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疫情防控我們該怎麼做?——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葉賢偉答記者問


今天下午兩點半,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葉賢偉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接受了媒體採訪。

疫情防控我們該怎麼做?——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葉賢偉答記者問
疫情防控我們該怎麼做?——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葉賢偉答記者問
疫情防控我們該怎麼做?——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葉賢偉答記者問

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主任 葉賢偉

記者:網上有人自制口罩,這種口罩對這次疫情防控有作用嗎?

貴州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 葉賢偉:我也看了一下近期有這樣的視頻,應該說不符合這個相應的要求,原則上,還是用醫用口罩來進行相應的處置,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能不能使用這種方法,我不好界定,像這個情況的話應該通過一些相應的部門進行檢測,看看它是否達到防護的標準。


記者:在家裡的防護措施該怎麼做?

葉賢偉:在家裡的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衛生,勤洗手,注意通風,每天至少通風兩次,每次至少半個小時以上。因為空氣流動對我們所有的病菌或者致病體都有稀釋的作用,減少局部的致病率。同時要少熬夜,有正常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我們的身體免疫力。


記者:面對疫情該如何用理性的心態去看待?

葉賢偉:在家裡的話,跟外面接觸可能相對比較少一些,會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因素,尤其是看到相關新聞報道,病例數在急劇的上升,危重病例數也在上升,死亡率也在增加,這種情況會造成一定的恐慌。現在在我們醫院也發現這樣的病人,有些自己覺得不適,心裡緊張,有些病人一有感冒或者不舒服的話,就考慮會不會是跟疫情有關,所以這裡面存在著一些心理層面的因素,大家沒必要過於緊張和恐慌,更多的是要正確認識這個疾病。大家可以在各媒體或者相關的資料上面都能找到,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診斷,以及他們可能傳播的途徑和方式,應該怎樣科學預防。這樣才能避免恐慌。往往恐慌都是不瞭解情況,或者是聽別人的傳言造成的,這種傳言往往都是不正確的。


記者:兒童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葉賢偉:小孩發病的話可能更多的是二次傳播,所以一定要注意大人或者家長在這方面的防護,家長預防好了,外出就能避免被傳染的可能性,回家感染到小孩的可能性就會小一些。再有小孩的抵抗力比成人要差一些,要注意小孩的保暖,天冷的時候添加衣物,儘量避免受涼感冒的情況,這對小孩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飲食起居方面,加強防疫方面的處理。還有些孩子自我的衛生可能是欠缺的,所以這要求家長在這方面,加強衛生的管理,這也助於小孩的健康,避免被感染的風險。


記者:在農村的疫情防控,老百姓該做些什麼?

葉賢偉:其實農村是一個可能會被遺忘或者忽略的地方,我也看了一些報道,有些農村的發病率還不低,有些地方發病率達到80%,城市的20%,這跟很多農民外出務工返鄉有一定的相關性。返回家鄉之後,他們在衛生保健,或者防護觀念這方面欠缺或者比較淡薄,使感染的趨勢會更加明顯一些,所以在這方面需要我們重點關注。農村有些地方的衛生條件,還是欠缺,或者衛生防護這方面,也差一些,我們也希望,不管農村和城市,能達到一樣的衛生防護級別,大家都能有非常高的衛生防護的意識,這樣才能把疾病儘早的控制。


記者:普通流感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有何不同?

葉賢偉:按照我們現在的情況來說,推薦的是,如果你發熱,同時有些咳嗽,對這個症狀我們很多人家裡自己都備了一些感冒或者消炎藥,經過這些藥物治療後沒有改善的話,而且症狀又加重,這種情況下應該及時到請醫院裡去診治,原來我們要求是體溫在38度5以上,但現在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情況來看,溫度高低,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經過治療以後,這種情況是否有改善。應該這麼說,現在到了冬天,是流感的高發季節,流感高發季節會引發我們季節性流感。季節性流感更多的是一個甲型或者乙型病毒的感染,在以往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往往是導致出現氣管炎或者支氣管炎,也有部分導致肺炎的,但經過治療,就會明顯的好轉,這種情況和我們講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有天壤之別的。

葉 賢 偉 簡 介


貴州省人民醫院內科教研室及內科規培基地、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

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及貴州省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普渡大學訪問學者。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呼吸介入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工作委員會常委、中國控制吸菸協會呼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介入微創呼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西南呼吸介入協作組/西南呼吸介入聯盟理事長,中國醫師協會呼吸內鏡醫師培訓(貴州)基地主任

貴州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主任委員、貴州省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貴州省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貴州省呼吸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執行主任、貴州省三級呼吸內鏡治療技術培訓基地主任、貴州省基層呼吸疾病防治聯盟執行主席

《中國工業醫學雜誌》貴州特約編輯部副主任委員,為《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華結核與呼吸雜誌》、《中華全科醫學》、《重慶醫學》等雜誌編委或審稿專家。

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廳、市級科研課題10餘項,獲得省、廳級科技成果多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現已在省級以上刊物(含SCI收錄論文)發表論著100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10本 。

獲得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頒發的2017年度“優秀呼吸醫師獎”,2018年獲貴州省“脫貧攻堅群英譜·健康衛士”,獲白求恩精神研究會、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第二屆“白求恩式好醫生”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