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三年学习九年经历告诉你真相:为什么人们总会觉得保险是传销

跟友人聊天,谈到保险这个话题,友人问我对保险的看法,因为知道先前他在投保理赔方面,受到了些算是不太“顺利”的遭遇,当然也知道,作为十多年的好友,他问我的目的。

这文章里的东西,购买过商业保险或者保险从业人士,点击文章左上角,跳出就好,因为,你们都知道的太多,看了这些,只会觉得浅显乏而无味;而对于没现在还未曾购买过保险,又或者听了许多关于保险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险的理解,心里觉得是“骗子!传销!”这些人,你不妨可以看一下,顺便我们可以假装很懂的样子,唠唠嗑。

先大概介绍下,作者是经济学保险实务专业毕业,从09年学习到后来毕业再工作,跟保险的密切接触算是有九年多时间。然而尽管与保险几年时间相依相伴,尽管是认真刻苦努力学了几年,然而彼此关系,也并没有相爱深入到骨髓当中去,谈不上有多么浓烈的感情。

那么有人问:既然没感情,干嘛不分手?

应该是,分不了。

最美好的大学那几年时间,全都给它了。换做是任何一个人来说,用了几年时间去学习的东西,说扔就扔,多少有点舍不得。想想那些学费,咬牙也得学下去。

后来毕业后,班里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对口进入保险行业。那时候其实多数人对于保险的看法跟现在相比,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骗子,坑,忽悠……之类。学习保险跟销售保险,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之前一些只是存在于书面上、口头上、传说中的东西,只有你真正将它落到实处,真正操作起来,你才发现:原来,传言里的东西,有时候还真的是那样。

再然后,我就换了工作,当然,没什么别的原因,年少轻狂,意气用事。因为我发现一个真相:不知当年是谁,擅自篡改了我的大学专业。

从此离玉树临风文艺小生的形象,越走越远,竟然在保险销售的路上,走了那么远,想想那么多年被人骂,有时候觉得,做销售其实真的不能太要脸。

再往后,不管做着什么工作,跟保险还是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说以上这些废话,其实没多大用,只是鲜少主动去提自己的学习出身,既然有人问起,这里就言简意赅,聊聊:为什么人们会总觉得保险是传销。

三年学习九年经历告诉你真相:为什么人们总会觉得保险是传销

保险的起源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的一些航海商人在途中遇海难时,为了防止货与人全损的状况出现,就想到先舍弃部分物资,然后再由全员来均摊损失,也就是所谓的“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风险分摊原则。

这应该算是海上保险的萌芽阶段。

(当然,这些知识点通过网上都能搜索出来,或者去翻翻课本)

下面说说保险里的那些“坑”。

三年学习九年经历告诉你真相:为什么人们总会觉得保险是传销

保险里的坑

一小坑:存的钱,却成了保险

其实,作为销售,无论你通过什么手段,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环境,更不用说九年前的环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将你的产品销售给客户。

这里讲的是,“不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

倘若你一直从来都是自诩,拿着良心办事,这些话,你当做没说。

刚毕业那些年,经常会有同学陷入一种自我矛盾当中:

“不让客户买,自己的任务达不到;让客户买,可明知道这么做有点于心不忍”

这里说的“于心不忍”,指的是银保的坑,也就是银行与保险公司联合,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台实现产品销售的目的,这种情况会导致一种状况出现,你去银行存了钱,最后发现竟然被存成了保险、理财产品。

这是人们口头中,关于保险公司的一种“骗”。

业务员这么操作,当然是违规操作,但不会有人明面上跟你去说这是“违规”的,毕竟销售才是目的。

这种事往往也是发生在那些上了年纪,拿着辛苦钱去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老人们身上,因为自己不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引导下,一步步完成一种交易。当然,这“工作人员”未必就是所属银行的,也会是保险公司在银行的驻扎人员。

说到这里,觉得保险骗你了么?

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骗了,因为你存的是钱,最后成了理财产品、保险。

所以建议,以后再去存钱,存好之后,自己最好是看一看,并非是东西进了银行就一定能让你心里安定,现如今银行不单单只是存钱的地方,毕竟你遇到的业务员并不是都那么心思单纯。

三年学习九年经历告诉你真相:为什么人们总会觉得保险是传销

二大坑:买了保险,赔付难。

有的人买保险后,出了事故,却面临着:得不到理赔、理赔难的状况。

保险并非是万能的,更何况它还是一种辅助性作用,只是将你的损失合理地降到最小化。很多人心里会有一个念头:既然保险公司承诺了,只要我买了这个保险,出险后就能得到理赔。

其实,并不一定。

对于保险,流传一句话,“客户是能多赔,尽量多赔;保险公司是能不赔,尽量不赔”,话说的粗,却并非是没有道理,大概类似于“无商不奸”的样子。

那么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才会不理赔?

非保险责任范围内,免责条款范围内。

因此,购买保险时,一定要看清楚保险合同中所列明的哪些属于承保范围,哪些属于免责条款,免责条款事项不注意,出了险,保险公司是断然不会赔付的。尽管合同看起来密密麻麻,而多数人往往并不认真去看保险合同内容,毕竟那么长,总觉得销售人员一口说天下,永远记住:任何时候,说的是一回事,白纸黑字写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三年学习九年经历告诉你真相:为什么人们总会觉得保险是传销

三太坑:保险·拉人头·传销

拉人头,这个事,大概是人们对于保险最直接的印象。只要是身边有亲戚朋友做了保险,你就会发现,除了整天游说你购买保险之外,还有就是希望你能加入其团队。

这跟保险后期的销售模式有关。

进入保险公司后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条路线:一种“单兵作战”,一种“团队作战”。

顾名思义,单兵作战,就是销售员个人能力异常突出,坚持走“独来独往”的销售模式;而“团队作战”,就是依靠团队力量,来实现销售业绩的完成达标。这两种模式的差距,主要在于薪酬的回报上,组建团队,发展团队成员,薪酬超个人营销,甚至几倍。

换而言之,你觉得自己能力突出,可以自己单干,另一种路子,你可以通过不断招聘新人进来,组建自己的团队,去做保险销售,而后者,理所应当被人当做是“拉人头”。这应该是,人们觉得保险离“传销”更近的地方。

其实于保险来说,只是当风险来临时,能够帮人们转嫁部分风险的作用,当然,现在市场还不够规范,业务人员的个人素养,还并那么高,这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于保险,没必要“谈险而色变”。

当然,具体到保险的作用,自己若是有心,去多看一些资料,多了解一下保险知识,还是很有用处的。而且,还有一点,保险能作为避税的有效途径。

而当你想买保险时候,不妨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多了解几家公司的类似产品,结合自己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产品,毕竟现在保险产品市场,产品不再似以往那样单一。

最后,随着保险观念的日益普及及深入人心,在人们生活中它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对于保险自身来说,对于投保人来说,人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作为一种规避风险、降低损害程度的手段,而并非是牟利的工具,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势必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