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当年名震陕西 人称“八斗才子” 缅怀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缅怀华县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作者 刘亦农 刘正军 吉艺昌

华县县志对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的介绍如下:“吉子正(1898-1965),华县辛庄小涨人。幼读私塾,高小毕业从农。其父是秀才,因家学渊源影响,加之本人颖悟过人,故有‘八斗才子’之称。民国23年,曾在新汉社(剧团)当编辑,当时编有《半壁河山》、《艳娘传》等剧。1945年-l949年,先后两次在李桂芳领导的马当剧团当编辑。创作和改编了《牛马婚姻》、《汪精卫传》、《碧血黄花》等剧目。”“解放前曾当过剧团编剧,创作和改编过一些剧本。抗美援朝中编写过剧本《唇亡齿寒》,1958年为县剧团创作了《山塌金斗王》,“文革”中因不堪忍受凌辱投机井自尽。”

吉子正受父亲的教育影响,自幼饱读诗书。早年在甘肃古浪县政府任科长,后辞职回家。因喜爱文艺创作,曾在西安艺俗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后离开西安艺俗社在华阴剧团任编剧,他曾在秦腔班社新汉社和马当剧团当过编剧。其创作的秦腔剧本《碧血黄花》,反映了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也称黄花岗起义)前后,革命党人不满清政府政治腐败,列强环视,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与日俱增的局面,中山先生和同盟会的主要成员在槟榔屿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训,决定集中力量、认真准备,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的历史。

碗碗腔经典剧目,是吉子正老先生现在流传于世的唯一剧本。该剧反映了一对年轻人在战火中历经磨难、喜结良缘的爱情故事。

当年名震陕西 人称“八斗才子” 缅怀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山塌金斗王》是老先生给华县剧团创作的最后一个秦腔剧本,当年在省内外演唱的,影响最大,最为红火的一本剧作。这个剧本是根据二华一带流传的神话故事改编。故事的大意是: 华州城东南的少华山,有座漂亮的阜头(又名朝阳)峰,峰下是美丽的白崖湖。湖的方圆10余里,良田万顷,林果茂盛,山清水秀,粮田莲池,物阜民殷,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太平盛世。不料此地出了个恶霸地主叫李凤仙。他打制大小两个金斗。秋后收租子,大金斗往回收;春荒放账,小金斗往外量,农人气不过,对他为富不仁,巧取豪夺的行为,群起争辩了几句。他却眼睛一瞪说:交不起租子,就别种地!还不起粮食,就别来我家借!”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为了活命,只能忍气吞声。  

后来关中遇到百年大旱,白崖湖水一落十丈。农田里的庄稼,眼看都要旱枯,可湖边车水的水车,全部被金斗王霸占,谁要用湖水浇地,都得给他交粮交款。金斗王还到处吹嘘:“我身上穿绸缎,饭锅下白面;吃喝不靠天,烧柴不上山;华堂观湖景,竹林柿子甜;金银仓柜满,日月赛神仙。管他老天旱不旱,我有72座莲花转(水车),今生不靠天吃饭,若要我凭天吃饭,干了黄河倒了山!”--笔者记得,这大约就是当年戏中的唱词。金斗王的狂言使天神震怒,震倒山峰将金斗王全家活埋,而他家的丫鬟凤姑因勤劳善良得到神助,而得以逃生。

当年名震陕西 人称“八斗才子” 缅怀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阜头峰倒塌时,凤姑向东逃难扣好“钮子”的地方。后世谐音流传成了“柳枝”。凤姑“抬头”回望少华山山峰倒塌的地方,以后就叫“抬头”古堡。凤姑再往东奔跑在一棵桃树下休息了一会,后来,这儿就被传说为“桃下”。凤姑又继续边跑边哭边想到家乡的灾难,她的泪水成河。这里便叫作“哭水”,后世谐音传为“敷水”。这些地名,这个神话故事,恶霸金斗王,被欺压的老百姓等等这些鲜活的人和事,就是这一带人们身边熟悉的人和事。

当这些人和事被编成戏剧,搬上舞台,用慷慨激昂的秦腔唱出来,喊出来,说出来的时候;在1958年成千上万人还没有见过电灯泡的时候;华县剧团用“电打布景”以及许多特技把这个神话故事,神秘地活灵活现地表演于于舞台的时候,人们能不痴狂吗?当年《山塌金斗王》在各地演出的时候,人们奔走相告、万人空巷、扶老携幼,人山人海,场场观众爆满。剧团巡回演出,不要说剧团的收入丰厚,在哪里演出,那里的商业交通都繁荣了。笔者亲历了那一个时期,许多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1956年和1958年,华县剧团先后两次招收学员100多名,进行了科班训练。1960年,华州人民公社文艺学校成立,招收学员60名,为华县戏剧活动培养了又一批新生力量。华县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秦腔大型神话剧《山塌金斗王》和大型迷胡剧《孟姜女哭长城》,并上演了《软玉屏》、《葫芦峪》等十几个传统戏。这是华县剧团最为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是华县这个人口小县,教育大县,文化大县驰名省内外的一个时期。作为《山塌金斗王》的剧本创作者,《孟姜女哭长城》剧本的改编者吉子正老先生,无疑,这也是这位著名剧作家最为兴奋最为自豪的时期。

当年名震陕西 人称“八斗才子” 缅怀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秦腔《葫芦峡》剧照

解放后吉老先生在家务农。合作化后,他和村里两位老人负责种植南瓜,他们种的南瓜个大味好,深受乡亲们喜爱。在老先生后人的家里,至今保存的他的唯一的一张照片,既不是他严寒酷暑苦写剧本的情景,也不是他如痴如醉般的和人说戏唱戏的情景,更不是他的戏剧唱红家乡唱红省内外,老先生志满意得的情形。而是老先生面朝黄头背朝天,在瓜田里伺弄瓜苗时拍摄的一张照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乡村组织的春节社火表演中,老先生多次亲力亲为设计装扮“血故事”(是一种把戏曲中的含有流血杀斗场面的故事,在真人身上经过设计,体现出身穿戏服、刀剑穿身、血流如注的血腥场面),使他的创作智慧在民间社火艺术中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深受乡亲们喜爱,往往引得成百上千人奔走观赏,老先生设计装扮的血故事社火还曾进入省城西安进行表演,轰动一时。

正在吉子正老先生戏剧创作事业蒸蒸而上之时,他的灾难也随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降临。1969年9月13日中午,在工作组主持的批判老先生的群众会上,执拗的老先生强调某个“事实”是虚假的,这时上来一个“积极分子”,当众打了他一记耳光,并一脚将他踢倒在地,强行拉着他的手指蘸了蘸血红的印色,在交代材料上按了指纹。已72岁高龄的老先生不堪凌辱,下午就在村南投井自尽了。他去世后,其创作的剧本,资料,以及全部文字记录。被驻村工作组的人搜罗净尽,片纸只字不留,一包袱包着带走,据说全部销毁了!可怜老先生一世心血,化为灰烬!

当年名震陕西 人称“八斗才子” 缅怀著名剧作家吉子正先生

在我们渭华二县,有两个著名的剧作家:其一是渭南县李十三(1748--1810),其二是华县吉子正。他们两个同是草根作家,都生活在贫苦农民中间;才高八斗,剧作甚丰的他们相差160多年,生活在两个世界,但都死得很惨!当年清朝嘉庆皇帝以李十三的剧作有反清隐语,下令捉拿。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李口吐鲜血,跳墙出逃,最后跌倒在距家20多里的荒野草丛之中,含冤而死。但令人欣慰的是:李十三的“十大本剧作”,历经一、二百年至今保存完好,笔者的书桌上就有厚厚的一本,渭南师院李相民教授编校的《李芳桂(李十三)剧作全集校注》。而吉子正老先生,却永远永远不会有“剧作全集”现身于世了。于人于国,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目前各种资料中,有说他去世于1967年,有的说是1969年或1977年,包括县志在内,无一确信。为此,笔者曾召开过吉子正的家属和有关人员座谈会,对其去世的时间和当时的细节均作了详细了解。现在我们可以确切的说:去世事间是1969年9月13日下午。吉子正先生的儿女为其撰写的碑文如下:“先父生于1897年5月初八日,卒于1969年9月13日。先父......一生好文学。解放前后,曾在渭南二华文艺创作方面有所造诣。剧本兵火缘,黄花岗等广为流传。......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含恨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