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城东南庄》前前后后

崔护(?__831年),晚唐著名诗人,定州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公元796年)十二年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柬议给事、御史等职,大和二年(公元829年)迁京兆尹,监察御史,又拜岭南节度使而成为封疆大吏,大和四年(公元831年)病死于任上.

贞元十二年(796年)春,东都洛阳。

崔护参加殿试金榜有名得进士及第。皇榜布告之时正值清明时节,候缺待仕的他三赴琼林,六拜师门,虽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也不免焦头烂额,衣锦还乡指日可待却也不得不掂足而盼.

一日,他终得闲暇,东出洛阳城踏青赏花,行至五里之遥,被一片鲜花盛开的桃林迷住,他徜徉于桃花深处流连忘返.远处青山绿草,头上蓝天白云,眼前和风徐来煦日浅照,亿万朵桃花在和风煦日里争相吐蕊,如少女们初妍的笑脸,乍粉还羞,漫妙的枝条如少女窈窕的身姿或静若处子或摇若惊鸿,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吗?年轻的诗人此时此刻无法沉下那颗不安的心.仕途在望与世外桃源、尘世的羁绊与身外的安逸让初出茅庐的崔护有了意识上的纠结,他知道,以后很难再有今日之享受和如此心境了.事实也是如此,《全唐诗》仅存他诗作六首,首首精品,皆为他年轻时所作,随着仕途的扩展,圆滑、世故、势利让他再无透世的灵感与真情而一天天滑向江郎才尽的境地.但是,一首《题城东南庄》已足已确立他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诗中朴真的场景、朴真的情感、那个情窦初开仪态万方的桃花少女,以及诗中所流露的亦喜亦伤的情怀,让我们曾经的少年时光触手可及而却又遥若一梦.没有人不喜欢这首诗!

崔护沉浸在桃花仙境里不觉已近中午时分,桃林深处的袅袅炊烟让他一瞬间又渴又饿,他信步走去.

桃花尽处,柴门微开,静静的院落静静的茅舍飘荡着桃花的清香,碧枝青叶掩映着低矮的围栏,一股冰泉随山势而下,绕西房而去.崔护忍不住弯下腰掬泉而饮,饮正酣,忽听得咯咯笑声从围栏内传出,他抬头望去,禁不住一下呆住了.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农家女孩手拎食盒轻飘飘立于柴门之内,秀发垂肩半遮半映她白晰而又泛着粉脂色的秀丽脸庞,一缕轻挑的刘海下两弯青眉清晰可见,一泓秋潭似的眼睛闪动着一抹清波.她没有华丽的外套,也没有金银玉器轻挽发髻,粗衣布裙却比丝罗更让她桃花般在绿荫下奕奕生辉,如果把她置身于桃花浓处,她完全可以被忽略,她全身各个部位若隐若现却又清晰可见,如站在远处赏一处春景,给人以微微的悸动与想象.年轻的崔护完全不知自己的失态,他由人变成了树而后又成了一枚树桩.

汉唐时代,青年男女的交往还相对宽松自由,到了宋代以后,由于朱程理学的出现,孔孟之道被泛滥推崇,男女之间的私会成了不可饶恕的可耻行为,尤其对女方的的惩罚尤为不公.至清代,对妇女的残害达到了无以复加令人发指的程度,中国人的封建思潮也随之达到了顶峰,久久残存在中国人的心中而成为一种恐惧,以致于现在还有些女孩为了标榜所谓的清纯,你若敢多盯她一眼她便骂你不要脸.而崔护的失态却深深感动了桃花女儿刚刚懵懂的情怀。她殷勤相邀,清泉代酒,米黍以餐,没有一丝作做的痕迹,美丽的初恋绵延在时空里,那款款深情殷切笑容成为诗人一生的珍藏。

晋代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篇名垂千古的大作__《桃花源记》,让历代所谓的隐士们每每读起来都禁不住感慨万端,而我觉得崔护的《题城东南庄》不知要胜过他多少千万倍.也许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吧,那个落樱缤纷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太司空见贯了,我都忍不住笑陶渊明这个田园诗人的名头是不是太虚了.而崔护只用二十八个字却描画了一个宏大的乡野美景,因为他给予我们的是无限的想象。

可是,崔护是势利的,面对这段感情他选择了退缩,女孩的惜别没让他许下一生一世的诺言.一年后,他借回京述职之机重返山村希望再见女孩一面以聊相思之苦,却不曾想只是人去屋空,桃花空笑。去年一喜,今春一悲,诗人才懂得了珍惜,可是,晚俟!他悲情满怀满腹相思只有落于笔端___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后,崔护又几次故地重游,然而,仅仅是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至此,一段刻骨的邂逅成了传说.河南人根据诗中情节创作了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城东南庄》前前后后

大型古装豫剧《人面桃花》,让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我们的主人公早已长眠于地下了。

崔护以此诗名扬诗史,但他终因用情不深老于世故而名不及同一时代的李商隐.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城东南庄》前前后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