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一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

一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

一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

一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

一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

这是我珍藏的一张抗战时期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所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的主人公是福建绍安人黄钟杰,当时他23岁,学艺术师范科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毕业。

这张毕业证书是我收藏的系列证书中的一张,今天之所以分享给大家,是因为这张证书背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隐藏在证书背面的一段文字里。这是由毕业证书的主人公黄钟杰亲笔写下的,原文如下:

“1942年秋毕业,1990年11月10日收到从三明师范学校寄来的毕业证书,感触万分:为什么毕业五十年后才收到毕业证书?五十年的沧桑是怎么过来的?

~这证书是三明师范教研室主任吕培地寄过来的,至(十)月十日漳州市三明永师,闽师同学会分会成立时,三明师范派其退休教师刘任庭(原总务主任,现该校校友总会负责人之一。)和吕培地(协助校友会事务)老师代表三明师范校友总会出席会。会后谈叙中,吕老师说学校尚保存早期档案一些,其中有毕业证书,于是我顺便请他代我查一查。感谢吕老师,真的寄来了!

钟杰

1990年11月10日”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怎么会三明师范学校里保存着,后来又寄出呢?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学校与三明师范学校有什么渊源呢?原来三明师范学校前身是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陈宝琛倡办的全闽师范学堂。原址位于福州乌石山,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师范学校,也是当时全国最早创办的一所师范学校,素有“闽师之源”的美誉。民国25年7月,合并福州、建瓯等师范学校为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民国27年3月,省立师范学校内迁至永安,民国31年改称为省立永安师范。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永安师范学校一度停止招生。1971年11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原永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三明地区师范学校。

了解了三明师范的历史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张迟到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的历史背景,因为日寇入侵,省会福州危在旦夕,为了保障战时教育,福州许多学校都迁往福建内陆。1938年福建省立师范就迁到了当时福建的“战时中心”永安。1942年福建省立师范改称福建省立永安师范。因为在民国时期学校的毕业证书大多都是邮寄给学生家里的,但在当时抗战时期,交通堵塞,时局混乱。况且1941年,1943年福州两次沦陷,后在福州守军的顽强抵抗下日寇才退走。这种形势下不排除有很多学生的毕业证书丢失了,能寄到是万幸。而在原学校保存下来后来又寄还毕业原主人的,真是不幸中的万幸。难怪七十多岁的黄钟杰在收到这张迟来了五十年的毕业证书时感慨万分,在人到暮年时也算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