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王長勇:個稅改革不應影響創新人才的激勵

(作者王長勇,系長平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畢業於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曾任財新傳媒宏觀部副主任,十多年跟蹤研究中國財稅制度。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

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19日已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草案於29日已在中國人大網公佈,社會公眾可以直接提出意見。

從個稅修正案的時間進度來看,預計會有如下安排: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初審,7月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30天,8月經人大常務會二審並表決通過,10月1日或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由於本次個稅修正將四類所得改為綜合徵收,是按年徵收,從徵管便利角度考慮,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比較好。如果高層希望儘快施行,10月1日開始實行修訂後的個人所得稅法,可能性也比較高。

此次修訂,最大看點有三部分:四項勞動性所得綜合徵稅、提高起徵點、增加多個專項附加扣除。我的觀點簡單概括是:免徵額至少應提到8000元,應取消45%的最高邊際稅率,7級稅率壓縮為5級。為提升國家創新競爭力,勞務、稿酬、特許權等智力密集型所得,應該使用低稅率,即綜合稅率不超過20%。

細節裡面有文章,針對此次修正案草案,我做一些詳細剖析:

1、財政部提出的5000元起徵點偏低,預計會提高到6000元

自1980年代以來,個稅法有七次修訂,四次提高了起徵點。這次提高到5000元明顯偏低。

5000元是2011年修訂時普遍認可的標準,當時除了財稅部門反對,全國的其他部門和地方政府都認為應該提升,但是鑑於當時的財政收入情況和金融危機的背景,最後僅從2000提高至3500。

如果本次修正只提高到5000元,提高幅度偏小。我建議至少提高到8000元,預計在討論後會提高一點,比如到6000元。

2、綜合徵收後,有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人群稅負提高,而其他人則可降低稅負

綜合徵收包括四類勞動性所得,即勞務報酬、稿酬、特權使用費和工薪,綜合後按照工薪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徵收。

實際上,特許權使用費是財產性收入,和勞動性所得一起綜合徵收,爭議比較大。

四項綜合後,對於工薪所得為主的人影響不大,但如果有較多的勞務報酬、稿酬和特權使用費所得,那麼其個人所得稅的稅負是上升的,比如大學教授、科研人員、各類版權的創作者等。他們除了工薪,還有版稅、專利權等收入,綜合徵收會導致創新性智力人才的稅負上升,這會抑制我國的科技和知識創新能力。這方面的收入,應該按保持比例、低稅率的方式徵稅。

3、工薪稅率的級距擴大後,低收入、中等收入人群的稅負下降明顯;45%稅率檔過重,建議取消

關於稅率級距,3%、10%、20%、25%這四級的級距要向上調整,對低收入、中高收入來說稅負是降低的。3%稅率適用的應納稅所得額從1500元擴展到3000元,10%的預計會擴展到1萬以上,比如1.5萬或2萬元;20%的梯級預計可能會到1.5到2.5萬,25%預計是2.5萬到3.5萬的檔次。25%這一級原來的稅負也是比較重,後面幾檔是3.5萬至5.5萬,5.5萬至8萬,8萬以上,對應的30%、35%、45%這三檔不會變化。

跟發達國家相比,45%的最高邊際稅率過高,不利於人才引進和創新能力建設,我建議取消。這方面兩次審議後也許會發生變化。

另外,建議免徵額至少應提到8000元,7級稅率壓縮為5級,為提升國家創新競爭力,勞務、稿酬、特許權等智力密集型所得,適用低稅率,即綜合稅率不超過20%。

4、此次新增房貸利息抵扣,超出預期;但短期可能只能是基本保障的抵扣,限定條件較多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個稅改革的時候沒有提房貸利息抵扣,這次寫進去,是超出預期的。著眼於長期未來建設,這是非常利好的事情。但短期來看,抵扣預計會是基本保障。抵扣不是說貸款多少就抵多少,預計會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有個例子可供參考,比如購買商業健康險的個人所得稅抵扣,也是專項扣除,設定每年可以扣除2400元,每個月200元。這樣扣除最多減稅72元,最高是1080元的減稅。房貸利息的扣除,預計也會類似。

5、房屋租金抵扣的應用範圍更廣,但實施時,預計納稅人申請的積極性不會很高

租金扣除,相對房貸利息而言,人群覆蓋範圍更廣一些,但實施時預計租房人申請扣除的積極性不高。因為抵扣都會要求納稅人提供申報和證明材料,如果要求提供房東的出租房屋納稅證明,則會要求房東交稅。

以北京出租房屋為例,現在需要交5%的稅。只要出租房屋所得交完稅以後,才能拿到證明抵扣住房租金。很可能,房東交的稅會轉嫁給房客。如果房客租金抵稅的所得稅收益還不如轉嫁的稅多,那麼納稅人申請的積極性就不會很高。

房貸抵扣還面臨一個問題——工作地和住房的偏離。其實,幾個專項扣除都有同樣問題,比方說教育抵扣。在北京工作,孩子在家鄉上學,教育費用能不能拿到北京抵扣?住在燕郊,房貸是河北的,在北京抵扣行不行?

6、專項扣除還包括子女教育和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但操作起來有多個問題存疑

現在義務教育基本免費,高中教育學費較低,抵扣意義也不大;但上課外班、私立學校教育的扣除,預計沒有希望進入抵扣。目前關注的細節是,會不會擴大到大學教育。現在大學教育學費1萬至2萬,甚至3萬,另外職業教育會不會擴展。如果擴展到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三本教育的扣除,子女教育的扣除會比較大。如果只限定在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則意義不大。

大病醫療的扣除,要考慮很多實際情況。對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員工來說,得了大病還能繼續發工薪,市場化機構往往繼續發工薪兩三年就結束了。沒有收入的話,扣除就沒有意義了。而且大病是全家負擔,如果就業者得了大病,配偶或家庭成員也可以扣除,效果則比較大。現在分析,家庭成員扣除的可能性不是特別高,可能就是本人。

總之,專項抵扣在初期階段會比較麻煩,對納稅人申請扣除的認定程序會很煩瑣。如果經濟走向穩定,未來會變成比較固定的抵扣。預計未來會根據情況逐步擴大標準、放寬範圍。前期預計只是完善制度,以及保障最低收入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