弱也一直把秘密藏在心裡。

3,在以後的日子裡,丘處機,郭靖等一干人告訴楊康真實身份的時候,楊康初時或許是不敢相信,畢竟十幾年的認知被突然而來的真實情況所包圍,反抗情緒也會讓自己難以一時接受,所以不想直接脫離王府。在此時,或許就已經不是單純的為了融化富貴了,而是一種與社會對抗的情緒。

4,另外一個非常明顯的原因就是因為郭靖。在楊康與郭靖多次得爭鬥之中,幾乎每次都被完敗。江湖中大多數得英雄都站在郭靖這邊,只有穆念慈愛著自己始終以一種平等關係對待著他和郭靖。他有些不肯認輸,憑什麼自己一個享有得天獨厚環境下的王子,還不如江湖上的一個素人,所以他想要贏,此時身在王府就少有為了榮華富貴的想法了。

5,要看到劇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完顏洪烈知道楊康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給予楊康的一切並不比孩子少,他給予了楊康一種父愛,他從來沒有對楊康做過太多約束和要求,哪怕是與江湖人士鬼混。這種寬大的父愛也讓楊康深深眷戀。如果完顏洪烈不是王爺,楊康也會這麼陪著他在一起,那是因為親情。

6,楊康最終和他親爹一樣,最終死在牛家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其言也善,只想和穆念慈過安穩的日子,爭強好勝的觀念早就淡泊,此時的他心中只剩愛,對穆念慈的虧欠和愛,什麼王權富貴都可以放棄,榮華富貴在此時都是垃圾。此時想想,如果江湖中的人士對待楊康能比對待郭靖更好,偏愛楊康一點,那也不至於讓楊康始終把郭靖做敵人對待,他所能儀仗的還有王府和當王爺的爹。

所以楊康絕對不是為了融化富貴,他一樣是個內心缺少外界關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