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最近,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第二季開播。

這次是在風光秀麗的江南水鄉。黃磊、何炅等幾個都市裡土生土長的大男人,跑到農村,像模像樣地耕地種田,養雞養鴨。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這有什麼看頭?有。劇如其名,它描繪的“田園生活”,就是許多人心”桃花源“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雞犬相聞”,“怡然自樂”。

這些美好的形容,來自古文《桃花源記》。

當田園大詩人陶淵明憑一時靈感創作這篇短文的時候,他應該沒有想到,短短500餘字的描寫,讓這個桃花源成為後來人心中不朽的聖地,和不滅的生活夢想。

陶淵明生活在晉末,一個有趣到我不介意穿越回去的時代。

那個時代十分矛盾。一方面烽煙四起,戰亂頻頻,個人的生命如螻蟻,不值一提。

另一方面,那一屆知識分子看到了亂世中生命的脆弱,他們要抓住短暫的光陰,盡力活得自由、張揚、超脫。

物質不重要。你看他們輕袍緩帶,風姿不俗,其實那些寬袍大袖經久不洗,長滿了蝨子。男神們一邊掐蝨子,一邊高談闊論,“捫蝨而談”,是為風流。

精神生活很重要。他們愛清談,談儒家道家的哲學;他們寫文,彈琴,作畫,寫字。一曲《廣陵散》,一幅《蘭亭集序》,都是流芳百世的傳奇。

喝酒更重要。“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時局混亂,政治上的抱負難以伸張,前途不定,苦悶的心情必須借酒來抒懷。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如果沒有喝死,那就死都要喝。

這些魏晉作風,陶淵明一個沒落下。

他嗜酒。

有朋自遠方來,無論貴賤,只要他有酒,就會慷慨地和朋友們分享,如果他先醉了,他就會大大咧咧地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喝醉了想睡覺,您也就可以走了”。

這是何等的率真灑脫,也不怕沒朋友。

後來的兩大詩人李白和杜甫,都分別以“酒”主題,記錄陶淵明喝酒的憨態和趣事。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他沒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在自傳文中,他寫道,“不知我姓甚名誰?從哪裡來?但是因為我住的地方有五顆柳樹,就把五柳先生作為我的號了。”

他愛讀書,但不鑽牛角尖。

“好讀書,不求甚解”,陶淵明的主張,不知讓多少讀書人產生共鳴。毫無功利心的讀書,確實是人生一大樂事。難怪,當陶淵明在讀書中得到共鳴時,就開心得連吃飯也忘記了。

他無拘無束,特立獨行。

陶淵明家裡有一張無弦的琴。朋友聚會,酒至半酣,他就拿出來“彈”,搖頭晃腦地說,“只要能夠領會琴中的意趣,又何必要琴絃發出聲音呢?”

這時,吃瓜群眾就要配合,發揮自己的想象去“聽”琴了。

他才華出眾。

一生熱愛自然的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田園詩派的開創者。

古往今來的詩人多了,能夠開宗立派的有幾個?後世的詩人,包括李白,杜甫都膜拜他,而且深受他田園詩風格的影響。

他不是一個偶爾去田間采采風的詩人,而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農民。

他的田園詩,不是閉門造車的結果,而是接地氣的詩情畫意。在當時重形式的詩壇上,是一股難得的清流。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筆下的悠閒和自在,令人神往。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再灑脫的魏晉人物,也不能靠天天清談唱歌喝酒活下來。要吃飯,要謀生,任你什麼魏晉風骨,生存面前,也要打個折扣。

陶淵明小時候過了幾年好日子,後來家道沒落,他就變成了一個窮人。

為了生活,也是為了自己的抱負,他20歲開始了當低級小官吏的生涯,輾轉各地。

那時的陶淵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胸懷建功立業的志向,就像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總想著要改變世界,而不是讓世界改變。

另一方面他也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從小熱愛自然,推崇自由自在,個性解放。

而當時官場文化,少不了爾虞我詐,靠的是拍須溜馬。詩人的痛苦可想而知。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往後的20年,他懷著矛盾的心情,一會兒做做官,一會兒辭職回家耕田,轉眼就到了40歲。

在中年危機中,又迫於生計的壓力,他決定再搏一把,做了縣令,掙點補貼家用的錢。畢竟,他要養五個兒子。

上任沒幾天,上級派了一個督察過來巡視。這個督察小人得勢,拿著雞毛當令箭,傳陶淵明去拜見他。

陶淵明無奈,正要去敷衍一下這個督察,他的隨從攔住他說:“大人得整整齊齊地穿上官服,要不,督察就會抓小辮子的。”

頓時,那些年積壓的委屈都爆發出來,陶淵明長嘆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天下職場中人,心有慼慼焉。

這最後一次上任才80多天,他就辭職了。

“歸去來兮”、“覺今是而昨非”、“鳥倦飛而知還”,他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田園生活,從此隱居山野,開荒耕種,自給自足。

生活雖然清苦,他獲得了忠於自我的自由,直到60多歲逝去。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環境優美,人人安居樂業,無憂無慮

我們的桃花源在哪裡?對多數人來說,大概不是歸隱,不是裸辭。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談何歸隱?

人到中年,不敢病,不敢死,豈敢裸辭?

沒有哪個成年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中年人,更要吞下許多的委屈,因為任性不起。

當你面對客戶的挑剔失去耐心,嗷嗷待哺的孩子就會為你的自尊心付出代價。

當你在人事鬥爭面前步步退讓,無依無靠的家人將為你的清高買單。

陶淵明有氣節,有原則,固然令人深深佩服;但每一個選擇“為五斗米折腰”的中年男女,也展示了值得點讚的承擔。

他們是家庭的脊樑,社會的根基。

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簡單?

如果現實中暫時找不到桃花源,那麼就讓我們為自己建立一處精神上的桃花源吧。

別忘了照顧自己的靈性,平時抽出一點時間看看書,聽聽歌,寫寫字。

最好有一兩個“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老友,可以摘下面具,傾心交流。

培養一兩個愛好,不快樂的時候還可以找到一點享受。

留一點獨處的時間。不是下班後坐在車裡10分鐘,而是看場電影,散個步,或者就是發呆。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它。”

歸隱的陶淵明,和留在俗世中奮鬥的中年人,很難說誰比誰更勇敢。

他懂得為了得到而放棄;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妥協之外,有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