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迴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

上週,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張曄、劉志彪撰文提議的“生育基金”引發熱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又有網友指出張、劉兩人發表的論文涉嫌“一稿多投,學術不端”。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南京大學教授張曄、劉志彪“一稿多投、玩弄學術不端”。

在網友貼出的文章截屏中,顯示“一稿多投”的文章有六篇,其中,兩篇文章的內容關於“政府幹預、經濟自由與企業家精神”,另兩篇內容關於“新農保與農村養老質量”,還有兩篇內容則關於“沿海地區外資加工貿易模式(以蘇州地區為例)”。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關於“政府幹預、經濟自由與企業家精神”的期刊論文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兩篇關於“新農保與農村養老質量”的期刊論文

南大教授被指“一稿多投學術不端”?回應:署名與內容有所不同

關於“沿海地區外資加工貿易模式(以蘇州地區為例)”的期刊論文

北青報記者看到,網友提供的截圖中只有論文的標題、摘要,但並未給出文章全文。在論文的摘要中,作者的觀點是一致的,但

幾篇文章的署名均有所不同,有的文章為張曄獨立署名,有的文章為共同署名,並非同一作者“兩投”文章

隨後,北青報記者下載了六篇文章。對於網友爭議的《政府幹預、經濟自由與企業家精神》兩篇,該網友認為兩篇文章內容雷同。北青報記者發現,其中一篇文章為“優化南京創業環境 加速富民強市進程高層論壇”收錄的論文,後被髮表在《南京社會科學》中,這一信息在論文的頁眉有所顯示。而內容重複度較高的為第五、六篇《加工貿易模式》,標題一致。

8月19日上午,北青報記者聯繫了張曄和劉志彪。

張曄回應:

“第一篇《企業家精神》是投的會議論文,後來被《南京社會科學》全部收到了增刊當中。所以那本增刊非常厚。正式論文發表在《南京大學》校刊當中;

第二、三篇新農保的完全是不同研究對象,無需解釋;

第五、六篇《加工貿易模式》一文是我的研究領域,當時投了其中一個期刊,很久沒有回應,以為不發表了,就重寫了一遍投了另外一個期刊。沒想到後來兩期刊都發了。所以兩篇文章觀點一致,但內容前後有所不同。”

劉志彪對此回應,請看清文章署名差異和內容再判斷。

此前,張曄、劉志彪曾發表署名文章《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並因在文中提出“生育基金”制度而引發廣泛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