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高通完成5G測試,中國移動聯合華為、中興完成5G傳輸技術測試,5G真的要來了嗎?

空悟無心


一切只是以個開始,也是一個創新時代的開始。需要配套啊,你生產什麼的?你想好了,你的產品如何和5G進行連接。如煤氣如何進行連接?電力表如何連接?水錶如何連接?這些基礎的生活元素先連接上,先讓我們感受到實惠。比如東北的供暖,每年這個時候投訴量最大的事件就是供暖溫度的事情。如果和5G互聯了,什麼話也不用說,溫度是多少,自然就可以看到,問題出在哪裡一目瞭然。

比如下水道可以物聯了,下水出現什麼環境問題,是不是馬上可以看到。

汽車的物聯,公交司機要下崗了,管控是不是真的很有效啊。需要配套的管理措施才行。

稅務局簡便了。

環境監測也簡便了。、

交通管理更簡便了。行人違章查詢也就方便了。刷臉了,隨地丟棄垃圾,或橫穿馬路,也可以給行人積分了。這個也是物聯的範疇。

銀行櫃面服務不需要人了。

商場也會簡化出更多的人。

飯店營銷是不是也會更簡單。

取代了人工的繁瑣,那麼我們的效率是不是大幅度提高了。這個都需要時間。、

電信進步了,物聯需要升級或技術更新。

門鎖是聲控的。

門禁是刷臉的。

路燈是刷臉的。

停車位也是刷臉的。

一切皆可以刷。

不用買票了,上車刷臉就解決了一切問題。

公交車上不用擔心有人搞事情,因為刷臉了,一切都無處可逃。、

小偷徹底失業。

好打架的,也沒有地方可以施展拳腳了,沒有機會。

破案更簡單,一切都是大數據化,瞭解個情況,機器人就一通忙活全部解決掉。

只能選擇做個好人,做壞人,馬上就露餡。


東北向前


毫無疑問,5g時代已經到來了,聯通移動都已經開始建設5g基站,而5g標準已經確認採用高通的標準,預計到2020年5g就要可以使用了,到時候網速嗖嗖的,當然如果不注意,可能一天網費就要幾千塊。


在今年8月,聯通發佈了“5GNEXT”計劃,北京的首批5G站點也宣告正式開通。所以可以說,5G時代已經在開始佈局了。聯通預計在明年就可以開始5g的試點,然後到2020年5g就可以正式商用了。

電信也公佈了5G自己的計劃,2018年9月開啟5G原型機技術,2019年3月發佈5G測試用機;2019年Q3發佈試商用機,所以5g機器明年就可以看到了。

中國移動表示,要用1億元支持5G聯創,建1000個5G基站,移動還發布中國第一條5G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道路,非常的前瞻。


5G技術實際上已經發展了五六年,我們中國也是走在了世界發展的前列,在5g標準投票上,華為和高通就是兩大標準之一,只不過在投票上華為因為某些原因落後了,原因你懂得。

華為和沃達豐完成了5g通話的測試,還展示了5g終端和芯片。國家工信部表示,預計2019年底就會發放牌照。

那5g時代到底能做什麼呢?

首先是網絡速度特別的快,已經不是現在4g所謂百兆/s的地步,而且10g/s的地步。所以網速超越一般的快。

而且5g時代,物聯網非常發達,所有設備都可以快速的聯網,比如汽車,比如醫療,比如無人駕駛等等。

你認為5g時代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毛琳Michael


真的要來了嗎?部分地區已經有了,應該說更大規模的應用要來了吧…


阿甘1976


先是美國的高通宣佈完成5G測試,緊接著中國移動聯合華為、中興、烽火也完成首次5G傳輸技術測試,5G真的要來了?

高通是3G/4G標準最重要的制定者之一,其技術在3G/4G當中應用廣泛且必不可少,因此幾乎全球的智能手機,都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用,否則就沒辦法正常通信。同時,高通還利用自己在技術上的優勢,將業務延伸到芯片領域,並搭配專利一起銷售(不買芯片就不給專利授權),即便如蘋果這樣的大佬,在面對高通這樣的銷售策略時也非常頭疼。

4G時代之後,自然就是5G了,高通意圖繼續維持自己在這方面技術的領先性。近日,高通就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實驗室演示了全球首個5G數據連接,在測試中,高通的驍龍(Snapdragon)X50 NR調制解調器芯片組實現了最高達每秒1G或1000兆的速度,比現在我們使用的4G要快好幾倍。

鑑於5G標準的制定如此重要(牽涉通信安全、產業發展等重大利益問題),這次中國企業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幾乎就在高通剛剛宣佈上述實驗結果之後,由中國移動研究院提出,華為、中興和烽火三大通信主流設備廠商聯合研發的5G傳輸系統SPN(切片分組網,Slicing Packet Network)一階段試驗測試在中國移動研究院實驗室圓滿完成。這也標誌著5G傳輸開始由技術研究轉向技術實現,表明了中國企業在5G傳輸領域的技術引領地位。

而在之前的實驗中,華為成為首個打通了空口和網絡、完成端到端的切片技術驗證的廠商,成功的在同一個電信基礎設施上提供相互隔離的切片,實現超大連聯接、超大帶寬和高可靠性低時延聯接,測試結果也遠超ITU對5G定義的要求。

根據高通的說法,5G智能手機和網絡將於2019年上半年開始實現商用,距離現在不到2年時間。另據分析人士預測,全球移動運營商和手機制造商接納5G的速度要快於4G。研究機構CCS Insigh預計,到2021年,5G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3億部,約佔全球總銷量的15%。


每日經濟新聞


我們的編輯 @落木 寫了一篇與高通 5G 佈局相關的文章,希望能幫到你。

10 月 17 日,高通在香港 4G/5G 峰會上率先宣佈基於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芯片組在 28GHz 毫米波頻段實現了全球首個 5G 數據連接。
此外,高通還帶來了首款 5G 智能手機參考設計,機身厚度為 9mm,搭載窄邊框屏幕。據悉,這一參考設計可以在手機功耗和尺寸的要求下,對 5G 技術進行測試和優化。
高通表示,驍龍 X50 5G 新空口調制解調器系列預計將會支持 2019 上半年商用推出的 5G 智能手機和網絡。一個是即將給人們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 5G,一個是人們每日不離手的智能手機,這兩項科技的結合和進展給了科技發燒友們一個新的期待。而發佈全球首個 5G 數據連接,又發佈全球首個 5G 智能手機樣式,還推出了全球首款 5G 調制解調器的高通儼然成為全球 5G 通訊技術研發的先行者。那麼,高通又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除了提前準備 5G 通訊模塊,高通還做了更多與 5G 技術商用化相關的研究

公開資料顯示,高通從十多年前,當大家還在談論 5G 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5G 網絡的前瞻性研究,並在 5G 基礎技術、推動全球標準制定、試驗和測試、以及產品化等多個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進入 2016 年,高通更進一步,助力 5G 技術落地化,而其標誌性事件正是在去年的 4G/5G 峰會上,X50 5G 新空口調制解調器的面世。

2016 年 10 月 18 日,高通正式宣佈推出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這也是全球首款發佈的商用 5G 調制解調器。借力這款產品,移動設備廠商們可以打造下一代蜂窩終端,並幫助運營商開展早期 5G 試驗和部署。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最初支持在 28GHz 頻段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運行。通過支持 800MHz 帶寬,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旨在支持最高達每秒 5 千兆比特的峰值下載速度。這種遠超過現在網速的網絡也料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顛覆性的體驗。
未來的 5G 時代,人們的生活會大有不同。統一連接平臺的 5G 網絡可以滿足增強型移動寬帶、關鍵業務性服務、海量物聯網等廣泛的使用場景和部署場景。也就是說,除了更快速的網速帶來更具沉浸式的 VR、AR 體驗等,5G 還將帶來超低延時、高可靠的關鍵業務性服務,比如大家經常在大片裡可以看到的車聯網,等真的到了 5G 時代,像《變形金剛》那種自動駕駛的場景,就不再只是大片裡才有的情節了;5G 還將給物聯網的落實提供保障,到時候你的身邊的”花花草草”都將成為聯網的智能設備,城市也將變成智慧城市,路燈、水錶都能通訊,而不會語言不通。而這些的實現就需要他們會一門語言,正經點說,是有統一的設計。
而在 2017 年 2 月 26 日,高通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系列得到擴展,支持在 6GHz 以下和多頻段毫米波頻譜運行,能為所有主要頻譜類型和頻段提供一個統一的 5G 設計,同時應對廣泛的使用場景和部署場景。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系列面向增強型移動寬帶設計,以提供更寬帶寬和超高速度。同時支持非獨立(Non-Standalone,NSA)和獨立(Standalone,SA)運行。而集成來自驍龍 X50 系列的 5G 新空口調制解調器的商用產品預計將從 2019 年起上市。

其實除了提早準備 5G 通訊模塊,好讓移動設備商和電信運營商進行測試和應用外,高通還在努力推動 5G 技術商用化。

5G 將實現跨頻段和跨頻譜類型的統一性,在頻段上會利用到從 1GHz 以下頻段到毫米波。為了讓 5G 成為面向未來的統一連接平臺,高通已推出了針對 6GHz 以下頻段、毫米波頻段及頻譜共享技術的“全覆蓋”5G NR 原型系統,以支持測試、展示及驗證高通 5G 設計,同時推動和追蹤 3GPP 5G 新空口標準化進程,加速 5G 新空口大規模試驗和商用部署。高通已推出多款 5G 原型系統,例如 5G NR 毫米波原型、 6GHz 以下 5G NR 原型、5G NR 頻譜共享原型等。這些原型系統,可用於測試、演示和驗證 5G 設計。加速推動 5G 標準化以及商用化。 高通已完成首個基於 3GPP 的 5G 新空口連接,該 5G 連接採用高通自家的 6GHz 以下 5G 新空口原型系統完成,可高效實現每秒數千兆比特數據速率,並較當今 4G LTE 網絡顯著降低時延。


“毫米波移動化”則是高通貢獻給行業的另一項關鍵 5G 技術。眾所周知,毫米波很難實現非常好的網絡覆蓋。通過持續努力,高通研發出了全新的波束成形(Beamforming)技術,並通過其來解決這一問題。波束成形技術可以更加準確地找到用戶,例如現在房間裡有 5 位用戶,波束成形技術就可以找準這 5 位用戶。同時,如果基站在右上角,你往左側身接電話時候就會擋住天線,因此如果想要傳輸信號,就意味著必須要定位基站位置並且通過波束反射後傳輸這個信號。所以“毫米波移動化”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高通的測試中,他們將一個毫米波原型設備放置於行駛的汽車中,在移動的汽車中進行試驗。從試驗的結果來看,現實環境中的“移動化毫米波”展現了非視距(NLOS)運行中強大和穩健的移動性。當然,高通仍在持續研究“毫米波移動化”這項新技術,以期在 2019 年 5G 預商用時提供更加可靠的技術支撐。

5G 範圍內的毫米波,一個載波可以做到 200MHz、500MHz 甚至到 1GHz 的帶寬,這對速率提升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而配合“毫米波移動化”這項新技術,高通能提供更大的移動傳輸帶寬和更好的移動網絡覆蓋。為了實現毫米波的移動化,高通帶來了智能的波束搜索和波束追蹤算法,LTE 和 6GHz 以下 5G 的整合,協調的時序干擾管理以及動態 gNodeB 的選擇等技術。高通還在今年 9 月推出了 5G 新空口毫米波原型系統,其在 24GHz 以上毫米波(mmWave)頻段運行,展示了 5G 新空口毫米波技術在真實移動環境中以每秒數千兆比特的數據速率實現穩健的移動寬帶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該原型系統還成功展示了高通在智能手機大小的終端中實現優化的毫米波射頻前端設計,用於測試和試驗毫米波在真實環境中面臨的諸多挑戰,例如終端設計和手握帶來的信號阻塞等。憑藉這些前期成果,以及下一步的研發跟進,高通希望用戶未來能在手機上使用到毫米波技術,並且爭取在 2019 或 2020 年對其進行商用部署。通過千兆級 LTE、LTE IoT、C-V2X、無人機通信、免許可/共享頻譜等技術,高通的 LTE 演進技術標準正在拓展移動生態系統,並引領其向 5G 時代進行演進。

綜上所述,高通不僅帶來了個別 5G 關鍵技術,更意圖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在全球 5G 全生態鏈條中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
上游技術廠商給力,人類即將迎來 5G 大時代!
2019 年預商用 5G 網絡,這是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在內的全球多國給出的 5G 商用最新時間表。而在這一時間之後,人類就將迎來 5G 大規模商用的新時代。
5G 能否在 2019 年預商用,上游技術廠商則扮演著鋪路者的重要角色。而目前來看,以高通為代表的 5G 通訊技術商正在按照 2019 年預商用的時間表穩步推進前期各項工作。高通在近期實現的全球首個 5G 數據連接,以及推出的首個 5G 智能手機參考設計,更是給產業上下游吃了顆“定心丸”。
而為了確保 2019 年 5G 開始預商用時,能將包括毫米波等在內的 5G 新空口技術部署於移動應用中,高通在基礎研究與發明、3GPP 標準制定、設計 6GHz 以下和毫米波 5G 新空口原型系統、與全球主要運營商和基礎設施廠商開展互操作性與 OTA 試驗,以及開發面向移動終端的集成電路產品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應用和推廣。
高通也在國內積極參與 5G 網絡建設,例如與中國移動、中興開展 5G NR 試驗,成為中國移動 5G 創新中心首批成員,參與創建雄安 5G 創新示範網等。全球市場,高通與 AT&T、沃達豐、NTTDOCOMO 等大型運營商,愛立信、諾基亞等基礎設備廠商共同開展 5G NR 試驗;利用驍龍千兆級 LTE 調制解調器,高通還聯合多家運營商和基礎設備廠商在世界各地展示/測試民用級千兆 LTE 網絡。
凡此種種,不難發現高通已經成為全球 5G 網絡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以及 5G 技術研發世界的一股重要推動力量。而在高通宣告全球首個 5G 數據連接成功後,移動設備端上的 5G 通訊模塊設計和數據傳輸技術體系也宣告逐漸走向成熟。
接下來,伴隨更多的 5G 數據連接測試,以及更多合作伙伴(例如移動設備廠商、電信運營商)的參與其中,高通也將逐步完善 5G 通訊模塊設計以及搭建更加成熟的技術體系。在 5G 設計成型、技術穩定後,高通就將拿出集成 5G 通訊模塊的消費級處理器。
或許更為重要的是,5G 時代的來臨也意味著物聯網和車聯網的到來,或許你還在認為 4G 網絡已經能夠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對於全新的商業模式,5G 方為未來。也代表著人們將從互聯網時代進入全面人工智能時代,萬物互聯智能,一切與雲服務相連,這就是 5G 大顯身手的時刻。
對於移動設備廠商而言,高通同步推出的首個 5G 智能手機參考設計,也吹響了設備廠商開始進行 5G 手機設計樣式開發的號角。由於智能手機在走向輕薄化、擴展化和多功能化的新道路,而 5G 網絡也將帶來更快的網絡速度和更大的流量傳輸,所以 5G 手機的設計工作也將有別於先前的手機設計。而為了更好地實現 5G 技術及其功能,更多的技術廠商將與 OEM 廠商一起參與手機的設計工作。

其實,不管是 4G 還是 5G 網絡,都走的是“通訊技術商們先行,移動設備商們配合,以及電信運營商們普及”的民用化路徑。所以,在高通等上游技術廠商準備好 5G 通訊技術,移動設備廠商們應用上去,運營商們開啟 5G 網絡商用服務後,人類就將正式進入 5G 大時代。

2019,5G 預商用;2020,5G 進入千家萬戶:人類 5G 大時代即將到來!


數字尾巴


5g只是替代4g的下一代技術,終究會來的,但是過程嘛,也是沒有那麼快的,實驗成功,試點,運營商基建,全國推廣,期間還有ipv6的普及,三年吧。急不得。


這個坑很大


加拿大扣押華為CFO孟晚舟!西方白種人再次刷新中國🇨🇳人的認知!西方就是強盜邏輯![打臉][打臉][打臉]


珍傳國品


認真點,推3G時2G網速還沒解決,推4G時3G網速還是蝸牛,5G?呵呵,別再以中國人多為藉口了!我們要的是自己真實輪到的網速到底多少!


bbkcool


我不正面回答你的問題,我說一件事,2019年成都移動完成重要位置(人流量大)5G傳輸配套和無線站鋪設,2020商用不是問題。無線和傳輸是華為!


野話


1G還沒有玩熟就搞什麼2G,2G還沒有玩熱就搞什麼3G,3G還沒有玩夠就搞什麼4G,4G還沒有玩明白就搞什麼5G,有那個必要嗎?!換一個手機就是上千元甚至幾千元,這不明擺著是通訊手機行業給大家挖的坑嗎?!騙走了我們多少錢啊!特別是我們老同志,又不玩遊戲,要那麼高的網速有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