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起源於中國的撲克牌,為何大小王牌都是西方人物?

現在我們玩的撲克牌充斥著西方元素,很難讓我們想到它起源於中國,那麼為什麼最早由中國輸出的紙牌,現在不帶有中國元素呢?


起源於中國的撲克牌,為何大小王牌都是西方人物?

現在國際上公認撲克牌最早起源於中國,早在周朝初期,年幼的周成王在宮庭中與弟弟叔虞就曾玩一種“削桐葉為圭”的遊戲。到了唐宋時,紙張被髮明出來,這時流行一種紙牌賭博遊戲,稱“葉子戲”。

此時中國的一副紙牌有四個花色,每個花色有14張牌,既作為紙幣使用,又用來進行牌戲。跟如今的紙牌已經構成相同。宋元時期有一個威尼斯人把紙牌帶回他的家鄉,所以在歐洲,威尼斯是歐洲最早有紙牌的地方。

這個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羅·波羅,或者可能是尼可羅的兒子,著名的馬可·波羅。紙牌到達西方世界後,約於1427年進入巴黎。現在標準的一副紙牌規制就跟這次進入法國宮廷有關。

起源於中國的撲克牌,為何大小王牌都是西方人物?

此後紙牌還在不停變化。在起源地中國,到了明、清時期,紙牌每副有40張,分4類。牌上圖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等。

而傳入西方各國的紙牌玩法,也有了各種各樣的變化,意大利的每副78張,德國的每副32張,西班牙的每副40張,法國的每副52張。直到1813年,法國政府頒佈了一個官方批准的撲克設計,共有54張牌。規定了四種花色,也就是這版規制成了現在國際通用的版式。

雖然起源於中國,但是中國政府一般不會對這樣的民間娛樂閒事制定規則的,所以撲克上沒有中國人也就很正常了,後來,文化反向輸出,從法國流進中國民間的標準紙牌已經沒有多少人認識了,都把它當作是“洋貨”。

起源於中國的撲克牌,為何大小王牌都是西方人物?

紙牌中花色中的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紅桃代表紅心,象徵牧師;梅花代表三葉草,象徵農業;方塊代表磚瓦,象徵工匠。紙牌中的j、Q、K也都有了不同的人物頭像。

黑桃K大衛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他善用豎琴演奏,並在聖經上寫了許多讚美詩。黑桃Q帕拉斯是希臘的智慧和戰爭女神。黑桃J霍吉爾是查理一世的侍從。紅桃K是法國國王查理一世。紅桃Q是朱迪思王后。紅桃J拉海爾是查理七世的侍從。

方塊K是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方塊Q是拉結是雅各(猶太人的祖先)第二位和最寵愛的妻子。方塊J 赫克託是查理一世的侍從。梅花K亞歷山大是最早征服世界的馬其頓國王。梅花Q阿金尼是約克王族。梅花J蘭斯洛待是阿瑟王故事中的騎士。

起源於中國的撲克牌,為何大小王牌都是西方人物?

我們日常娛樂的撲克牌其中居然也蘊涵著許許多多有趣的歷史故事。而這種文化輸出反哺給起源國,對此你有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