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傻傻分不清的心梗與心絞痛,記住這張表你就會了!

心絞痛、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我們常常會聽到的的心血管疾病名稱,但是很多人對它們之間的聯繫和區別並不是很瞭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張對比表,教你秒懂二者區別。


<table><tbody>心絞痛心肌梗死概述 由於冠脈存在固定狹窄或閉塞 冠脈斑塊破裂 分類 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變異型心絞痛
發病誘因
勞累、情緒激動等 可無明顯誘因 胸痛時間 較短,數分鐘或15分鐘之內,休息後可緩解 較長,可持續數小時或1~2天,休息後不緩解 胸痛部位 胸骨中下段、胸骨後 與心絞痛部位相似,也可在上腹部位置 疼痛性質 壓榨性或窒息性胸痛 比心絞痛更劇烈 其他症狀 一般不會出現胃腸道症狀、低血壓、休克及心衰症狀 可伴有噁心、嘔吐和上腹疼痛,嚴重心梗時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及心衰
含服硝酸甘油 可緩解 效果差或無效 心電圖 一般正常,發作時可出現改變持續特徵性及動態性改變(ST段抬高、Q波深且寬) (ST段壓低、T波倒置)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及心肌壞死標記物無變化 白細胞增加,心肌壞死標記物增加 治療 緩解症狀為主,減緩疾病進展
儘可能多的保留心肌細胞,防止併發症 緊急處理 立刻休息,較重時可試用硝酸酯類藥物 儘早入院治療,持續性吸氧,心電監護 藥物治療 改善缺血:β阻劑、硝酸酯類或CCB 解除疼痛:嗎啡預防心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ACEI或ARB、他汀類藥物 抗凝、抗血小板治療
β阻劑
心肌重構:ACEI或ARB
介入治療 嚴重者可進行血管重建 入院後儘快開始溶栓或介入治療 預後 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大多能生存很多年 與梗塞範圍、大小、側支循環產生情況及治療是否及時有關 /<tbody>/<table>

【考點自測】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常出現的心律失常是( )

A.室性期前收縮

B.心房顫動

C.竇性心動過速

D.房室傳導阻滯

E.房性期前收縮

真題答案:D

解析:①一般情況下,右冠狀動脈發出房室結支支配房室結。因此當右冠狀動脈阻塞時,除導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外,常導致房室結缺血,引起房室結及房室束缺血、水腫及炎症,極易造成房室傳導阻滯。答案為E。②請記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易併發房室傳導阻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易導致室性心律失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