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究竟是火葬環保還是土葬環保?

我是玩家之一


首先要說明一點,把公墓建設的大小與是否火葬土葬看成因果關係,這個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我火葬可以建大墓,土葬同樣也可以建大墓,不管是火葬還是土葬都影響不了公墓的建設大小,因為它是一種傳統的喪葬觀念。

從火化和全屍土葬來看,還是火葬更為環保。因為很多去世的人自然死亡的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因病去世,而且其中不乏傳染類疾病去世,土葬的話雖然屍體會慢慢腐爛消失,但一些病菌還是可以通過土壤傳染的,比如我們熟知的鼠疫、麻風病、霍亂、炭疽、艾滋病、狂犬病等傳染病,很多死亡者家屬根本就不會進行消毒處理,就是簡單的棺材下葬,很難說會不會傳染。

如果火葬的話,高溫下可以殺死一切病菌,這對活著的人來講是比較安全的。火葬也不會產生太大的煙霧,而且火葬的骨灰也沒有任何的汙染,在地裡甚至還可以當肥料呢。

所以說,還是應該積極的提倡火葬方式,但不能強制推廣,要顧及老百姓的傳統思想,因為在老百姓眼中,紅白喜事是人生不可馬虎的大事情,不管從傳統文化和習俗觀念來講,一時半會肯定難以轉過彎來,需要我們長期持續苦口婆心的做思想工作。

習俗的形成,就是一種思想的轉變之風,等到思想慢慢轉變過來之後,老百姓自然而然就順其自然,自覺遵守了。


元芳有看法


土葬火葬比較:

1、火葬墓地佔地少。

2、火葬確實能減少奢侈浪費。但是現代社會隨葬品已經很少了。

3、火葬的環保危害性遠大於人們認知。

4、土葬更符合人文傳統。有助增強民族家族凝聚力。

那麼,只要解決土葬佔地問題,土葬的優勢就有了。

竊以為:應當允許宗族、社區的祠堂存在,以及藉助宗教廟宇等存放骨灰或靈位,首先讓哀思有寄託之所。同時,對土葬用地予以規範,比如允許立碑但不許起墳頭,並且墓地之上必須種樹,這樣把墳地變為林地,五十年後原墳地恢復耕種作用……等等。

引導,總是比強制禁止要好得多!


不覺有閒情


當然是土葬比火葬要好,將一個人燒成粉末是要產生多種有毒氣體和塵埃,汙染空氣不說,並且從感情角度來說並不符合人性,公墓圈地也不在少數,並且平白無辜的加大了人民群眾的經濟負擔,現在一座公墓少則幾千多則上萬甚至十幾萬。還有七十年的期限,比房地產業還暴利,真是死人也不放過挨刀,本來中國人講究告老還鄉葉落歸根按照習俗土葬於生養之地的山坡安息靈魂,並且習慣了祖墳風水福廕後代子孫,大部分農村有很多不適合耕作的山坡荒地都可以用於葬墳,基本不佔用耕地,何況是現如今還有多少人專注種地,農村土地雜草叢生荒蕪無數,數十年後一些先人的墳地隨著歲月流逝逐漸荒敗又重新迴歸自然,合情土葬民眾自行管理順其自然順應民心無需付費不但能夠減輕負擔而且順應民意綠色環保,萬物生於大地養於大地而後歸於大地。這是與天地合其德與四時合其序的行為方式。我想來一次民意投票的話。多數人會支持土葬的。城市裡的火葬是多少人不得義的選擇!


風光亥卯未


在廣大農村,土葬是火葬的延伸。逝者火化後將骨灰放入骨灰盒,再移入棺木進行土葬安息。這也算是理想化的環保處置方式。但事實並非如此,火葬的終極目標是節約耕地,有效遏制逝者與活人爭地的陋習。可火化後地方政府允許家屬將逝者重新土葬且留墳頭,這樣既嚴重違背了火葬的初衷,又造成了環境汙染。所以,既不環保,又佔用了可耕地。今天看來,無論火葬還是其他殯葬模式,都要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城市殯葬工作,除少數民族特有的殯葬習俗外,一律火化後集中至墓區下葬。農村殯葬工作,一律實行土葬。但所留墳塋,不得影響正常農業生產為宜。如此,方有利於殯葬服務工作的有序展開,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應用,有利於環保治理的有效實施。


柏國漁溪


改革喪葬不應主觀武斷,要因勢利導。傳統的東西不能一刀亂切,有益的應保留並更新發展傳承。有害的則遵循法規堅決掃除。環保是重要的大事,節約土地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麼不能商討一個既環保又節約土地更符合民意的好方法來解決問題呢?比如,各地選擇一些非農田的荒山山地讓死去的人安葬到那裡,規定使用面積,不許立墳刻碑,只可植樹紀念。這樣應該是比較折中的一個辦法吧。


彥華327


我覺的不管是火葬、土葬、綠葬、海葬、塔葬在目前來說都不算環保,也不夠人性化,全國各地風俗不同,葬法也不一樣,原因如下:

一、土葬的優劣(自選墓地+骨灰盒或棺材):

優點:不會對環境產生汙染,棺材和亡者最終化為一堆土,後期荒墳比好處理,墓地的人工成本能接受,同時也能滿足亡者家屬心願和葬法。

缺點:墳墓的面積過大,佔用土地較多,長期會是滿地的墳墓。

二、火葬的優劣(公墓+骨灰盒):

優點:省時、方便,目前來看不會佔用太多空間,規劃統一;

缺點:會產生某些環境汙染,公墓的期限和價格成為老百姓的負擔,大面積的公墓佔用太多資源,基本不能滿足亡者家屬心中的理想葬法。

三、個人覺的比較適用的葬法(土葬+火葬+綠葬+海葬的綜合):

1、“骨灰盒+自選墓地+小墓碑和樹”或“綠葬+自選墓地”

2、沒有親人的死者選擇海葬。

土葬最讓老百姓不捨得放棄的是“自選墓地”,火化主要是為了後期節省資源,如果把綠葬再精減+自選墓地,不像塔葬的封閉,海葬的無影無蹤、土葬和火葬的佔地面積大,即可有利節約土地資源,減輕老百姓負擔,又可以還原大自然,何樂而不為呢?


文山之美


土葬千萬年以來,歷朝皇帝推行的葬制,比一朝一帝的說服力如何,這是億萬人辨論的問題,是不矛盾的不爭的實事,火葬有三大不好的問題,一是違背環境保護的理念,二是火葬後又土葬的問題,三是不合乎億萬人民的心願。再者火葬造成部分地區的社會亂象,會引起局部地區的混亂,從而引發社會秩序的動盪。


青春年華187925332


土葬和佔地根本就是兩個概念。環保已被某些人強暴地不成樣子。難怪讓人討厭。


手機用戶7673650784


說真心話,不奢侈的土葬比火葬環保!最好土葬也要統一規劃,不要隨處弄進行土葬!墳過幾代自然平,多少房舍墳地起!火葬費油,汙染空氣,耗資巨大,不會自然降解,沒有考古延伸價值,沒有傳統文化傳承,弊大於利!我覺得殯葬改革的目的不是解決土葬還是火葬的問題,而且引導人們規劃殯葬,節儉辦喪,注意節約用地,做好綠色殯葬!


春江花月10


在農村 土葬 木棺 一般三代之後 最多四代 墳頭就差不多平了 自然風化 除非是有勢力 有功明的才建大墳 平墳運動應該針對的是這些人

火葬 看似環保 南方我不知道 其實在北方 基本上都是火化後將骨灰裝水泥或石制小棺材再土葬 就火葬的初衷來講 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