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張作霖請農民吃飯,各級官員都在旁邊站著,負責端茶倒水

張作霖的一生功過,向來爭議很大,但有一點卻評價很高,就是張作霖不忘本。

張作霖是正宗的草根出身,靠著不要命的拼勁兒,一步步爬上了“東北王”的高位。但發達之後,張作霖依然不忘自己的出身,對底層百姓非常好。

張作霖請農民吃飯,各級官員都在旁邊站著,負責端茶倒水

1919年11月的一天,張作霖在瀋陽擺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筵席,足足有幾十桌。秘書問請哪些人,好去下請帖,張作霖說:“達官顯貴老子一個不請,他們平時都吃得夠肥的了!去,把轄區各縣的60歲以上農民,大縣選8個,中等縣選6個,小縣選4個,共300人,就說老張真心誠意請他們。”

300個農民代表來到大城市瀋陽,張作霖把他們安排到各大賓館住下,派人對老人們行禮節,噓寒問暖。

11月14日,宴會開始,農民們都坐在酒桌上,旁邊站著各級官員、軍官,負責端茶倒水。

酒過三巡,張作霖對大家說,老子在這裡,你們都說實話,對奉軍的軍紀是否滿意。很多農民訴苦說,奉軍很好,就是到了鄉下,不吃高粱米飯,點名要吃白麵和粳米飯,我們不給,軍爺們就掄鞭子打我們,我們怕捱打,只好自己吃高粱米飯,請軍爺們吃白麵,有好吃的都先給軍爺。

張作霖大怒,指著旁邊站著的一排高級軍官,拍著桌子大罵:“你們全是媽了個巴子的王八蛋!都忘了自己是農民養大的!你們摸摸自己的良心,老子平時軍餉可扣過一次?連馬吃的草料錢都加倍給了,你們吃完老子,就到鄉下吃老子的老子,你們還是人嗎?!”

張作霖掏出手槍,拍在桌子上,大聲說:“農民都是咱們的爹,以後再敢到鄉下吃白麵和粳米飯,我老張就請他吃花生米!”

張作霖請農民吃飯,各級官員都在旁邊站著,負責端茶倒水

軍官們面面相覷,以後再也不敢到鄉下打秋風了。

今天提起張作霖,很多人都會以為他平時吃飯肯定是山珍海味、滿漢全席,但實際上,張作霖在吃飯上還真是不講究,在他的餐桌上很少見到大魚大肉,他最喜歡吃的就是高粱米飯,再配一盤燉酸菜,有時候還來幾個臭鴨蛋。

據張作霖的一個兒子回憶,有一天早飯,大少爺張學良嫌高粱粥太粗,不想吃,一見到臭鴨蛋,還立刻捂起了鼻子。張作霖一看就火了,用筷子打張學良的手,大聲說:“要不是老子喝高粱粥充飢,哪有你們這些人!嫌鴨蛋臭?有多少人還吃不著呢!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後再敢挑三揀四,打!”

張學良不敢不聽,老老實實地喝起了高粱粥。

張作霖還規定,吃飯時不允許掉一粒米,哪怕是掉在地上弄髒了,也必須撿起來吃掉。有一次,張作霖吃的高粱米飯掉了幾粒,當著很多人的面,從容的把米粒撿起來吃掉,說老子這麼做,是要讓你們時刻不忘本,要知道農民種田不容易!

當然,說歸說,後來張學良這些少爺們聽了沒有呢?還真不好說。

張作霖請農民吃飯,各級官員都在旁邊站著,負責端茶倒水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張學良去北京時,聽人說起來清朝皇帝吃飯時的排場很大,張學良很好奇,就打算出重金,把前清的御用廚師請過來,給自己做。不過,當時張作霖還在,張學良知道,這事如果讓老爸知道了,肯定免不了一頓打,只好作罷了。

張學良雖然在吃飯上面沒有多少奢侈的記錄,但在別的方面,其奢侈程度是我們都想象不到的。

其實這就跟我們現在的社會一樣,父輩白手起家,創下一片家業,自然知道創業之艱難,也會苦口婆心地告誡子女不忘本。但是,富二代們的生活經歷跟父輩是完全不同的,要讓他們還跟父輩們保持一樣的生活習慣,想想有多難吧。

而且,在心理學上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你在家裡壓抑得越厲害,到了外面就會放縱得越厲害,現在很多富二代們,在家長面前都是彬彬有禮的好孩子,但到了外面卻無法無天,鋃鐺入獄,都是這個道理。

所以,其實很多父輩都教育錯了,抓大放小,比你死揪著一些細節不放,要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