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二女戶,二女出嫁留下二老,二老如何養老?

天空155809057


雖然說生兒生女都一樣,但現實往往就是這樣,兩個女兒出嫁了,變成了別人家裡的人了,自己兩個老人以後怎麼辦?雖說可以招一個女婿,但是難不難?有幾個男的願意入贅。



現在我們來說說如何養老。

1、如果女兒嫁的不遠,女兒也孝順的話,倒也沒關係,女兒平時沒事過來看看二老,打掃一下衛生,沒事的時候做做飯。不過作為老人不能強行要求女兒這樣做,她有她的家庭,千萬不要讓她在婆家難做。

2、現在社會進步了,農村養老的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了,所以說趁年輕的時候買起養老保險,到了老了以後,每個月兩位老人總計可以領取將近3000元的收入,在農村每個月3000可以過得很好了。


3、現在敬老院,養老院很多。如果以後行動不便了,可以考慮去敬老院,養老院。那裡有差不多同齡的老人可以聊天、下棋。還有專人照顧,還是可以的。

4、既然題主說了二女出嫁,那就不存在入贅一說了,所以沒有第4


愛美食的薪薪


不管是兒是女,孝順的子女是不會讓父母為養老而憂心的。

在這講幾個真實的例子吧:

我們村裡有戶人家生了四個兒子,當兒子們個個成家後,倆老以為可以開始享清福了,沒想到分家之後,四個兒子兒媳都對他們不聞不問,小的說大的先盡孝,大的說必須輪流照顧父母,推來推去,倆老搬回了老房子支起了獨灶獨鍋,從那後,他們的四個兒子兒媳對他們更是眼不見心不煩,以自己生活困難為由,不盡贍養義務,倆老沒辦法,只能自己打掉牙往肚裡吞,靠打點零工種點蔬菜賣為生。

無病無災的日子勉強能過下去,後來,一老生病了,臥床不起。剛開始,兒子兒媳們應付式地輪流來看他們,也叫了醫生來看,但是久而久之,一個個都以工作忙來推脫,扔下幾百元讓沒病的一老照顧生病中的一老,沒多久,生病的一老走了,走之前還說了一句:不要指望養兒防老。

朋友家三姐妹,她們沒嫁之前,父母也是會發愁關於養老的事,但是他們從來沒對三姐妹說過要她們其中一個招上門女婿。

三姐妹長大成人,大姐自己選擇了近嫁,並且每隔幾天回孃家陪父母。

老二雖然遠嫁了,但她是經常打電話問候父母,逢年過節必定會抽時間回來,父母的生活費都是定時給的。

老三也嫁了,為了能照顧父母,在孃家附近買了房子。

每年過年過節,三姐妹都會商量好,至少得有一個帶著老公孩子陪父母過的,她們私下說好,絕不會讓父母感覺孤單無助的。父母有點什麼不適,三姐妹都是輪流去照顧。

因此,倆老經常對大家說:晚年幸福,不是因為生了有多少個兒女,而是兒女有多孝順自己。


客家人鐵頭1


農村二女戶,二女出嫁留下二老,二老如何養老?這個問題我非常適合向您述說。因為我老婆的家在山區,家裡只有三姐妹又都沒有人留在家裡招婿。

我老婆是家裡三姐妹中的小妹,當時嫁給我的時候,岳父岳母把三姐妹都叫回家商量,按他們的意思就是希望我老婆能留在家裡,以後也好有一個依靠。但是三姐妹卻以以後小孩子在農村又在山裡,不管是生活條件與教育環境都沒有離縣城比較近的農村好。所以,岳父岳母才沒有強硬的態度要求我老婆留在家裡。

在岳父岳母的身體還好的情況下,三姐妹是分別每月分一個人要回家一次陪伴父母。這事情可是當時就說好的,所以,我及姐夫及三個家庭是沒有什麼意見可言。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不能讓媳婦為難。

後來,我與老婆、大姐一家都離開縣城到外打工,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二姐。這種情況下,我老婆與大姐都會按時匯一點錢給二姐交給父母做生活費,這樣一直到二0一三年初才有所變化。那就是三姐妹看到父母年紀大了,都想讓他們跟在女兒身邊好有所照顧,只要他們高興跟誰都沒意見。最後還是我老婆說父母來到南寧跟我一起生活。

二0一五年五月底,七十二歲的岳父生得了癌症,在病情得到控制後就鬧著回山區老家。所以,五至九月這段時間,我每個月都有十五天回家陪岳父,餘下的時間就是二姐照顧,大姐出錢。就是這樣讓岳父老有所依的走過這一生。

至於岳母,直到現在就跟著我,我對岳母的態度就是我有一口吃的就不會讓她餓著。

總之,父母養我們不容易,不要讓父母失望,盡最大能力贍養他們,讓他們老有所依的度過一生。


荔浦青山


老話說:有兩個閨女的是上等人,一個閨女二等人,一兒一女三等人,兩個兒子不是人。

雖然聽上去好像沒有兒子晚景堪憂,其實細想兩個閨女是很幸福的。

首先,因為是閨女不需要考慮買房、購車、裝修、酒宴這些可能會耗盡老兩口一輩子財產的事情,甚至在農村閨女出嫁還有非常豐厚的嫁妝。即使所有嫁妝都給了閨女,至少老兩口一輩子的積蓄留下了,再加上社會保險和新農合醫保還有國家福利補貼,在經濟上至少不會太有壓力。再加上合理的投資理財,說不定以後還能在經濟上幫襯閨女家庭。

其次,閨女是爸媽的小棉襖。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那種嫁出去的閨女是潑出去的水的老思想啦!出嫁的閨女回孃家的頻率,對爸媽的照顧一點也不次於兒子對爸媽的照顧。現在大部分結婚的兒子因為婆媳關係和兩代教育問題不願意和爸媽住在一起。在距離相等的情況下,分開來住閨女的作用可能還要強於兒子。

其實,把所有養老的風險都轉嫁到兒子身上才是真正有風險的。把一輩子的財產都放到了兒子的房產上,萬一有意外情形,兒子輕易無法套現的。而且現在中國社會的現狀本身男人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說實話養老壓力是其中最大壓力之一。

還有就是農村的老人需要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合理的分配和運營,有閒錢的情況儘量購買一些可以提供長期保證的商業保險類。提前瞭解養老院等社會福利機構,這些承擔社會養老功能的機構現在還很不成熟,但是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希望天下老人,特別是農村樸實的叔伯阿姨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頭條小樹洞,心理小助手,半夜睡不著陪聊專家。歡迎關注,歡迎私信撩撥~


三旬C杯少女


當前,社會問題中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最為嚴峻。作為養老方向的博士生,有責任和義務來談談這個話題。據瞭解很多農村地區,二女戶一般都是通過一個女兒招親(招上門女婿的方式)或者抱養、過繼個兒子,等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上門女婿雖然沒有地位,但是二老的晚年基本生活保障和養老送終還是能基本確保,由此可以想象農民對男孩的偏好,農民養兒防老的思想觀念,是抵禦傳統農業社會風險最淳樸、最天然的經驗傳承。

養老問題是人人當下或將來急需面對的Big問題。首先強調一點,養老難問題不是個別現象,這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二女戶不是因為養了兩個女兒而導致養老困難,其實有兩個兒子的一樣困難,兒子都外出打工或升學留在城裡後,這樣的農村老年戶同樣面臨養老難的問題;本人曾親自調研過河南的一個長壽村,雖然老人兒孫滿堂,但是老人還是自己一個人單獨居在小破屋裡,房子低矮破舊,裡面堆滿垃圾破爛,屋簷低矮,升手可觸,單獨做飯,自己照顧自己,真要是生病了幾天不起都無人知曉,真是可憐見,每每遇到這些風燭殘年的獨居老人,每每心酸落淚。

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主要是什麼問題?農村因子女外出打工、工作或兒女出嫁後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人數眾多,生活困難、精神孤獨、無依無靠、生病了孤苦無緣、日常照料的問題十分嚴峻。現實中絕大多數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都非常低下,很多農村的老年人活到幹到老,晚年基本靠自養,國家每月70元的養老金不夠零花錢用,儒家所謂“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在當今社會,由於居住距離的擴展,更多的農二代想盡孝而不能。城市老年人的狀況相對要好一點,城市老年人絕大多數有退休金,最不濟還有城市低保,還有各種針對城市老年人的優惠和福利。

二女戶的老人如何養老?以下幾個途徑可以考慮:

一是自養。這是最靠譜、也是最便捷、最自由的方式,能自養的前提是身體健康、經濟充裕,只要自己還能夠參加勞動,在70歲以前身體功能完好的時候可以做到。

二是跟隨其中一個女兒。前提是女婿這一方能接受,如果女兒經濟條件好,一般進城的、思想開放的,還行行得通的,畢竟現在很多老人都在給子女帶孩子、料理家務,所以女兒養老也是天經地義。

三是找鄉里鄉親,或者村委會組織搭伴養老。鄰居親戚中關係比較近的,性格合得來,湊一起生活,成員裡面要有五六十歲的年輕老年人,也要有七八十歲的老老人,年輕老年人照顧老老人,等這一波五六十歲年輕的老年人老了,由下一波年輕老人來照顧他們,老年人自發組織起來互助養老方式適合當下農村的基本情況。

最後,燈博士提醒各位讀者,中國老齡化的大潮即將來襲,等到2050年,我們80後90後進入老年期後,三個人口中就有一個老年人,人人都要有提前規劃養老的意識,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做好未來進入老年期的生活準備,碼字不易,請路過的朋友不吝賞個贊,歡迎不同聲音不同角度的批評建議和討論!


雲說養老


回答,兩女戶怎樣養老,可以分為兩方面養老,第一方面,兩個女兒,應該商討,一個女兒出嫁,一個招養老女婿,姐妹倆自願,為什麼這樣做法,因為父母越過年紀越大,身邊必須有來照應,做些家務,洗衣做飯,感冒發燒看醫生,自已的兒女比別人好的多,照顧是女兒的責任。第二方面,他們二位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可以享受國家獎扶,男到六十週歲,女到五十五週歲,每月每人可以享受國家計生委補助八十元,婦妻倆人每月補助一百六十元,一年婦妻雙方補助一千九百二十元,如果家庭困難,人均收入低於四千元以下,可以申請低保,對於子女上學,可以解決困難補助,救學金,還可以解決住學金,可以享受多項照顧,但是招養老女婿,必須把男方的戶口遷移到本村戶口所在地,地方政府和派出所認同你的戶口,承認你的戶口已在本鎮所在地,複合國家政策,又合乎父母招養老女婿的新舉措,更能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又能得親鄰好友的讚揚,解決了父母的傳統接代人,又是繼承人。


萬則紅


在過去的農村一直都尊崇著養兒防老,但在過去的特殊年代裡,國家對那些有兩個女兒的農村家庭辦法了二女戶證件。或許在 養老上是有一些麻煩,尤其是兩個女兒都外嫁的情況下,那麼怎麼才能更好的養老呢?


首先現在農村就算是有兒子養老也一樣的困難,現在的青壯年群體都已經外出打工,所以這些老人的養老也成為一個麻煩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現在的養老自然讓大家十分的關注。但兩個女兒都外嫁的話,那養老更沒保障,畢竟女兒在那邊有老人,這樣的話父母不能接過去住,只能隔一段時間來家裡看望。

1.如果兩個 女兒嫁的女婿是獨生子女,那就要考慮自己的父母,不能嫁的太遠。不然的話父母養老是沒有指望了。這樣的話才能更好的照顧老人。

2.如果兩個女兒嫁的女婿家裡有兩個兒子,那完全可以讓男方上門,現在農村上門女婿已經很普遍了,這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都外嫁的話,那等到父母年老 的時候就可以接到女兒家裡,畢竟親家還有一個兒子。

3.現在的二胎政策放開了,女兒完全可以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今後隨女方姓的孫子交給老人照顧,這樣長大後的養老也能緩解。

4.養老院,如果女兒都不能前來照顧老人的,那老人只能去養老院了,尤其是老伴已經去世的情況下,女兒有責任將老人送到養老院,不然可以起訴其沒盡到養老責任。

當然現在有的地方已經開始了自發式的互助養老模式,幾個老人之間在一起相互養老,這樣也能保證老年生活的幸福。大家怎麼看呢?


惠農圈


一般在農村的二女戶,總是入贅一個,出嫁一個,來解決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問題。這就要求老人得明事理,把入贅郎當親兒子待,分清楚入贅郎與女婿孰輕孰重的關係,說白了就是在遺產的分配上,必須偏重在家招上門女婿的女兒,外嫁的女兒有些許作紀念就行了。要是沒有什麼財產,老人就要趁著年輕,竭盡全力的幫助女兒郎仔,只要做到了這一點,我相信招的入贅郎一定會善待老人的。因為大多數的入贅郎都是因為家庭貧困,而娶不起老婆,能有老丈人,老岳母如此,他也會感恩一輩子。為了做到養老的安全係數更大點,最好生兩胎,一個跟男的姓,一個跟女的姓,以平衡入贅郎的心理壓力。

兩個女兒都是出嫁的,作為老丈人和老岳母,就更應該一碗水端平的對待兩個女兒和兩個女婿,決不能再厚此薄彼了。首先必須跟兩個女兒女婿簽訂贍養老人,為老人養老送終的契約,用契約中的條款來規範女婿的作為,這也是當今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背信棄義者還是有,但畢竟這類人是少數。

兩個老人在女兒出嫁以後,趁著年輕,不管哪個女兒女婿有困難,就主動盡力的去幫助他們。做到明事理,不挑剔,就能夠幸福地安享晚年。


老蔣閒言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之前就有老話說了,嫁了出去了,還真的能讓女兒為我們養老嗎,不能,有點良心的還會時常回家看看,節日走走,給父母一點錢,這也是女兒盡了最大的孝心了,這種女兒還是不錯的。如果嫁了外地,估計就當做沒生吧,幾年回不了一次家,有女如此,也是沒辦法。那農村二女戶二女出嫁留下二老後二老如何養老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參考:

一、居家養老。在身體無礙,幹得了活,吃得了肉,喝得了酒,夫唱婦隨,也是其樂融融,村裡的幹部,族裡的親人、村裡的鄰里,在這種情況都是我們最好的依靠與助手。

二、散養五保家庭。真的到了沒人來養老,相信這時,我國的公益運行就會體現出來,村裡就會幫其申請五保家庭,分散供養在家裡,有事找村裡、政府就行,一切都會幫我們解決。

三、養老院。如果真的看得開,兩老就到鎮上的養老院,有護工、有醫生,有自己的房間,老了老了,與其它老人一起打打牌,曬曬太陽,聊聊天,回憶下往事,到點吃飯,睡覺,做個有規律的“公職”人員也可以。

四、如果女兒、女婿孝順,也是可以讓其回到家鄉,繼承家產,與我們一同生活,當然,反之,亦可,到女婿家生活,也是一種選擇,

總之,不要擔心沒有人養,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身後事沒有人操辦,一切都在天地運行之中,該是如何就是如何,我們只是天地之間凡心的煩人而已,順其自然就好。


尋婺農業


在農村只有女兒的家庭養老確實是一個問題。因為在農村人的思想裡女兒就是別家的人,是潑出去的水。家裡的一切財產跟女兒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村有一戶人家,只有一個女兒,嫁的不遠,平時經常來看看他們。這次過年回家,我看他們家蓋了兩層樓房,我還以為是這家女兒的兒子大了,在準備結婚的房子。結果是這女孩的堂哥,她二叔家的兒子蓋的房子。原來是她堂哥跟她爸爸商量好的,把宅基地給他,以後他負責養老。這就是一種養老方式,把財產留給自己的侄子,讓他們負責養老送終。

再有一種就是入贅。只有女兒的家庭,到了女兒該出嫁的年紀就開始尋找合適的人,在農村入贅是很丟臉的事情,只有家裡十分困難娶不上媳婦的家庭才願意。結婚是去男方家把男方娶回來,生的孩子跟女方姓。入贅的雙方家庭也就默認了以後女婿就是兒子,老人的贍養義務自然也就承擔。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老人本身比較開明,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年輕的時候對女兒家也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那等老了女兒們過來伺候也是很應該的。

再者就是靠國家政策。現在到了60歲有養老金,還能申請貧困戶和五保戶,平時再做點力所能及的小活,閨女們偶爾再來看看,也能過得去。

我自己就只有一個女兒並且只打算就要一個孩子,所以我已經給自己想好了老年生活,我要在年輕的時候多掙錢,以後在女兒家附近買一套房子。或者找一個好的養老院,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終老也是一件很 美好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