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毫不畏惧。

——马克思的《资本论》里对人性追求剩余价值的心理解析可谓淋漓尽致!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而币圈的利润,何止300%!

近日,深圳南山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一起以发行虚拟货币为名、行诈骗之实的集资诈骗案。涉案虚拟货币为“普银币”,由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普银公司”)通过其官网和收购的“趣钱网”P2P平台发行。

据警方通报,目前“普银币”受害者超3000人,涉案金额约3.07亿元,最高单个损失约300万元。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警方目前正在追讨其他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区块链+茶=普银币?

在普银茶业官网,公司被定义为是一家区块链公司。普银币自称:“全球首个本位制数字货币”,并有100亿藏茶背书。是“普银集团以10亿优质藏茶作为原发本位资产,经由三方仓储、鉴定、评估、确权后,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将藏茶资产写入区块链并发行的本位制数字货币”。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普银币宣称其与藏茶实物资产对应,流通价值高,增值前景广阔。且普银集团母公司已开始筹备上市,并得到国际认可,2016年9月在韩国平台首发,未来将会在新加坡、日本等平台陆续上线。

按其标榜的说法,“普银”并不是纯虚拟的数字货币,而是具有资产绑定的数字货币,1枚普银对应价值1元人民币的普洱茶。普银公司发售的普银数量相对应会有对等普洱茶作为商品,随时等待消费者提取。

据深圳警方介绍,普银茶业在未取得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金融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微信等媒体对外宣传其拥有一大批普洱茶(现已被查封)。同时,还聘请了一家无鉴定资质的公司对该批茶的一小部分样品茶进行了“参考评估”,对外称该批普洱茶价值10亿元。通过资产数字化,创立了“普洱币”(后更名为“普银”)。

(简单来说,就是我弄了个虚拟货币,对标的是优质茶叶:普洱。普洱茶人所共知啦,基本上茶都是越藏越值钱,所以我们这个东西也会越来越值钱,都快来买吧~)

这些渲染的前景,让大批投资者蜂拥认购。

旦素!看起来像模像样完美无缺,而其实只是来圈钱的!!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普银币的圈钱骗局

普银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参与交易,利用投资拉动币价,先将普洱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同时在发布会上承诺将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通过两次拆分(一拆十),使投资人持有的普银币扩大100倍。

等大量投资人经不住利益的诱惑纷纷进场时,普银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宣称投入更多普洱茶,不断套现,拉低普银价格,导致投资人手中普银币毫无价值,最后共损失约3.07亿元人民币。

刨根究底,这和之前的炒兰花、炒空头股票有什么区别?一样玩的都是伪需求,击鼓传花,就看最后花落谁家。

只不过,它与时俱进地引入了当红炸子鸡——“区块链概念”,借助大众对区块链的一知半解,而大约了解的“无需信任”“去中心化”的名号,让老百姓更容易解除心理障碍,一举入局。

但是首先我国普洱茶价格是被控制的;区块链的本质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具有无需信任、不可篡改等特点;但普银币本身并没有规范的自运行系统,发行代币并没有业务上的实际促进功能,只是为了让项目方提前吸取大量资金。这个普银币的运行逻辑跟区块链结合只是一个伪需求。

这类骗局抓住了普通投资者不懂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心理,导致投资者很容易上当。不仅如此,这类骗局的模式非常容易被复制,很可能会呈现病毒式的扩散传播,投资者们真的要擦亮眼睛。

你上当了吗?又有3000人被骗3亿元

区块链风潮下,核心还是资金安全

这两年,比特币猛涨,让不少投资者格外关注区块链,各种虚拟货币一夜之间涌出。

但虚拟货币也存在着极大的“庞氏骗局”风险,存在着巨大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它们都会回归其原本价值——零。

虽然挂着区块链、数字加密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但投资者最应该关心的还是资金安全问题。

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虚拟货币炒作的重头就在于让散户接盘。借着区块链等精美包装,进入金融市场,散户不明就里往里面大量砸钱,而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则成了巨富。

比特币的成功产生了重大诱导作用,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币哪个币和比特币差不多,对标着比特币之前涨那么凶,觉得这刚出来的XX币也会涨起来从中能赚一大笔。

但是比特币都没被政策允许呢,更何况这些莫名其妙的币?多提高风险意识吧!

面对虚拟货币,投资者应注意

一是选择银行、保险、证券等合法金融机构进行投资;

二是投资要理性。投资过程中,要了解企业或个人吸收资金行为是否符合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考察企业或个人真实的资产、运营状况,分析其承诺的收益是否合理,不要被“耀眼的招牌、诱人的项目、高额的收益”等表象所迷惑而盲目投资;

三是增强风险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非法金融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首要考虑资金安全,不要受高息的诱惑而动心,避免“赚了利息、丢了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