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惊险!一块血痂差点要了患者的命!

作为一名工龄10年之多的神经外科的护士,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不计其数,我们也曾做过很多次气道堵塞的应急预案,但当它真正发生时,仍让我们措手不及,诚惶诚恐,思绪万千。虽然结局有惊无险,但我们仍然做了深刻的反思,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能融入更多的思考,真正体现我们的专业价值。

惊险!一块血痂差点要了患者的命!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1岁,因体检发现寰枕畸形入院;入院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于2017年1月8日 8:00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后颅窝减压+寰枕骨内固定复位术”。

术毕带气管插管回房,回房后在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呕吐,呕吐出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导致窒息,随即出现心跳停止,经抢救后患者意识、心跳、呼吸均恢复,由于误吸,随即给予患者气管切开、留置胃管、胃肠减压。

2017年1月10日9:20,患者突然出现呼吸费力,立即给予吸痰,气管套管完全堵塞,吸痰无效,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立即通知医生,推抢救车至床旁,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不易挤压,通气受阻,主任到达现场后立即剪掉气管套管固定带,拔出气管套管,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患者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回升。5min后,耳鼻喉科再次置入套管。

2017年1月10日21:00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并检查示:管腔内可见坏死物及痰液附着,总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膜下淤血改变。

2017年1月16日患者痰液减少,试堵气管套管,患者可耐受,无不适,于1月19日拔除,患者呼吸平稳,生命体征正常。

2017年1月23日,患者治愈出院。

惊险!一块血痂差点要了患者的命!

反 思

一、对患者气管套管拔除前的评估不足:

1未详细了解患者术中情况。

2 拔管前未认真评估病人,只按照常规评估到患者呼吸肌恢复情况,但对病人的不寻常反应未作出正确的判断,没有考虑到个体化。

教训总结:

1 术后交接时向手术室交接人员或者大夫认真询问患者的术中情况。

2 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一位患者的个体差异,除了对患者意识、呼吸肌功能恢复情况等的评估外,应根据患者的表现和术中的情况对胃肠道进行评估,认真鉴别呛管与呕吐的反应。若患者存在呕吐的风险时,在拔管之前,应该慎重,必要时留置胃管,胃肠减压后再拔管,以降低窒息的风险。

二、对患者的体位缺乏个性化考虑:

由于我科引流管的特殊性,在患者头部引流管留置期间,采取去枕平卧位,目的是对引流管的高度有更好的把控,但这种体位加大了返流误吸的风险。

教训总结:

有上消化道出血误吸史的患者,应及早与医生沟通,做出个性化的方案:早期戴颈托,抬高床头,引流管据头部高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最大程度减小误吸的风险,而不能墨守常规!

三、对存在消化道大出血致误吸这一重要病史缺乏思考:

患者有消化道大出血导致误吸史,很可能在大气道中仍存在大的血痰痂,这样,吸痰、咳嗽,甚至翻身叩背均可引起痰痂活动造成堵管!

教训总结:

经过咨询相关专家,查阅了文献最后得出:患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大量误吸史,在主气道内可能会存在大块的血性痰,任何刺激导致患者咳嗽时,都有可能造成大块的血性痰阻塞气管套管,引起患者窒息!此时,应该避免扣背、吸痰等一切诱发患者咳嗽的措施,应先给予支气管镜吸痰,将大气道中的痰液、痰痂吸净后,再给予扣背,将小气道的痰液(小气道中不会存在大痰痂)转移到大气道后,再给予充分的湿化,扣背,吸痰,这样会更安全。

惊险!一块血痂差点要了患者的命!

四、应急预案演练形式化,未发现预案中的不妥之处!

在预案中说道遇脱管或是堵管拔除后要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却未发现备用在治疗室的止血钳在抢救时显得格外遥远,取用耗时长!

教训总结:

1.所有演练必须认真投入,才能从中发现问题,使应急预案真正成为意外发生时的一盏指路灯!

2.经历此件事情后,我科已经修改预案,在所有气管切开的患者床旁均备止血钳,以防脱管、堵管意外时使用。

最后,笔者还想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当堵管发生时,做为护士,我们深知此时拔管是唯一挽救患者生命的措施,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如果拔管后仍不能挽救患者,我们将会背负什么样的后果,此时,亲们会如何选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