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最有用的道理最淺白。
大智若愚,最笨拙的處世最精明。
做人也如吃飯,要有粗有細,才能營養均衡。
只要精明不要厚道,是小聰明;只要厚道,不要精明,是假厚道。
三分精明,七分厚道,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1
三分精明對已
精明是成事之道。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把精明與厚道相對,其實這並不是精明本身存在問題,而是我們把精明放錯了位置。
人都是對別人嚴苛,對自己鬆懈的。在與人交往中表現精明,總想佔別人便宜,這確實是一種小聰明。
但如果將這種精明用在自己身上,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大智慧呢?
做人,要留三分精明給自己。一分精明,用來規劃方向,一分精明,用來堅定步伐,剩下一分,給自己留出轉彎的空間並堅守底線。
精明是有眼光,有方向。成大事者首先要對自己的人生有大致的瞭解與規劃。
碌碌無為的人總是責怪上天不給自己想要的,其實你連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都不知道,又怎麼能怨天不給你呢?
精明是有格局,有恆心。對自己精明,就是盡最大的力,用最真的心。要知道本事都是逼出來的,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不要總給自己找藉口。
快樂與舒服,不是渾渾噩噩,沒有當擔不謀突破,而是盡力嘗試,不辜負年華歲月。
精明是有智慧,有餘地。做人最怕死腦筋,對自己精明,就是學會轉彎,懂得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回頭時就回頭。
但不論何時何境,都要有原則有底線,偷雞摸狗不能做,不義之財不能要。
曾國藩說自己“天分不甚高明,專賴學問以求精明”,他從不怕費心費力,也從不懼怕失敗,遇到問題總是能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把握要害。脾氣暴躁導致與人關係不順,他就改脾氣;對太平天國的戰鬥中多次失敗,他也不放棄,這就是一種精明。
2
七分厚道待人
厚道是做人之本。對自己可以處處嚴要求,追求發展最大化;但待人卻不能事事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
《老子》中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厚道就像一個實現雙贏的過程,針尖對麥芒往往兩敗俱傷,各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
做人,留七分厚道給別人。三分給善良,三分給寬容,剩下一分,留作共贏。
待人厚道首先要善良,真正的善良是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溫柔,能夠時時為他人著想,從心底裡尊重他人的不同。
善良不僅是當別人吃飯灑湯時你不去看他,更是你默默遞上的紙巾。
真正的善良,不會在你表達善意時讓對方感到難堪或自卑。它不是居高臨下的同情與施捨,而是發自內心地維護他人的尊嚴。
待人厚道要寬容,你讓我一步,我讓你一丈。勺子碰鍋沿,在人與人交往中發生摩擦在所難免。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擁有的卻是更加廣闊的未來。
待人厚道,懂得雙贏之道。做人不可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學會分享。世間好事不可能讓你獨佔,別計較一時的得失。老話常說“做事不能太絕”,就是這個道理,給別人留條路也是給將來的自己留路。
曾國藩有句名言“輕財足以聚人,量寬足以得人”,說的就是厚道。曾國藩年少也曾斤斤計較,但因此受害後,反而為厚道二字窮盡一生。其成就如此之高,自然也離不開厚道二字。
精明與厚道如同兩根木棒,合在一起才能成為筷子發揮作用。人生路上,精明與厚道缺一不可,三分精明留給自己,七分厚道對待他人。
閱讀更多 品讀曾國藩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