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潮汕節日風俗:農曆七月十五,你不知道的“鬼節”祕密!

有時候,讓自己聞之生畏的,其實只是因為不知道。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五,很多人一聽就皺眉頭啊,這不是鬼節嗎?有什麼好說的呢?其實不然,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比如,你知道為什麼七月半是鬼節,為什麼也叫中元節呢?本團長今天來說道說道。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潮汕節日風俗:農曆七月十五,你不知道的“鬼節”秘密!

鬼節是老百姓民間的說法,意思是鬼過的節日;鬼怎麼過節呢?很簡單,那就是鬼可以在這一天從陰曹地府放出來,到人間短暫的自由活動;因此,民間便盛行在農曆七月十五這天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並且,不僅是這一天,老百姓認為整個農曆七月都是為鬼月。初一鬼門開,十五鬼門關。這個月人們通常既不嫁娶,也不搬家,為的就是避開不吉。

七月半是鬼節,這是民間的說法,其實這一天同時也是中元節和盂蘭盆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而盂蘭盆節則是佛教的說法,這兩個節日本身,和鬼節有著千絲萬縷卻不盡相同的來歷。

中元節是我國本土道教文化的產物,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正月十五我們稱上元佳節,也叫元宵節,張燈結綵慶賀賜福;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則應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下元節是通過吃寒食來紀念賢人。

潮汕節日風俗:農曆七月十五,你不知道的“鬼節”秘密!

上元節是人間的元宵節,人們張燈結綵慶元宵。中元順由上元而來,所以人們認為,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則是在水裡,放水燈於是就成了中元節的傳統習俗。同時在這一天,也常以路邊點火、提供鞋子等辦法,滿足鬼出門活動的需要,以免它們連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滿足,無法出行而在原地為非作歹。

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只不過後來由於破除迷信的說法,慢慢的就冷落了。

潮汕節日風俗:農曆七月十五,你不知道的“鬼節”秘密!

而七月十五被稱為盂蘭盆節則是佛教的說法,同時它又被稱為“孝親節”,它的來歷是一個佛教故事。話說佛陀有一個弟子叫目揵連尊者,以神通力發現其去世的母親因為前世罪孽頗多,所以被貶在餓鬼道受苦,目揵連看了非常不忍,便以大神通力想把食物送到其母口中,誰知食物在母親咽喉中突然變為火炭,痛苦萬分。目揵連十分難過,於是去問佛陀應如何救渡。佛陀對他說,你一個人法力不夠,需要在七月十五日那天,準備飯食百味五果放在盂蘭盆內,供養十方大德眾僧,藉助眾僧法力唸咒加持,才能祈福消災,先亡超度。後來目揵連尊者便按照佛陀教化在七月十五日設盆供養及齋僧,合各大德威神之力,最終使母親得以脫離餓鬼之苦。於是後來,盂蘭盆節這一天盆祭祖先祈福的習俗就慢慢流傳了下來。

說到這裡你應該已經有所發覺,不管是中元節,還是盂蘭盆節,不僅僅是都選擇了在七月十五這一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上出現了驚人的相通之處,皆是以奉親、敬養、祭祀為主題,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十分融合,於是它們迅速的被老百姓所廣泛認同,並將七月十五俗稱為“鬼節”。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是七月十五這一天呢?因為農曆七月通常為秋季,秋天萬物凋零,意味著一年之中由陽轉陰。故人認為秋神就是白帝,主殺伐,為死神,所以才會有秋後問斬的說法。而農曆七月是轉變的第一個月,立秋已過,天氣漸涼,到了該添衣服的時候了,也該給地下的先人送點錢去,置辦點衣服,不至於到了冬天挨冷受凍,所以慢慢的就演變成了人們口中的鬼月,而鬼月的月圓之時,就成了鬼節。

最後,本團長再嘮叨一句,其實古人設置的“鬼節”以及演化出來的文化,其原本的出發點就是很淳樸的紀念祖先、不忘前輩。當我們被燒紅的紙錢燻著流淚的時候,就是在提醒我們,沒有祖先,就沒有自己,節日,只是為了讓我們學會感恩!而不是害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