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近日,那阳镇宝华村南山白毛茶场鲜茶收购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茶场工作人员忙着过称、结账,几个前来卖茶的中年妇女说说笑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近年来,那阳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目标,积极引进一批非公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千企连千村”活动,通过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扶贫车间+农户”、两新组织进村联建等模式,不断壮大农村产业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实基层党组织,积极打造脱贫攻坚新引擎,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企业+合作社” 抱团发展尝甜头

“今年的茶叶长势相当好啊,有了公司的专业技术指导,茶叶的病虫防治得到有效解决,茶叶产量比以前高多啦!”刚刚领到茶款的宝华村六旺屯茶农梁居海高兴地说,他今年种了2亩茶叶,产量比往年提高了将近1/3。

“自从加入了茶叶专业合作社,所有鲜茶都是由公司负责保价收购,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比以前零星分散、各自为营的管理方式好多了。现如今,咱农民种茶也能‘旱涝保收’呢!”宝华村村民蒙大姐了呵呵地说,她家今年单单种茶收入就有5000元。

那阳镇宝华村通过引进广西南山白毛茶茶业有限公司,成立“大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由公司提供优质种苗、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并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利用合作社把分散农户集中起来,大胆探索“抱团式”发展并获得成功。从此,村民致富道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红火,于2017年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

该镇现有非公企业30多家,成立专业合作社25个,共吸纳社员200多名,涉及11个村委(社区),全镇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69%。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扶贫车间+农户” 门口就业助增收

在位于那阳镇新街的永华手套加工厂,笔者看到,一个特殊的车间格外引人注意。该车间工人很多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门口还多了一块醒目的牌子“就业扶贫车间”。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就业扶贫车间是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推出的一个特色扶贫项目。”永华手套加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与村委签订合作协议,一方面优先招录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就业;另一方面村委负责积极向企业推荐合适的劳动力。同时,公司还特别为老、弱、病及残疾的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些特殊岗位。

“有了扶贫车间,贫困户找工作就容易多了。在家门口就业,既可以每个月有稳定收入,又能兼顾照料老人、小孩,真是一举多得啊!”那阳镇三合村庙脚屯建档立卡贫困户蒙宏芬高兴地说,有了稳定收入,今年脱贫很有信心。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该镇通过鼓励村企合作企业开设“扶贫车间”,为困难群众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大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扶贫车间+农户”的帮扶模式很受农民群众欢迎。

目前,辖区内的德源冶金、南山白毛茶、莉妃花圃等30多家企业均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共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扶贫车间”正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

“村党建+企业” 壮大组织促振兴

近日,那阳镇政华村委会门口聚集了不少人,随着鲜艳的红布轻轻揭下,广西大森茶业有限公司南山项目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贫困村与非公企业党建“联婚”迈出坚实的一步。

“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引领作用。”政华村党支书表示,有了企业的加盟,今后政华村的党建工作将全面开创崭新的局面,贫困村脱贫摘帽也更加有信心了。

据了解,为助力政华村脱贫攻坚,该村引进了知名企业广西大森茶业有限公司,并规划实施“南山现代农业标准化有机生态茶园基地”项目,总规模3580亩,总投资474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约1500亩的土地流转和茶苗种植。

“通过与村党组织联建,有利于壮大项目建设组织队伍,促进项目顺利推进。”该企业负责人说,成立项目党支部是那阳镇全面推进“党旗领航+”活动,充分吸引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行动的又一生动实践。

那阳镇非公企业成脱贫攻坚“新引擎”

近年来,该镇狠抓村党组织建设,通过“两委”换届,配强配齐了一批觉悟高、业务精、战斗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同时,以开展“党旗领航+”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与企业合作联建,充分发挥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驻村第一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充实村级党组织队伍,为壮大贫困村脱贫攻坚战斗队伍注入强劲动力,使之逐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