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因為手賬,我差點出了書|CBNweekly金字招牌

因為手賬,我差點出了書|CBNweekly金字招牌

晚上9點,向寧的手機定時響起,她停下正在構思的文章,清理好桌面,將手賬本一本本擺在面前,開始了她又一天的手賬功課。

這個任務大約會持續40分鐘。她要先在Hobo Weeks上總結當天計劃的完成情況,再在Muji日程本的時間軸上梳理今天每段時間都做了些什麼,再拿出Midori的“三年日記”記錄下一日感想,最後又回到Hobo Weeks,規劃第二天的日程。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Hobo Weeks”的手賬本

“Hobo Weeks”“Midori”都是手賬本的品牌,擺在向寧手邊的還有粗細不一的彩筆、各種顏色的膠帶、奇形怪狀的尺子。記錄手賬將近4年來,她已經探索出了最適合她的一套記賬方式。

有朋友對向寧每天花這麼大功夫“寫寫畫畫”表示過疑惑,可是向寧還是沉迷其中,對於她來說,記錄手賬已經成為一種 “一天不寫就難受”的習慣。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手賬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做筆記、記日程、寫日記。

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歷,記錄下工作日程、課堂內容,不時還要抒發些感想,但那大多都是屬於白紙黑字的記憶,最多再加幾根熒光筆就可以解決。隨著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的發展,大量的筆記類、效率類App和程序噴湧而出,這種“數字手賬”提供了更省空間、省精力、省錢也省時間的記錄方式。

相比而言,向寧那樣的手賬記錄方式顯然更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但如今像向寧這樣記手賬的年輕人並不算少。

因為手賬,我差點出了書

徐佩 /24歲/上海 互聯網行業

手賬入坑時長:4年

每日手賬時間:半小時

手賬花銷:近1萬元

大二的時候,徐佩的生活很迷茫,每天看似忙碌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直到有一天在B站看到一個生活過得很有趣的視頻播主,她決定利用大學時間多去學些新東西,然後記錄下來。

在那之後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徐佩每天的時間都被填滿:上課學習、課外自學、學生工作、實習、寫文章……而她記錄的方式,就是手賬,這讓她在忙碌之餘仍然有時間探索愛好,甚至抽出時間逛展。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以膠帶畫裝飾的手賬

上班後,記手賬的方法仍被徐佩保留下來。由於工作後時間緊張,她放棄了用膠帶畫裝飾手賬。但她認為花點時間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第二天就會更有規劃和目標,避免將空閒時間浪費。每天記錄時間軸也能方便一週總結一次週報,看還能在哪些方面提高效率。在效率手賬之外,她還有讀書手賬、電影手賬、展覽手賬……

從畢業到現在,徐佩先做了半年的自媒體博主,又通過這些年鍛煉出的能力進了家電商創意公司,前年還曾有出版社邀請她出書,但被她婉拒了。而她還是一個和手賬相關的粉絲數10W+的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常有廣告商找上門來。徐佩覺得她能過上現在的生活,一切都和手賬密不可分。

從懶癌患者到雞血少女

劉貝 /26歲/北京 互聯網行業

手賬入坑時長:2年

每日手賬時間:半小時

手賬花銷:約4000元

對於劉貝來說,對手賬的上癮,更像是在寫手帳過程中所產生的“自我能夠掌控人生的感覺”。

在她看來,手賬就是兩個功能,一是記錄過去,二是規劃未來。它可以讓生活過得“慢”,可以用敏感的觀察力去體驗生活中的美好。而在工作中通過合理的工作計劃安排、項目管理、會議筆記,又能讓處理的事情條理清晰、有先後順序。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手賬使生活“可視化”

劉貝說自己曾經是個“懶癌患者”,正是因為記手賬才得以進階為“雞血少女”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像陀螺一樣原地打轉,疲於奔命,說不上來自己在忙些什麼。但你的手帳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載了你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這種自我提升是可視化的,是可測量的。這也是一種生活記錄。我可以拿出我的手帳翻著一頁又一頁說,我的日子沒有虛度。”她說道。

如今劉貝已經將記手賬的愛好變成了工作。她所在的公司“行動派社群”在2016年3月成立了微博、微信平臺“手賬研究室”,目前共有60萬粉絲關注,專門針對手賬消費者推送手賬產品、方法以及個人成長類文章。

手賬是有錢人的遊戲

向寧/ 22歲/北京 學生

手賬入坑時長:3年半

每日手賬時間:半小時

手賬花銷:10000元

“進了手賬圈,連金錢觀都不一樣了。”以往覺得很貴的200、300元的本子,如今在向寧看來已經不值一提。

“你想想,國譽自我(日本Kokuyo出品的日程本,主打每日時間軸)找代購一本380塊左右,但是分攤在每一天,也就一天一塊多錢嘛。”

雖然向寧還是學生,但是從入手賬坑到現在的第四年,每年大約花銷兩三千塊錢,她說:“手賬可是有錢人的遊戲。”

向寧認為,為手賬每年花銷上萬的人有很多。各大廠商每年為了吸引消費者,每年同一本手賬本會推出不同的本皮和封面。除此之外,手賬本的本皮、內頁、筆、記錄工具、膠帶等裝飾品,甚至還有拍攝手賬時的裝飾和配件都需要手賬愛好者的大量投入。

向寧列舉了自己買過的東西:火漆套裝、櫻花固體水彩、萬物小印、Chronodex印章、透明印章套裝、印泥、彩墨、倉敷意匠的膠帶標準款、MT膠帶、和風膠帶、復古貼紙套裝、ES套裝……

筆也用了不少,玻璃筆、鋼筆、美工筆、Zebra復古色套裝、吳竹水彩筆、Marco72色彩鉛,還有桌布、裝飾品……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向寧製作的手賬

向寧曾經是手賬博主,這讓她更需要不停買新文具和裝備做測評。她在手賬上投入的時間精力也絕不會少, “要更博就要寫新內容,總結帖什麼的,手賬門檻很低,但是要投入的話成本也可以很高”。當博主期間,向寧每一天都要用一下午做一面手賬。

金錢和時間的壓力讓向寧最終放棄了做一名手賬博主,但她仍舊是一名堅定的手賬愛好者。對她來說,每天花半個小時用膠帶、水彩裝飾的手賬是她創意的產物,看著自己越寫越好就很有成就感。

手賬也讓向寧更加自律。“有時候我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5天沒背單詞了,連吃了幾天的高糖了,幾天沒運動了。”她說道,“這些如果你不記錄下來真的很難發現。”

男生記手賬,沒什麼不一樣

韓君/17歲/西安 學生

手賬入坑時長:1年

每次手賬時間:1小時

手賬花銷:約1000元

一般人可能覺得手賬是女孩兒才會做的事情,但是韓君覺得,男生記手賬和女生沒什麼不同。

手賬給韓君帶來的最直觀的改變同樣是提高效率。以最簡單的補課作業來講,如果是週六週日補課,韓君過去總把作業拖到週五晚上才完成,給自己造成了很大壓力。而在使用手賬記錄周計劃後,他學會將作業分佈到每一天。當他看著每天的計劃都被打上意味著已完成的勾,知道一天沒有浪費,心裡也很有成就感。

韓君被手賬吸引和其他受訪者一樣最初是因為顏值。他在平時生活中就追求美觀,也會挑好看的衣服、用品,過去也有寫寫畫畫的愛好。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韓君製作的手賬

觀察韓君分享的手賬會發現,他的“男生風格”非常明顯。用色大多比較低調,以藍色、棕色、灰色等冷色調為主,膠帶的內容也不同於一般女生喜歡的可愛元素,而是以落葉、汽車、男性卡通、山川海洋為主。至於記錄的內容,除了每天的心情感想、日程規劃外,還會穿插著觀影記錄、購物記錄、讀書記錄等。

韓君對於自己的手賬很有想法,他PO出的手賬沒有一張完全一樣的排版。裝飾手賬是他的樂趣,美觀的東西讓他心情更好,並不覺得那是浪費時間。

年輕人為什麼愛手帳

儘管一本詳實的手賬最大的作用就是能管理時間、提高效率,但想要完成一面精美的手賬卻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如今正有一批深受年輕人喜歡的產品正是通過“節省時間和精力”來吸引人,比如不用做飯也不用出門的外賣,以及利用了碎片時間的短視頻,但手賬進入人們生活的方式,顯然和它們背道而馳。

當人們明明可以通過最簡單的白紙黑字或更簡單的數字筆記來記錄時,手賬對於它的愛好者來說到底有怎樣的附加價值?

① 始於顏值

在採訪過程中,所有受訪者都不約而同的談到一本精美的手賬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感。

按照劉貝的說法,“喜歡手賬的人,大多也對自己的生活質量要求比較高,喜歡精緻生活”。這部分消費群體往往願意為美付出更多——即使是住出租屋,徐佩也會精心裝飾房間,向寧也喜歡給人拍攝好看的照片。這讓他們更容易被手賬品牌設計的好看產品吸引。

以日本手賬品牌HOBONICHI為例,它的產品目前分為四種:一日一夜的A6款文庫本,瘦長規格、便於攜帶的weeks,規格稍大的Cousin系列,以及英文版的Planner。功能精巧、紙張舒適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吸引消費者的就是HOBONICHI的顏值。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HOBONICHI2018新款手賬本

到2018年,HOBONICHI手賬的封面設計已經超過了100種,單色、多色、皮革、卡通、油畫,還有不少和知名設計師合作的跨界款,具有眾多元素封面的HOBONICHI刻意迎合各種審美的消費者,不少消費者還因為喜歡的封面連續買了好幾本同一年度的手賬本,即使不使用也要拿來收藏。有的限量版HOBO本子,甚至能在國內炒到三四千元,比原價翻了10倍。

除了手賬本本身的精美程度,它的愛好者們也在想辦法通過自己的創意,以及裝飾品,讓它的顏值再度“加分”。

裝飾手賬用的膠帶就可能是比本子本身更花錢的地方。向寧就提到,“很多很好看的膠帶,看了就走不動路了”,即便用不完,也要買買買。對於那些想要把手賬做得好看,自己卻沒有美術功底的人來說,利用膠帶拼貼來提升手賬美感也是個簡便但效果很好的辦法。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故宮“網紅”紙膠帶

② 所謂的管理感和成就感

儘管有一種說法是,新一代的消費者更鐘意“美而無用”的東西,但手賬愛好者們顯然不認為手賬是“無用”的。

為了提高效率,徐佩在手賬中應用了四象限法,通過每天選擇一件比較難但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和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事情作為目標,這樣她可以較好地完成每日計劃,也不會因為安排任務太多完不成而自責。

如今的時代進步越來越快,許多人記錄手賬都是為了追趕那些跑在他們前面的人。

一些手帳愛好者會將自己每天的時間利用情況精確到每半小時,從而覆盤出自己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我是好吃懶做地過了一天,還是努力工作努力學習過了一天,時間軸不會騙你”。向寧說道

通過每天的日程打卡,每天計劃的完成,每天對自己目標的設定,手賬給予這些年輕人的,是一種踏踏實實每天都在進步、時間都沒有虛度的安全感。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安全感只有在親筆畫下那個“對號”時才會實現。

③ 手賬背後的社交屬性

在採訪中我們發現,手賬愛好者們很少是“孤身一人”,他們或多或少受到了他人的影響,比如購買產品時被種草,或者是記錄手賬後的分享。

向寧還記得做手賬博主時,每當與粉絲互動,受到粉絲的鼓勵,就想要更加不斷地進步,也需要付出更多成本去進步。韓君在受到同學們的支持後,也增加了膠帶的購買和版式的設計。

這些由手賬博主分享出的內容,成了普通手賬愛好者獲取手賬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他們也自成一個圈子,彼此的肯定成為記錄手賬的另一份動力。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Instagram上有名的手賬博主

劉貝所在的“手賬研究室”在各地成立了行動派手賬小組,方便手賬愛好者交流學習。截至2018年3月,行動派手賬小組覆蓋了全球65個城市,並且以每月新增4座城市的速度不斷拓展。每個城市的手賬愛好者會經常組織線上線下活動,一起討論種草文具,分享自己的手賬,互相學習影響。

如今,正有越來越多的商品和服務在搶佔著人們的注意力。視頻網站和影視劇公司希望人們的閒暇時間能夠花在屏幕前,短視頻和直播網站希望人們的閒暇時間花在一條條鏈接後面,購物中心越來越多的線下活動和體驗式設計希望人們把線下時間花在商場裡。對於那些愛用紙筆做記錄的人,手賬也是吸引他們注意力和時間的一塊磁鐵。

在更簡單的記錄方式面前,為什麼還有人願意選擇手賬?說到底,這個看似古老且傳統的產品懂得一個道理——你可以提供一個怎樣的精神世界,又如何讓人們為這個精神世界買單。

應採訪對象要求,向寧、徐佩、劉貝、韓君為化名。

文 | 郭雪巖

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因为手账,我差点出了书|CBNweekly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