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宿迁5800余名当代乡贤为乡村振兴“强筋骨”

宿迁网讯 (记者 田庆伍 武蕾) “我曾是一名军人,今天当着父老乡亲的面庄严承诺,今年将帮扶50名还没有脱贫的退伍军人一起做生态农业,为乡村振兴作贡献。”5月25日上午,在宿迁乡贤兴乡村·产业振兴主题活动上,宿豫区乡贤代表施俊山现场与十余位退伍军人代表结对,帮扶他们脱贫。

施俊山是地道的宿迁人,以前在广东做生意,前几年返乡创业,目前是江苏省杉荷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被推荐为乡贤后,积极带领低收入农户脱贫。在宿迁,像施俊山这样的返乡创业乡贤还有很多。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注重发挥乡贤在推动地方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乡贤兴乡村”的有效路径。

从2017年开始,我市系统开展“荐乡贤、留乡愁”工作,按照以德为先、促进发展的原则推选出有德、有技、有功的当代各类乡贤人物5800余人,深耕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土壤。首先,健全乡贤组织,市、县(区)成立乡贤协会,镇、村成立乡贤参事会,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现有乡贤作用,带动培育更多乡贤;其次,搭建乡贤工作平台,构建了宿迁乡村振兴论坛、乡贤道德讲堂、工匠乡贤讲习所和“孝老敬贤”公益资金四大平台,鼓励和支持乡贤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参谋议事,推动广大乡贤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第三,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编辑文史资料、设立宿迁乡贤公众号、建设各级乡贤馆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乡贤事迹,展示乡贤风采,促进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

“乡贤为宿迁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市政协副主席、市乡贤协会顾问华志明介绍,广大乡贤积极服务乡村经济发展、参与和谐乡村治理、推动文明风尚养成,成为促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泗阳县乡贤周相民被选派到省定经济薄弱村城厢街道东风村任乡贤书记,牵头成立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低收入农户种植蔬菜,年收入超2万元。泗洪县乡贤张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峰山乡红山村乡亲参与碧根果的种植和经营,真正“种下碧根,拨掉穷根”。宿豫区新庄镇朱瓦村由乡贤领办创办高效农业项目10个以上,实现全村脱贫人口达230人,该村还借助乡贤的威望和影响力破解了居住拆迁、土地流转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乡贤协会、乡贤参事会组织已有962个。今年以来,各级乡贤组织在带动经济发展、参与乡村治理、引领道德风尚等方面,已开展420场次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