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父母的心在兒女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這句話?

藍冰x


為人父母都會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有時候孩子並不能卻不能理解這份苦心,也不排除有的父母和自己子女的溝通方法有問題,站在自己的立場而沒有考慮孩子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導致孩子發自內心的牴觸

我理解父母們的心思都放在兒女身上這個觀點,但如果說兒女的心在石頭上這一點來說,得放到當時的環境,設身處地的來討論,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做了多少,犧牲了多少,或許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哪怕是你買了不喜歡的東西轉送給他們都會讓他們喜笑顏開永記於心。餐桌上出現的永遠是你愛吃的菜。家裡放的百分之八十都是你的東西。照片裡的主角總是你,生活的節奏也是圍繞你。愛你從不嘴上說明。氣你也是先氣自己。你永遠都無法說出你愛他們多與他們愛你!!!

你可以記住自己孩子的生日,記得孩子身上的小傷疤是怎麼來的,你記得父親的牙齒掉了多少顆嗎?你記得母親的皺紋有幾條麼

父母和兒女的思想不一致,容易導致兒女不理解父母,極端點的,有和父母對著幹的,時代不同,受到的教育也不同,所感受到的更加不同,父母也同樣不認同兒女的思想,但這之前並沒有誰對誰錯,父母理解下兒女,做兒女的體諒下父母,從另一個方面去看待問題,為什麼兒女不理解父母,很大程度和從小受到的教育有關,所以父母也是有責任的,過於溺愛之類的,有因有果。

作為兒女,我一天都忙碌些什麼?!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總是忙自己的小家,為自己的一對兒女奔波,一個月最多兩次回老家探望父親,而且每次都是來去匆匆!


言又言


有這樣一個古老而流傳廣泛的故事。從前,有夫妻二人,生了三個孩子,把孩子一個個養大了,給孩子娶了媳婦,成了家,而自己卻一天天老了。於是,把土地房屋和財物都分給了三個孩子,說好了,養老送終的事就靠三個孩子了。開始的時候,三個人對二老倒也孝順,對二老的生活也很關心,可時間一長,就怠慢了,老大說老二老三不盡孝,老二說老大老三,老三說老大老二,你推我怨,到後來,二老的生活竟無人照管了。

一天夜裡,忽聽二老的房子裡吵聲不斷。老大去聽,老二去聽,老三去聽,他們都從屋外聽到了同樣的話。老媽說:我說把這點東西給兒子們分了算了,你總是不同意。守著這東西能當飯吃。老爸說:不用分。這東西值錢著呢,當年李老爺拿二百畝地換我這東西我都沒換。老媽說:那就賣了,我們好好過日子。老爸說:傳家寶能賣嗎?三個兒子中,誰對我倆好就歸誰了。

第二天,老大端來了荷包蛋,老二端來了大鹵面,老三端來大米飯。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討好,一個比一個孝敬。三個兒都是心知肚明,嘴上不說。時間長了,忍不住,就在一起商量,決定共同供養二老,共同分傳家寶。

過了幾年,二老相繼謝世了,三個兒一起打開藏傳家寶的箱子,撕去層層包裝,竟然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父母心在兒女上,兒女心在石頭上”,真是一個悲愴的故事。





柯仁


怎麼理解“父母的心在兒女上,兒女的心在石頭上”?

父母的心確確實實在兒女心上,小孩落地,可是什麼都不會,沒有父母的百般呵護和疼愛,是很難存活下來的,這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所在。

孩子再大點,幼兒園、小學、中學,再什麼高中、大學……所有所有,沒有父母的百般操心計劃,怎麼可能完成學業。

為了子女成家,父母省吃儉用累彎了腰,累壞了身體,從小到大,真是把心都放在子女身上,就是結了婚的子女,也沒有讓子女省多少心,免費保姆沒少做,貼錢保姆沒落好,願被啃的不願被啃的,反正都被子女啃著老,誰讓是心尖尖上的子女呢,一輩子掛上心頭的子女。

父母老了,子女對父母當然也是負責任的,要說子女像小時候父母對自己那麼上心,做到的真不多,最多的就是親情,老祖宗留下的孝順,還有道德的約束、法律的尊嚴,時不時媒體就會推出幾個不孝子女、掉下眼球的驚人行為,也難怪有人說子女的心在石頭上,雖然是少數,但也不是沒有多少普遍性。

我父母生三女以後又四男,大哥是皇子般存在,突然有了兒子,父母疼爺爺奶奶慣著,長大自私不得了,沒有親情,不懂感恩,更無基本素質教養,結婚後正好碰到和他三觀一致的女人,組成了一對極品奇葩夫妻組合,兄弟姐妹父母之間從無爭吵,卻和兄弟姐妹不來往,和父母不來往,恐以後一家大小拖累於他們夫妻,到最後父母生病過亡都沒有出現過,兄弟姐妹幾個出錢去求他看看父母,走個人倫過場,也不願意,也不及鄰居鄉親父老還來祭奠,你說如此子女的心何止是石頭,簡直鐵石心腸,好在父母有我們兄弟姐妹照顧,倒也沒有受罪,還覺幸福,只是父母的心還在大哥心上,缺失是一定有的。

所以,父母的心在子女心上是沒錯,也需要有個度,讓他們有個擔當,有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不然心放子女身上過了頭,既害父母自己也害了子女,留下二代甚至三代人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