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復聖廟.

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顏廟又名“復聖廟”,位於曲阜魯國故城北門內東側,是祭祀孔子的弟子顏回的廟宇。

顏子(前521~前481年),名回,字子淵,亦顏淵,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論語.雍也篇》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人謙遜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他異常尊重老師,對孔子無事不從,無言不悅。以德行著稱,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據《陋巷志》記載,在顏子住過的陋巷故址立廟宇,依時煙火供奉。漢高祖劉邦東巡過魯,祭孔子,同時用少牢祭祀顏子祠,當時的顏子祠(即顏子故宅),規模很小。顏子廟的始建年代不詳,唐玄宗開元年間,贈顏子為兗國公,於兗州郡建廟。陋巷故址建廟是元代“以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八月動工”,“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冬十一月落成”,同年封顏子為兗國復聖公,故稱復聖廟。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修廟時:“鼎新修建,規模宏敞,視昔有加”(《陋巷志》),

有復聖殿、寢殿、杞國公殿及寢殿,兩廡、井亭、樂亭等建築,奠定了今存顏廟的規模。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復聖廟坊和復聖門

坊位於廟的正門外,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修廟時添建。此坊為石質,四柱三間,柱出頭,無樓;明間額篆書“復聖廟”三字,上面雕刻有火焰。柱子呈八角形,用石鼓夾抱,上端刻有云板,邊柱上頂仰蓮座,中間二柱踞蹲獸。

此門為顏廟的正門,明正德二年建,其後多次重修,1980年曾揭瓦。現門闊三間,深二間,單簷歇山綠琉璃瓦頂,前後簷柱為石質,八稜,簷下施重昂五踩斗拱,門的上面有“復聖門”匾額,無款。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陋巷井及亭

過顏廟復聖門之後,歸仁門前西側,有顏子當年吃水的水井一眼,因顏子居陋而得名,所以為陋巷井。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宋熙寧(公元1068年——1077年)年間,顏子之故居謂陋巷者,有井存焉,而不在顏氏者久矣。膠西太守孔宗翰始得其地,浚治其井,作亭於其上,命之為“顏樂”。元代初年亭已無存,元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孔子五十三代孫、衍聖公孔治命顏族復構於故基。從“元陋巷廟圖”上可以看出,亭在井的東側,可見“作亭其上”的“上”字為古意,則其東側。元代始於井上建亭,亭為方形,攢尖頂,明代亦是如此,清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重修時曾拆蓋,1979年揭瓦彩畫。井壁為磚砌,井口用石砌成圓形,並且覆蓋圓石,留有一小孔。井亭呈六邊形,單簷灰瓦,但頂部留有一孔,與井口相對。其建築不用斗拱,做法簡單。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井的北面有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立的“陋巷井”石碑1通,清康熙年間又在碑的正面刻上了年款,冒充其刻制。在亭的前面有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立的“陋巷故址”石碑1通,以說明顏子所居陋巷的原址。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正統碑亭與正德碑亭

正統碑亭位於仰聖門前東側,明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十一月建,成化二十二年重修,弘治十五年此碑亭倒塌,正德二年又重建時用綠瓦,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01年)重修,嘉慶十五年揭蓋,1979年又揭瓦,亭方形,重簷歇山頂,下簷有單昂斗拱。亭內立明英宗《御製兗國復聖公新廟之碑》,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應顏子五十九代嫡孫顏希仁奏請刻制建亭的。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正德碑亭位於仰聖門前西側,明正德四年(1509年),形制與正統碑亭相同,亭內立明武宗《御製重修顏子廟碑》。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樂亭(中路建築)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過仰聖門之後便是樂亭。亭始建於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翰建,當時樂亭不在今處,位於陋巷井東側,元代初年已不存。元初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重修,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修廟時改亭為門。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修廟時移於今處,當時為單簷十字脊,四面懸山,後經多次重修。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812年)拆蓋,添換了綠琉璃瓦,1979年揭瓦重修。今亭為方形,綠瓦十字脊,四面懸山,每面一間,形制相同,單昂斗拱,用八角石柱,周繞石欄,前後留有踏道。

此亭得名於孔子讚揚顏子的話:“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在樂亭東南方向的石欄內,有一棵古樹,形似華表,相傳為唐代柏樹,旁有柏圖及柏贊石刻。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復聖殿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此殿位於樂亭的北面,是顏廟的主體建築,也是祭祀顏子的主要場所。此殿在元代時為五間重簷,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時,正廟倒塌,神像暴露,不蔽風雨,破損十分嚴重,四年重修。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重建,建後的正殿為七間,重簷,前面有四根石雕龍柱,其它十八根為八角石柱,淺刻龍鳳、花卉。現殿高為17.60米,闊為37.70米,深為22.4米,重簷綠瓦歇山頂,下簷斗拱重昂,殿有迴廊,殿中有神龕及顏子塑像,殿前有露臺,臺基上有石欄,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1930年,閻、馮、蔣大戰時,東山大梁折落,東北角柱打斷,東面斗拱全部打落,1934年重修,1978年大修。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陋巷坊

此坊在陋巷街的北端,明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山東巡撫鄭汝璧、巡按連標建。原兩次間塌折,1985年重修。坊為石質,四柱三間,明間大額坊、花板無刻紋飾,小額坊上刻火焰,刻正書“陋巷”二字。兩次間有樓,石刻為瓦壠形、懸山頂,有脊無吻,柱子為八角形,柱以石鼓夾抱,浮雕獅、鹿、牡丹等紋飾。

只有他,知道孔子是聖人——走近曲阜顏廟

遊覽完顏廟,您是否為顏回安平樂道

的精神所感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