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三者關係要了解!

談到心臟病我們經常或提及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這3個名詞,那麼三者到底是什麼關係呢?其實三者都是心血管疾病,三者都能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至於三者之間存在的具體聯繫?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心臟一刻不停地跳動,需要大量的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但它們不是直接取自心腔內的血液,而是由長在心臟上的左右兩條叫冠狀動脈(它的形狀好像是一頂帽子扣在心臟上,因而得名)的血管供應的。如果由於各種原因(比如動脈粥樣硬化)使這兩條血管變窄,血流不暢,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營養,就會出現心肌缺血現象,這就是冠心病,也叫缺血性心臟病。

冠心病根據臨床症狀的不同分為六種,分別是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心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和猝死型冠心病,其中以心絞痛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型冠心病最為常見。

心絞痛與冠心病的關係:心絞痛是一組由於急性暫時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患冠心病時由於心肌供血不好,心肌內積聚了過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不能被運走,這些產物可刺激心臟傳入性交感神經,傳入大腦而產生痛覺,故心絞痛是心肌缺血所致,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狀。

心肌梗死與冠心病的關係: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症候,通常多有心絞痛發作頻繁和加重作為基礎, 也有無心絞痛史而突發心肌梗塞的病例。當冠狀動脈較大的分支完全閉塞(血栓形成)時,這條血管供應的心肌因得不到血液營養而壞死,稱為心梗,故心梗也是冠心病,是冠心病最嚴重的後果。

我國每年新發心梗60萬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疏通堵塞的冠狀動脈,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120分鐘內。每拖延1分鐘,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死去。

急性心梗後,留給搶救的時間其實很短。心梗後,心肌的血液供應被中斷,如果不及時恢復,心肌壞死的面積就會一點一點變大,這也是心梗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療是通過溶栓、放支架等方式的再灌注治療,讓心臟重獲血液供應。

通過以上講解,相信大家對於三者之間的關係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提醒,當突發冠心病,出現心絞痛症狀時,及時應積極治療,否則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發展為

心肌梗塞,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