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人們一直在尋求擺脫瘟疫和疾病的方法,直到疫苗的出現。但通過接種疫苗來抵抗疾病的歷史其實只不過200多年,直到20世紀,大規模人群的常規疫苗接種才逐漸被推廣開來,也日益被公眾廣泛知曉和接受。

人類第一支疫苗是如何“誕生”的呢?歷史上的一起疫苗危機是如何改變美國的呢?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管理和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有哪些誤區呢?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一起改變美國的疫苗事故

相比醫學史上其他科研取得的成就,疫苗研究對人類生命的貢獻要大得多。然而如今,整個美國只有4家公司能夠生產疫苗,導致疫苗供應都出現了危機。是什麼讓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和製藥公司堅持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對疫苗如此謹慎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1955年在加州伯克利卡特實驗室發生的一起毀滅性事故,讓公共衛生當局制定了更嚴格的規章,許多製藥公司放棄了疫苗生產。但是疫苗事故的陰影,在63年後的今天仍揮之不去,公眾信心恢復緩慢。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美國當年大量生產的疫苗

發明脊髓灰質炎疫苗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是一種十分嚴重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往往使患者四肢枯萎,終身殘疾。“二戰”後,脊髓灰質炎以驚人的速度橫掃美國,並且越來越致命。僅在1952年,就導致超過3000人喪生,21000多人不同程度癱瘓。

所以,當醫學研究人員喬納斯·索爾克開發出一種可行的疫苗後,他被當時的人們譽為救世主。直至今天,人們仍異常興奮地紀念他發明的脊髓灰質炎疫苗。

在政府和群眾的支持下,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醫學試驗:索爾克疫苗試驗。全國的180萬名兒童參加了這個嚴格的雙盲試驗(試驗者和受試驗者都對有關試驗毫無所知)。1955年4月12日,疫苗被認為是安全有效,試驗成功,在美國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隨後,公共衛生部門立即授權一些製藥公司生產散裝的脊髓灰質炎疫苗,以便開展大規模的免疫接種計劃,使美國擺脫這場瘟疫。在授權的製藥公司中,就有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實驗室,它引發了一場可怕的事故,即後來的“卡特慘案”。

卡特慘案

在索爾克的疫苗宣佈安全的幾周後,出現了超過200例脊髓灰質炎患者。1955年4月24日起,公共衛生官員不斷收到報告:兒童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癱瘓甚至死亡。所有病人的發病時間都是接種疫苗後的4天~10天,他們接種疫苗的手臂都出現了癱瘓症狀,這是一個關鍵點,因為脊髓灰質炎影響的通常是身體四肢。而且,所有患者接種的疫苗來自同一家公司——加州伯克利的卡特實驗室。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愛達荷州報告了14例新增脊髓灰質炎病例,比往年整個春天的病例還多。更糟糕的是,很多新病例是受感染兒童的家人和“密切接觸者”。看起來,每一個新增病例都與卡特疫苗有關。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官方解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卡特實驗室生產的12萬劑脊髓灰質炎疫苗中病毒沒有被妥善消滅。實驗室一共生產了8批針劑,其中兩批中的病毒不知為何抵擋住了旨在消滅它們的福爾馬林的侵蝕。

由於實驗室的失誤,有20萬人接種了這種致命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導致7萬人發病,200人永久癱瘓,10人死亡。

潛伏的危機

後來回顧,危機早在一開始就有跡象顯露。

不止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根據當時的法律,政府文件是生產疫苗的唯一參照。醫學家索爾克的疫苗生產注意事項有55頁長,而實驗室分發給各個生產商的注意事項只有5頁長,標題就是“最低標準”。

監管的實際效率值得懷疑。法律並不強制要求製造商告知政府哪一批疫苗沒有通過安全測試。這樣,只要製造商不提交有問題的疫苗植株,政府就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

疫苗執照的審核也被一種倉促的熱情裹挾了。評估會在密歇根州安娜堡一間香菸味兒嗆人的酒店房間裡舉行。直到下午快3點鐘,人才全部到齊。沒有人提前看過審批報告,而他們被要求傍晚拿出決策來。

5家實驗室的疫苗執照都審核通過。當天晚上,全國各地的診所陸續收到裝有疫苗的紙盒,上面標註著“加急”。

隨後,在自己家二層的陽光房裡,5歲的美國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完成了脊髓灰質疫苗接種。這種由醫學家索爾克研發的疫苗剛剛獲得接種執照。在大學工作的父母毫不猶豫地選擇為女兒做好準備。小姑娘並不知道命運已經在那一刻轉折,心裡還惦念著長大後做個獸醫的夢想。

在安妮的身體裡,疫苗的病毒未被按計劃滅活。它們潛藏在本應催生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裡,遊走,爆發。安妮的右腿永久癱瘓了。在以後的人生中,她只能依靠柺杖和輪椅生存,還需要不斷移除因為癱瘓而壞死的組織。

“這場瘟疫是人為的。”後來,傳染病學家保羅奧菲特在《卡特事故:世界上第一例脊髓灰質疫苗如何導致疫苗恐慌》裡,給這段往事寫下這樣的標題。

事故中另一個重要角色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當時的名稱是“美國海軍醫療服務機構衛生實驗室”)。

1902年7月,《生物製品控制法》由議會決議生效。從這時起,包括疫苗在內,“一切抵禦疾病”的生物製劑聯邦政府有權統一監管。也就是說,國家衛生研究院將監管與此有關的一切。

但實際操作層面,這片宏大的藍圖蓋在一個45人的小機構頭上。

推動疫苗機制建立

在1957年因卡特實驗室對安妮的鉅額賠償而歡欣鼓舞的公眾沒有想到,該裁決增加了藥物企業潛在的賠償責任,他們不願意在疫苗生產上投入了。第二年,流感疫苗的短缺危機爆發。

針對這種情況,美國國會1986年通過《國家兒童疫苗接種傷害法案》。這為兒童時期接種疫苗而致傷的人們獲得救濟確立了法律依據。疫苗生產企業的壓力減少了。

兩年後,“國際疫苗傷害賠償計劃”通過並實施,為受害者提供簡捷的索賠程序。

1990年,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與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共同建立了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不論是醫護人員、疫苗生產者還是疫苗接種者,不需要任何知識門檻,隨時能向這一系統報告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過這一系統,還能隨時查詢問題疫苗的同批次藥品。

如今在美國,疫苗不良反應的受害者只需要填寫表格就能進入索賠程序,並不需要走法律程序。用於賠償的信託資金主要來自疫苗生產企業根據銷售所得繳納的基金,以及政府撥款和捐款。企業的賠償風險被分散了,受害者也避免了曠日持久的官司。

至今,“國際疫苗傷害賠償計劃”已經覆蓋了所有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推薦的所有對兒童常規實施的疫苗。

距離卡特事故已過去63年。如今,美國疫苗獲得批准需要整整一年,支持材料足足有6000頁。

在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下,一支疫苗安全團隊隨時待命作出快速反應。市場上任何疫苗一旦被認定對公眾有實質危險,就會被責令召回或下架。

與此同時,任何違規操作都可能觸發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檢查機制,令疫苗生產商付出高昂的代價。

關於疫苗,你該知道這些事

20世紀10項最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就中,通過預防接種控制傳染病位列其中。這不僅因為疫苗在保護人類健康方面有著巨大的貢獻,更因為疫苗的出現使人類從此能夠主動地、無畏地面對傳染病的威脅。

那麼,疫苗到底是什麼?一支疫苗是如何上市的?沒有妥善保管的疫苗是否會危害接種者的健康?究竟應該如何科學管理和接種疫苗?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疫苗到底是什麼

人體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設防駐紮的軍營,時刻防備敵人入侵,這個敵人就是常說的微生物或其毒素、酶等。一旦敵人進入軍營,士兵會迅速發現敵人,並儘快將其清除出去,進而也記下了敵人的外貌特徵和清除方法。如果同樣的敵人再次進入,士兵會根據既往經驗迅速做出反應,清除敵人,這個過程就是免疫應答反應。

疫苗就貌似軍營的演習活動,偽裝敵人或者主動找敵人,進行入侵演習,士兵會將其迅速清除,並獲得該“敵人”的外貌及清除方法。一旦真正的敵人入侵,士兵會根據演習既往經驗,迅速做出反應,清除敵人保護軍營安全。

簡而言之,疫苗,是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於人體預防接種的預防性生物製品。這種預防性生物製品,是指用微生物或其毒素、酶,人或動物的血清、細胞等製備的供預防、診斷和治療用的製劑。

疫苗的製備過程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

疫苗進入人體恰恰就像個“召喚者”,能動員我們的免疫系統對疾病產生應答。疫苗的免疫應答原理是通過疫苗中含有的抗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酶),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如免疫激素、活性物質、特殊抗體等,使人體獲得抵抗病毒的能力;當人體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體時,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製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體的傷害。

疫苗分為哪幾類

從疫苗的概念裡,不難看出疫苗的種類繁多。疫苗主要分為三大類:人工主動免疫製劑、人工被動免疫製劑、新型疫苗。

人工主動免疫製劑 人工主動免疫製劑包括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和類毒素。滅活疫苗,俗稱“死疫苗”,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病原體殺滅製成。比如甲肝滅活疫苗就是死疫苗,死疫苗在人體內不能繁殖,刺激時間短,要獲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複接種。

減毒活疫苗,是人為使病原體發生變異,毒性減弱,但保留其免疫原性。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等。活疫苗在體內有繁殖能力,免疫持續時間較長,效果優於死疫苗。

類毒素,是將細胞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後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常用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類毒素在體內吸收慢,但能長時間刺激機體產生更多抗體,增強免疫效果。

人工被動免疫製劑 人工被動免疫製劑包括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製劑、細胞因子製劑、單克隆抗體製劑等。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均能使機體增加抗病能力,但後者的持續時間短,主要用治療和緊急預防。

新型疫苗 新型疫苗大多是採用區別於傳統滅活、減毒的新技術製成的疫苗,包括亞單位疫苗、結合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一支疫苗是如何研發到上市的

國家聯合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楊曉明表示,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要經過8年甚至20年的研發階段:在3年至5年的實驗室階段後才能申請進入臨床試驗;根據預防與治療的不同類型,準備11套至31套材料上報國家藥品審評中心,由國家權威專家進行審評合格後才能拿到臨床批件;進入臨床試驗的企業,要按照國家《一次性疫苗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管理規定》要求選擇臨床研究基地、臨床研究者與監管機構才能進行臨床試驗。

據楊曉明介紹,臨床研究分為三個研究階段,均要在隨機、雙盲和安慰劑對照的狀態下進行,分別對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全面評價疫苗的保護效果和安全性這三個階段進行實驗考察,每一階段必須達標後方可進入下一研究階段,整個階段需要3年至6年,甚至長達十幾年,每一階段的臨床試驗都可能因安全性等問題而被叫停。“直至企業經過全部審評後才拿到生產批件,但在疫苗上市後還必須進行大規模人群的Ⅳ期臨床考察,一般需要幾萬人。這些嚴苛的程序都是為了確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獲批註冊上市後,大部分疫苗每批出廠前,還要按《中國藥典》進行37℃加速穩定性試驗檢測。即疫苗在出廠上市前,放置在37℃環境下一定時間段(2天-4周不等),如果有效成分含量(如活菌數、病毒滴度、或效價)下降值在可接受範圍內,並且疫苗的各項質量指標仍符合《中國藥典》和企業註冊標準,才能判定該疫苗是合格的產品,然後放行上市。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院在對疫苗進行批簽發時,還要抽檢產品的熱穩定性。

疫苗為何要冷藏運輸

任何一種疫苗的核心關鍵,就是它的抗原(微生物或其毒素、酶)部分。為了保證抗原的生物學活性,大部分的疫苗都應該被貯存在2℃~8 ℃ 的恆溫環境裡面。

不論是高溫還是冷凍,甚至長時間的光照,都有可能影響疫苗的效力,甚至導致疫苗失活、無效。

疫苗是一種特殊商品,疫苗中的活菌要保持活性,對溫度的要求非常嚴格。疫苗運輸全程要求冷鏈運輸。現在生產的疫苗主要一類是減毒活疫苗,一類是裂解疫苗。兩種疫苗管理必須全程冷鏈,有些裂解疫苗可以常溫運輸24小時~48小時,但除非在當地條件相當惡劣的情況下才考慮,否則不允許常溫運輸。

適合成年人接種的疫苗有哪些

對於傳染病的威脅,只要體內沒有產生過抗體,任何年齡階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會及家庭的重要成員,更需要受到保護。雖然預防接種絕大部分在幼兒時期均已完成,但成人階段時,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如在幼兒時期某些疫苗漏種,幼兒時期雖有接種但抗體消失,或原來就未產生抗體;或在某種環境下,如非幼兒時期的例行預防針,但對成人階段高危群體有接種必要;旅遊或出國前的特別考慮;因工作需要前往疫區工作等因素;尤其是醫務工作者等特殊職業的高危群體更應當接種。

在疾病流行期、機體處於特殊狀態或特殊工作需要時,以下疫苗常可被推薦成人使用。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麻腮風疫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白喉破作風疫苗、白喉疫苗、傷寒疫苗、風疹疫苗、人乳頭瘤病毒/宮頸癌疫苗、狂犬病疫苗、黃熱疫疫苗、日本腦炎疫苗、鼠疫疫苗、霍亂疫苗和瘧疾疫苗等。

什麼是疫苗接種中的“惡魔抽籤”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疫苗”,這是國內外學者公認的事實。即便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存在造成接種對象死亡或者產生後遺症的可能性。日本醫學界將其形象地稱為“惡魔抽籤”。

接種疫苗後有三類截然不同的“惡魔抽籤”。第一類為“偶合反應”,醫學上叫“偶合症”。全球每天死亡新生兒達8000多人,這些死亡的原因有早產、低出生體重、肺炎、先天性畸形、腦出血等。如果嬰兒死前恰巧接種了疫苗,家長就會認為是疫苗導致的。其實,這是受接種者在接種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前驅期,接種後巧合發病,發病原因與疫苗無關。這種死亡病例稱為“偶發死亡病例”。對於“偶合”,醫學上有一個形象比喻:偶合的兩者,屬於“雞叫”與“天亮”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即使不接種疫苗也會出現死亡,所以這種情況不涉及賠償問題。

第二類是確實有疫苗異常不良反應,也出現過極小概率的死亡事件。這類事件與人的個體體質有關係,注射疫苗往往造成超強的過敏反應,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發生。

還有第三類,其發生往往具有聚集性,與疫苗特定批號相關,有共同的臨床特點,究其原因無外乎是疫苗廠家的問題,或是接種差錯的問題。流行病學調查可以揭示原因,這種原因出現以後可以追究肇事者的責任,並做出賠償。(來源|讀者報 作者| 魏德勇 帥才 劉映 金振婭 陳小南 蒲琳 王夢影 齊亞鳳 梅紅 孔瑤瑤 多拉)

(本文摘自《讀者報》2018年8月2日18—21版,有刪減。觀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讀者報》。)

小時候哭著打完的疫苗,你真的瞭解嗎?

《讀者報》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如無特別說明,本號刊載的文章,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臺,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謝謝。文章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