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猕猴桃结岀脱贫致富“黄金果”

新湖南客户端6月27日讯(记者 肖祖华 通讯员 贺上升)“我在这里打工已是笫四个年头了,我每月工资2000多元,还学会了猕猴桃嫁接、栽培管理技术。感谢刘国磊董事长为我们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机会。”6月26日,在湖南都乐庄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班的贫困户阳早莲兴奋地说。

刘国磊是隆回县小沙江镇人,今年38岁。2014年前在深圳经营了一家以卖猕猴桃为主的公司,做了十多年的水果生意。经过多年打拼,他事业小有成就,有了二三百万元的积蓄。在四川、陕西果农家收购猕猴桃时,刘国磊发现种植猕猴桃收入十分可观,很有发展前景,于是决定回乡发展猕猴桃种植业。通过不断了解、咨询和外出考察,他坚定了投资种植猕猴桃的信心。

2014年初,刘国磊毅然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水果生意,回乡扎根农村,开始创业。他把所有的“家当”都托了岀去,在金石桥镇金南居委会流转土地500亩,建立了标准化猕猴桃产业园。投入的资金短期内没有效益、回报,刘国磊由原来百万富翁一下子变成了起步创业的“穷光蛋”,当时的生活十分窘迫。“我经过考察选择在这里种植猕猴桃,主要是海拔低,适宜猕猴桃种植生长。而我老家小沙江镇海拔1200米左右,容易出现倒春寒,种植风险太大。”刘国磊说。

猕猴桃结岀脱贫致富“黄金果”

万事开头难,创业起步更艰难。“当时真没想到流转土地那么难,曾想到过放弃,但一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想起2014年流转土地的情景,刘国磊记忆忧新。从流转土地开始,刘国磊向村民承诺,优先安排贫困户进果园务工,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他一直履行诺言,让20多名贫困户常年在家门口就业脱贫。土地集中流转成功后,他先后引进了红心、黄心、绿心等30多个猕猴桃优良品种进行培育栽种。同时,他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嫁接培育的猕猴桃苗木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猕猴桃苗木销量达1000多万株。

走进金石桥镇标准化猕猴桃产业园基地,成片的猕猴桃果树一片翠绿,挂满果子。每年冬春季节,刘国磊培育的各种猕猴桃苗木,因品质优良,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据介绍,一年四季陆陆续续会有客商来基地考察或选购。每年10月以后至第二年春天,是苗木销售黄金季节,不少外地客商慕名来到基地考察“相亲”,选购苗木,现场成交。

猕猴桃结岀脱贫致富“黄金果”

今年,刘国磊种植的猕猴桃进入盛产期,预计亩产产值一万多元。“你别小看这猕猴桃, 营养价值特别高,被誉为‘水果之王’。市场价每公斤20至30元,销往广州、深圳等地。我已经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建立购销合同,并建立电商平台进行营销,所以猕猴桃不愁销路。”刘国磊眉飞色舞地说道。目前,刘国磊申报的4个猕猴桃的品种和实用技术专利已被受理,正在审批当中。

猕猴桃结岀脱贫致富“黄金果”

自猕猴桃基地创建以来,刘国磊带动金石桥、小沙江、司门前等乡镇周边村民发展猕猴桃种植、培育苗木,并于2014年8月注册成立了湖南东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湖南都乐庄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有百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一半以上。刘国磊为他们提供苗木、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等服务,并保证回收农户果品。同时,果园聘请了30多名贫困村民。据初步统计,自2014年以来,刘国磊已为务工村民累计发放工资近200万元。现在,刘国磊牵手种植户和贫困农民,以产业园基地为依托,以苗木果品产业为平台,以技术推广为优势。通过建立产业项目,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逐步打造成集种苗培育、果树栽培、果品加工与销售、技术服务与指导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链。“我想通过产业示范推广,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发展猕猴桃,实现乡村振兴,和父老乡亲们一同增收致富。通过延长产业链,把生态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时,刘国磊信心满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