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個國家要求瓜分清朝,美國堅決不同意,是爲什麼?

樂聖傑


回望百年屈辱。當大清朝正在從傳統社會往現代文明開始蛻變的時候。所謂沉渣泛起,國內矛盾尖銳,盲目排外情緒驟起。而慈禧老太太為了自己命根子般的權力慾望,利用了義和團樸素的愛國情感,貿然向列強們宣戰!但是整個過程中,又蛇鼠兩端,最終為了保住權力,把自己變成了列強的買辦政府,徹底出賣了義和團。


而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匈等新舊列強組成聯合軍隊,佔領北京後,開始分贓。八國政府共同開會協商:《關於大清疆土之未來分割問題》。時局之艱,令有識之士甚為寒心!

但是當德國、俄國、英國這三個國家提議將大清國分成八塊,分而治之的時候。美國人作為調停的角色出現了。美國奉行孤立主義,又忙於在北美和荷蘭搶地盤。事實上並沒有認真地參與這場戰爭。但是結果告訴他你也有杯羹可分。而且賠款的總額之巨是美國人之前從未預料到的。


此刻的美國也沒有達到二戰以後對全球金融有支配能力的地步。此刻的美國只是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那些英美這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眼裡,美國還算是個鄉下的漢子。

而英、德、俄三國也是各懷各的鬼胎。因為除了英國,其他兩個也算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統一其實也不過29 年,正在躍躍欲試,登上國際舞臺;而俄羅斯帶著農奴的殘餘,表現出了強大的“嗜土性”,他要求將大清長城以北最好都歸他,那樣可以將整個遠東括於囊中;而日不落帝國漫長的海外殖民地,他是不在乎再多一塊的。另外像日本這樣的新崛起的帝國主義,都在躍躍欲試。

而此刻在大清的內陸拿任何一塊地皮其實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往北的陸上通道,全部制於沙俄;從膠州灣出海,受制於德國;從南中國外海受制於英國。最終其他所謂五塊地還得三文不值二文賣給他們三個國家中的一個。


那樣美國相當於什麼都沒得到。而此舉實則養肥可這三個國家。沙俄本身就是龐然大物,讓他繼續坐大後果不堪設想;而德國在歐洲大陸自從普魯士統一以來,正在扮演著不安定的角色;英國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了。

在眾多列強中,自己如何真正地能分到一杯羹?

美國堅決反對分割大清國。給出的理由也特別能說服人,大清國賠款白銀4.5億兩,本息共計9.8億元。以大清國的關稅作為抵押,分39年還清。打仗也好,做生意也罷,最終不就是為了錢麼?既然人家同意賠錢,又何必分了他的國家?由列強派人來負責大清的關稅得收繳,直接用於償還賠款。有錢賺又何必要他的國土?

而且大清賠的是銀子,但是跟列強的銀行借的是英鎊。但是還錢的時候,還得兌成銀子。所以除了基本得利息外,還有匯率差。所以這裡生意大了去了。


著名的華爾街每到清政府固定的還銀週期的時候,就拼命打壓國際銀價,做空銀價。而大清國本身這個週期本來還銀100 萬兩的,結果變成了300萬兩了。而大清只能把鹽稅等其他各種特殊稅種再抵押給列強!這種損失有個專屬名詞,叫“鎊虧”。而美國賺得盆滿缽滿,遠遠超過賠款本身。

所以美國又做了好人,替大清國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危險;甚至後來還主動將”庚子賠款”退還給大清,辦學校,送美留學,培養人才!

但是美國從一個可能本身什麼都得不到的角色,變成了最大獲益者!

所以“予者而立,不予者而廢!”落後一步,步步被人牽著鼻子走,勿忘國恥,引以為戒啊!


炒米視角


1900年,義和團運動達到了頂峰,他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獲取了慈禧的信任,於是進駐北京。由於義和團在直隸和京津地帶發展迅猛,英、法、美、俄等國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運動,並且予以鎮壓。



清政府希望義和團可以將洋人趕出去,所以對列強的要求置之不理。最終演變成了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運動為藉口,出兵瓜分、掠奪中國的情況。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城,這時八國之中有七個國家同意分割中國,包括英、法、俄、德、日、意、奧。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不同意。至於美國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不符合本國的利益。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英、俄、德三國是當時八國聯軍中最強的國家,他們出於自身的考慮,決定把中國分為八個部分。而他們三個必然會佔據其中最好的三個部分,其他五國只能分到比較差的部分。

當時的俄國是侵略中國最積極的國家,派出軍隊攻入北京掠奪的同時,還派出了18萬大軍入侵我國東北地區,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並且在1900年10月佔領了奉天、錦州、鐵嶺等重要城市。

而當時的德國也佔領了山東半島,英國作為最早入侵中國的國家,其勢力範圍更是遍及整個長江以南。



正所謂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美國當時的實力並不是列強中的佼佼者,因此深知一旦分割中國,自己能夠得到的也只是一塊貧弱的領地,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預期。所以美國為了使利益最大化,提出了讓中國開放通商口岸,通過商業活動壓榨中國財富的方式。

這個建議提出之後,得到了大部分侵華國家的同意。原因在於除去英、德、俄之外,其他五國根本沒有能力分割中國領土。而且分割中國領土後,戰爭賠款的問題也無法解決。



最後經過協商,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億兩。值得注意的是,八國個國家出兵侵華,最終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時是11個國家。


我是越關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其中有三個國家來協助了,實際上有11個國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恥辱史,是清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從此中國積弱極貧,一蹶不振,過上了捱打的日子。


1900年以英、法、德、意、日、奧、美、俄等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打到了北京,雖然義和團聲勢浩大,因為清朝慈禧的軟弱,最終沒有遏制住八國聯軍 ,清朝被迫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了4.5億銀兩,既庚子賠款。

首先提出瓜分中國的是英國,美國是不同意的,後來沒有瓜分成,英國人不甘心,找個理由又發起了鴉片戰爭,直到打敗了清朝,割讓了香港又賠了白銀。


八國聯軍侵佔清朝 的時侯,其實美國是英國和法國邀請來的,在賠償的問題上,據說美國只要了一半,也是拿去創立了清華,這是事實有庚子賠款為證,但是辛丑條約上沒有記載,放棄了賠償,但是從中國徵得了百萬勞工到美國的舊金山去勞役,現在翻開歷史來還能查到,所以現在美國的華裔,是全世界最多的國家,主要是那個時候遷徒過去的。


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這幾個方面。1、當時的義和團勇士,抗擊八國聯軍十分勇猛,那場面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美國人看了之後深有感觸。2、當時的美國人口不多,國內的事都沒有處理好,哪有力量來瓜分中國,況且瓜分之後很難控制。3、既然美國不打算來瓜分,也不想眼睜睜看到那七國搶掉這塊肥肉,就有了這個做法。

美國打著民主招牌,暗中卻從中國徵去了上百萬奴役,陸陸續續的送到美國各海岸去勞役,為美國的強大起到重要的作用。後來的西方國家看到美國的這種民主,能帶來巨大的利益 ,也都效仿起來,看看現在的西方國家,都是從外輸入勞工,所謂的移民,也要被撥了一層皮,還是次等公民不入主流。


知多乎


看頭條就知道美分有多可怕,什麼美國堅決不同意瓜分中國,美國第一個帶頭退回庚子賠款,美國援建清華大學……我能說美國做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讓中國強大,而是一切為了自己利益嗎?



八國聯軍侵華後,美國在瓜分中國上一點好處撈不著,所以才強烈反對瓜分

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早在1848年鴉片戰爭就開始了,50年的時間裡,俄、法、英、日等國在中國通過建立租界、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等手段,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國的狂潮,導致我們中國的領土、主權遭到嚴重破壞。

到八國聯軍侵華前,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實際上已經形成,當時人繪製的《時局圖》就生動呈現了這一點。

但在這些地盤劃分中,唯獨沒有美國的位置。

美國是西方列強中建國最晚的,跟英國、俄國相比,美國當時只是一個喜歡做買賣的國家,雖然經濟實力很強,但軍事實力還不算強,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時,它出兵不多,不算主力。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後,腐朽的清政府開始和列強談判。按照原來的慣例,仍然是割地賠款,租借土地老一套,但當時列強各國在中國的勢力範圍其實已經分割完畢了,幾個主要帝國主義都各有各的地盤,只有美國除外。

美國盯上中國這塊市場比較晚,他最開始一直忙著和西班牙打美西戰爭搶菲律賓,等過來中國和列強搶肉吃的時候卻發現,美國人發現中國這塊肥肉已經被分割完畢,沒自己份兒了。

美國人狡猾的狠,一看沒地盤搶了,和列強開戰自己軍力又不行,便退而求其次,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讓自己享受“最惠國待遇”,通過和中國“做生意”,憑藉自己超強的經濟實力,從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攫取利益。

但如果列強更進一步,全部把中國瓜分掉,讓中國領土成為他們各自的一部分,美國勢必就無法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了。


所以美國強烈反對進一步瓜分中國,而是向列強照會說:大家都不要吵了!眼光放長遠點!咱不能一下子把羊殺死分羊吃,而應該把羊養肥了,然後剪羊毛,長期收益。

列強一聽,好有道理啊,咱們還是薅羊毛吧!

於是美國靠著忽悠列強,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成為美國利益最大化的生動實踐。

即便美國同意,列強也瓜分不了中國!

其實,即便美國不反對列強進一步瓜分中國,列強也無法像瓜分波蘭一樣瓜分中國。

瓜分中國是要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在當時都不具備,即便美國贊成,也無法實現。


第一,中國太大,不是那麼容易被瓜分的。八國聯軍中,英、美、法、德、俄、日、奧、意、匈等,都和中國相隔萬里,只有俄國與中國接壤。可以說,當時的英、美、法、德等列強都不具體瓜分並長期佔據中國的條件,即便瓜分後,也無法實現長期穩固佔有之目的。

第二,通商與殖民地更符合列強利益。所謂的瓜分中國,不過是一時衝動的建議,距離付諸實施還有很大差距。一旦如果真要瓜分中國,必定把中國逼入絕境,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一定會迸發出強大的反抗,到時就算是。與其如此,還不如養著羊,等著薅羊毛。

第三,列強之間的制衡。歐美列強本來就貌合神離,一旦明確徹底瓜分中國後,他們的利益衝突和矛盾必定更加升級,更加公開化、表面化,所以瓜分中國不如維持現狀,只有日本這個死對頭意見最為強烈,強烈要求把中國徹底搞垮,但別人都反對時,他也沒辦法。


中國近百年的屈辱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真理永遠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不管是哪個國家都曾擔任過赤裸裸的侵略者,我們永遠都不能忘卻那段屈辱的歷史!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實際上不只是美國,還有英國,準確的說是大英帝國。所不同的是,美國走在了前臺,而大英帝國則是幕後操作,一明一暗就讓中國免於領土被瓜分的命運。

美國的母體是大英帝國,自19世紀中後期完成統一後,國力日強。兩次鴉片戰爭後緊隨大英帝國的步伐開始在中國發展貿易。但是由於本國地廣人稀、資源無限的特點,使得美國國內的擴張主義者將眼光只盯在國內而無暇顧及國外。等到19世紀末,美國海軍在夏威夷打敗東進的日本人,勢力逐漸進入了太平洋。巧合的是,中國因為甲午戰爭失敗,喪失了大量主權,崛起於歐亞大陸的陸權國家德國、意大利,海洋國家日本紛紛進入中國興風作浪,以租借地的名義企圖進一步攫取中國主權。美國國內部分殖民主義者沉不住氣了,紛紛要求政府在中國沿海與歐洲列強爭奪殖民地。加上美西戰爭的勝利,美國勢力從東太平洋延伸到西太平洋並奪取菲律賓,具備了作為世界強國的基本條件,這就大大鼓勵了國內的擴張主義者。再加上亞非拉各大洲落後地區的殖民地基本上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僅剩下中國還有一塊相對完整的落後荒原有待開發,於是美國的金融家、銀行家也就看中了中國。

所以,就這個意義而言,美國與其他列強所不同的是不計較過分領土佔領的多寡,而在於市場開拓程度。這一理念與大英帝國不謀而合!所不同的是,美國是為了開拓利益,大英帝國則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前後半個多世紀,大英帝國甚至中國非印度可比,將印度模式複製到中國顯然不太現實。既然領土不可得,那就退而求其次追求經濟價值。至20世紀初,中國內河、外海航運的90%、進出口貿易的70%完全由英國商人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價值中鴉片貿易佔60%以上!剩下的美國對華貿易不到20%,其他列強合計僅有10%!

如果按照列強開出的“勢力範圍”:德國以山東為中心,佔領北起秦皇島、南至吳淞口的華東地區及西至西安、宜昌的華中腹地一大片區域;法國佔領雲桂川黔等西南諸省;日本佔領福建;俄國佔東三省、蒙古、新疆。

這樣一來,留給大英帝國和美國的也就只剩下長江流域、廣東、西藏。同時意味著大英帝國將要失去1/3以上的中國市場!所以,在大英帝國看來,瓜分中國領土事小,瓜分自己的市場事大!要避免這一局面的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維持老態龍鍾、半死不活的大清帝國“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取消列強劃定的勢力範圍。

然而俄德法日四國都不是善茬,稍有不慎就會惹出大麻煩。因此,既要從老虎嘴裡奪食,還要防止老虎咬人,這對於當時全球頭號超級大國的大英帝國來說也絕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

於是,老謀深算的大英帝國決定雙管齊下,名義上參與列強的瓜分,實則是搶佔戰略要地,最大限度的割裂列強間的聯繫。暗中則與美國串通,許諾雙方不僅共享中國利益,同時共治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和黃海、南海、地中海等三海。這自然是美國所求之不得的,於是雙方攜手共同抵制法俄德日四國對中國的瓜分。

巧妙的的是,老謀深算、工於心計的英國人利用美國人初出茅廬、狂妄自大的心理搞了個美國領先、英國追隨的順序,由美國出面宣稱“八國聯軍來華是幫助清王朝剿滅義和團,以保證大清帝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大清帝國有支付各國軍費的義務而無割地的理由!”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美國和其他列強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所謂美國堅決不同意列強瓜分清朝應該完全是誤傳。真實的情況應該是美國的勢力進入清朝比較晚,等它來的時候,大清的很多地方都是別人的勢力範圍。比如德國勢力範圍是山東,佔領了膠州灣;英國勢力範圍是長江流域、廣東等地;法國是廣西和雲南;俄國則是東北和西北;日本佔據著臺灣。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口號。美國是想以維護大清主權為藉口,打破各個列強在大清的壟斷,這樣更符合美國人的利益。比如美國在八國聯軍中鎮壓義和團的時候就照會過其他列強,它是這麼說的:

第一,美國堅持1857年的政策,對中國保持和平,促進合法的商業和國際公法。

第二,義和團是民間叛亂,列強並沒有和清政府開展,不能趁機瓜分中國,肢解中國。

第三,美國會使得中國永久安全和和平,保持中國領土完整,使得各國在中國平等的貿易。

通俗的來說,美國是不願意中國被瓜分的,因為這樣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這其實也不光是美國人的認識,當時的列強都有這種想法。為什麼列強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潰大清的軍隊,而不推翻大清的統治,把中國完全變為它們的殖民地?

因為當時的大清人口太多了,土地面積太廣大了,大清離歐洲這些列強距離又非常的遙遠,它們若是想在中國維持統治,是在是太難了。

比如英國在征服了印度以後,其實後面就慢慢認識到了這一點。因為印度的抗英運動,使得英國吃了不少苦頭。這也是為什麼大清都夠苟延殘喘那麼久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俄國和日本肯定更願意佔領中國的土地,畢竟他們離中國更近,土地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美國、英國等國則不一樣,他們更希望大清能夠維持統治,他們在中國通過經商獲得更多的利益。

這些列強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比如甲午海戰結束以後,列強就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說到底,國家與國家,只有永恆的利益。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清朝末年的時候,八國聯軍進北京打敗了清朝軍隊,並且逼迫滿清簽訂了不平等的《辛丑條約》。為了教訓大清,八個列強要大清賠款4.5億兩白銀,連本帶息合計9.8億兩白銀。並且列強希望藉機瓜分大清,但在這個時候美國人反而不同意,最終使這一計劃泡湯。

甚至,在戰後美國逐步退回了大部分對美國的賠款,並且用這筆錢資助了在美的中國留學生。這筆錢還作為留美預備學堂的建校啟動資金,後來這所學堂改名為清華大學。

那麼,美國人為什麼這麼好,既反對列強瓜分中國,又把賠款退回,幫助大清發展教育事業呢?

實際上,美國人的做法有他對自身實力上的考量,也有作為曾經的殖民地的感同身受。

19世紀和20世紀相交之際,世界上發生了很多重大事件。比如,西方列強的軍備競賽。雖然列強們在攻打中國的時候團結一致,其實互相之間非常敵對,正在醞釀一場大戰。

戰爭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新老列強對全球勢力範圍的爭奪。其中矛盾最尖銳的兩國就是英國和德國。這是因為,德國在統一之後國家快速工業化,在國力上已經位居第二位,可是由於崛起較慢,世界早已被早期列強所瓜分,蛋糕分完了,德國只能搶了!

這些早期列強中,大英帝國稱雄數百年,擁有35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是世界霸主,所以德英之間的矛盾尤為尖銳。

當年大英帝國靠打敗西班牙帝國奪取了世界霸權,1900年前後,由於德國的崛起,預示著德國和英國之間將會重現當年英國與西班牙的一幕。

但是,當時世界第一工業國既不是英國也不是德國,而是大洋彼岸的新興強國美利堅。這個國家依靠絕佳的地理優勢,不斷向四面擴充國土,到1900年的時候已經成為僅次於英國、沙俄、大清的世界第四大國家,並且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國。

由於美利堅距離歐洲遙遠,讓列強們對他的崛起毫無感覺,而是致力於歐洲內部的撕逼,這就給了美國扮豬吃老虎的機會,所以這個時候美國並沒有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刺激列強,而是以外交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與列強博弈。

比如,美國擊敗了沒落帝國西班牙,奪取了古巴和菲律賓這兩塊殖民地,但配給西班牙大筆美元作為補償。比如,向列強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希望和早期列強一樣獲得對大清的貿易優先權。作為後起之秀,美國的做法不至於刺激列強惹火上身,同時確保了在華利益,比德國人高明多了。


所以,美國在自身實力不濟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同意列強們瓜分中國,因為美國由於實力所限,所獲得的勢力範圍一定寥寥無幾。

此外,作為曾經的殖民地,美國人在進行海外殖民的時候,已經比英法德意等國更加懷柔。因為他們深知,假如將所在國的民族主義思潮刺激起來,最終將會被趕出殖民地,從而一無所得。

而通過相對緩和的方法,通過教育的方式改造殖民地精英的大腦,才是控制殖民地最佳選擇。以菲律賓為例,當地精英在二戰之前已經完全成為美國統治當地的助手,甚至將菲律賓視為美國的女兒,可見美國人的方法還是很厲害的。

(二戰末期,麥克阿瑟重上菲律賓,圖中的小個子是菲律賓人)

實際上,美國人通過教育培養中國人對美國的認同感,效果也非常明顯。國民政府親美派已經在30年代佔據上風,大批精英成為美國人最忠實的盟友。無論是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還是孫立人等都為美國馬首是瞻。

所以,還是美國人高明!


歷史風暴


我為魚肉,他為刀俎,何來善心可言?狼吃掉羊,並不會心疼羊是否會疼!

八國聯軍:指的是英、美、法、日、德、俄、意、奧等八國以及英國殖民地英屬印度,而英國派出的主要的兵力由英屬印度,英屬澳洲、英佔香港、威海衛的中國僱傭軍組成。法國主要為法屬越南,因此涉及到的國家共計11個國家。


事情的起源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全國各地湧動,尤其在山東、直隸和京城地區越鬧越大,勢力迅速擴大。而義和團運動打出的口號便是:扶清滅洋!這刺激到了在華的外國各國使節以及西方列強。

西方列強與清政府紛紛發來通電,要求清政府保護在華使節的使館和外交官的人身安全。並且要求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


而清政府此時對於義和團運動的態度是不反對,不支持的態度,而且越來越多的官兵加入到義和團。清政府並沒有理會西方列強對自己的外交照會和多次要求。

五月份,由英法日奧俄意美法等八國組成的聯合軍開始無視中國的領土主權而在進入中國,並且由天津開往北京城。駐紮在東交民巷。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各國使館要求不斷增兵。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正是爆發。

後來增兵的2000多名聯軍在經天津前往北京的路上,遇到了中國義和團運動人民和清政府官兵組成的聯合抵抗。迫使其退回到天津地區。後轉為進攻大沽口炮臺,並且經過激戰後拿下了大沽口炮臺。大沽口炮臺官兵大多數殉職犧牲,光榮就義。


事情的高潮

1900年六月中旬,日本駐華公使書記官與德國駐華公使在北京被清軍神機營官兵打死。戰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標誌著戰爭正式爆發。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下發懿旨,宣佈向全世界各國宣戰,虧她想得出來。

此時八國聯軍中的各國也紛紛增派兵力,總人數達到了2萬餘人,後來更是增加到四五萬人。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曾經不可一世叫囂的慈禧太后早就被嚇破了膽,帶著光緒皇帝向西逃走避難離開北京,留下了李鴻章作為滿清政府的全權代表與八國聯軍進行求和談判。並且慈禧太后在逃走的過程中下令剷除義和團運動。無數無辜的中華兒女遭受了腹部受敵的不利局面而英勇就義。


事情的結局

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成之後分別佔據了各個地盤,並且對北京城進行了一定的破壞和掠奪,而且將佔領區域不斷擴大,增加自己與清政府談判的籌碼和苛刻的要求。

1900年12月22日,以英、俄、德、美、法、日、意、奧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11個國家的公使聯合向負責議和事宜的慶親王奕劻、議和代表李鴻章遞交草擬好的《議和大綱》,裡面共涉及到12條不平等條款。李鴻章在請示了慈禧太后懿旨之後決定接受條款。史稱《辛丑條約》。


《議和大綱》中所涉及的內容:滿清政府賠償十一國列強4億5000萬兩的戰爭賠款作為聯軍戰爭經費補償。加上利息共計9.8億兩白銀。北京西郊民巷各國使館區可以駐派官兵保護使館安全,以及北京至天津沿線由西方列強控制並駐軍。

處置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表現出英勇抗敵的愛國人士和愛國將領,不得允許中國人在搞義和團運動,等有關活動。

腐朽的清政府對此全盤接受,真正變成了西方列強在華的利益代言人和傀儡政府。


事情的真相

有人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簽訂的《辛丑條約》中不平等條款與以往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便是這11國代表軍沒有要求清政府割讓土地或者在華開通經商特權。

一為何西方列強代表沒有要求割讓滿清政府的土地,其實並不是出於什麼善心。而是西方列強分贓不均又考慮到瓜分中國的時機尚未成熟,同時西方列強認識到滿清政府腐朽落後的本質,讓滿清政府繼續維持在華的統治並且作為其傀儡政府對西方列強進一步壓迫剝削中國和中國百姓是十分有利的。

當然不要求清政府割地賠款這一提議是由美國代表提出的。其實是因為美國在華的利益分配沒有達到自己心中的要求。作為侵略者的十一國內部之間矛盾重重,日俄矛盾,英俄矛盾,英法矛盾以及新興列強美國、日本與傳統西方列強的矛盾都在此時不斷爆發。因而美國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目的而提出了這一提議。

我為魚肉,他為刀俎,何來善心可言?只不過是留著滿清政府慢慢薅羊毛罷了。



珞珈山的貓


利益佔主導,美國不同意,不是它多好心,主要因為如果現在瓜分掉了,它自己能得到有價值的東西就太少了。




1900年,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國以鎮壓義和團為名,組織起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最後慈禧西逃,首都北京淪陷。戰敗後的中國開始與聯軍談判,大多數國家都贊成直接把中國瓜分了,唯獨美國反對瓜分中國,甚至是不認同割地。

大家別想多了,不是美國好心。而是因為美國相對於英、法、俄、日等國來說還是個入侵中國的新勢力,在中國實力不強,它不像其他國家在之前就開始侵佔中國領土,它在這之前還在侵佔菲律賓。

如果直接瓜分領土的話,美國壓根分不到好處,因為中國的好地方早就被英法俄等國分完了。而且其他國家在中國早有殖民地,能夠很好在原基礎上再發展的更好,而美國卻沒有,所以美國不甘心他國佔的好處比它多。


美國為了讓自己利益最大化,主張“門戶開放”政策,對中國進行經濟入侵,而不是瓜分。因為當時的美國在經濟方面算是數一數二,它可以利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優勢排擠掉其他列強,最後獨自壟斷中國市場,成為控制中國的最大受益人。

或許有人會問美國說這樣做,列強就這樣幹麼?顯然當時美國是沒有這種權威的。

只不過由於當時列強各懷鬼胎,各自都想割大頭,矛盾也慢慢激化了,給了美國這個“中立國”調節矛盾的機會,美國乘機周旋、緩和,於是得逞了,最終“門戶開放”政策成了各國對華的基本綱領。

美國還是老奸巨猾的!它所做的不是出於好心,只會為了獲取最大利益,把他人比下去而已!


夏目歷史君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出山!

當時間退回到1900年(庚子年),八國以(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匈)並組成聯合軍隊,而強行侵略大清疆土,並佔領了北京。

佔領北京後,自然要分贓。與此同時,八國政府領導們共同開會並協商:《關於大清疆土之未來分割問題》當時,除了美國堅持不準分割以外,其他七國堅決要求分割土地。尤其日本早已虎視眈眈地窺視著大清疆土,更加顯得積極(當時在八國中出兵最多)。為什麼美國會站出來制止瓜分,難道是它的友善嗎?不!!!

美國出於自身考慮,假如按照英法德來切割大清領土,自然分割成八塊。尤其大頭自然被英法德所吞噬。而美國的利益將受損,特別是分到手中土地,自然貧瘠而不值錢。因此,美國開始遊說七國,並希望同意它的觀點。

當時美國所提出觀點是:①賠款最主要目的,至於土地分割成八塊後,未來政府誰來支付賠款項目。②如堅持通商能夠更好地處理好八國國內大量滯銷商品,如分割成八塊,貿易將會出現很大問題,未來怎樣賺回更多銀子。③在賠償高鉅額賠款時,如大清國所無法承受,甚至會壓倒在最後一塊銀元上,而賠償不了,怎麼辦?因此八國必須讓步。

確實,八國列強們充分意識到:不分割土地,將更有利於利潤最大化。因此,八國在爭吵中進行了妥協。因此,共同要求大清國,將按照國內每人賠一兩銀子為原則,也就是,當時總人口達四億5千萬,也就是賠償以4億5千萬兩銀子,作為賠款,以示警告和訓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