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些高考關鍵詞對農機人的啟示

提到高考,似乎我們總會想起它的前身——科舉制。科舉制的實施標誌著自秦漢以來被世家大族壟斷的官場局面,徹底被打破。從此,“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許多出身貧寒但能力卓絕的讀書人得以打破階級的桎梏,登堂入室,獲得施展抱負的機會。

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建功立業的進取之心從未磨滅,對於知識的渴求一如既往。如今,高考一樣關乎著年輕一代們的命運,它為很多人創造了機會,尤其是對於貧困山區的人來說。記得很多年前聽過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絕對公平,所以高考自然不是絕對公平的,但是這絕對是相對而言最公平、最能給人希望的一條路。”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些高考關鍵詞對農機人的啟示

提到高考,我們能想到很多很多詞:青春、堅持、希望……那麼,這些高考關鍵詞對我們農機人能夠起到什麼啟示作用呢?

拼搏+堅持

以前有“十年寒窗苦讀”,現在有堆積而成的題山題海。想要出頭勢必是需要付出的,拼搏和努力就是這段道路上最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質。人手一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用完的一支支筆、數不盡的卷子習題冊、夜晚的燈光和早上的第一抹光亮……都見證著他們的努力和堅持。

不管是對於農機人還是農機行業來說,拼搏和堅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國的農機行業對比外國一些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的國家來說發展相對落後,有著廣闊市場空間也就意味著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農機行業的進步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農機人的努力和堅持。

陪伴+支撐

高考不僅僅是考生們的考試,也是對家長老師的考驗。老師們的反覆強調知識點,同學們之間的相互鼓勵,父母努力營造的安靜學習環境,甚至是外面廣場上不知不覺減小的廣場舞聲音,這一切都是最好的陪伴。

而在高考這兩天,考場外不論是烈日還是大雨中的默默守候,家長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考場內的孩子們加油打氣;全民保駕護航,各地出臺交通管制方案,設立高考服務站;越來越多的人助力高考,為考生護航,解決他們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高考動態,總是能夠暖心收穫一堆陌生人的加油,這些都是最好的支撐。

一個行業的發展也離不開各方各界的支持和支撐,尤其是最為一個相對較為落後的產業來說。各種農機購置補貼,各項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科技創新的進步等等都使得整個農機行業蓬勃發展。

未來+希望

十年磨一劍,真正接受考驗的時間卻很短暫。這975萬名考生邁入考場的步伐,帶來的卻是對於未來的憧憬及希望。這個年紀的他們青春飛揚,未來有無限可能,而他們也沒有辜負這份可能,而是為之努力奮鬥拼搏。

“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作為十個重點領域之一的農機裝備顯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發展,農機行業也正迎來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的大變革,而國外的發展經驗也為我們提供了借鑑意義,這一切都使得整個行業的發展充滿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