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疫情防控我们该怎么做?——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贤伟答记者问


今天下午两点半,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贤伟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接受了媒体采访。

疫情防控我们该怎么做?——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贤伟答记者问
疫情防控我们该怎么做?——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贤伟答记者问
疫情防控我们该怎么做?——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贤伟答记者问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 叶贤伟

记者:网上有人自制口罩,这种口罩对这次疫情防控有作用吗?

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叶贤伟:我也看了一下近期有这样的视频,应该说不符合这个相应的要求,原则上,还是用医用口罩来进行相应的处置,但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能不能使用这种方法,我不好界定,像这个情况的话应该通过一些相应的部门进行检测,看看它是否达到防护的标准。


记者:在家里的防护措施该怎么做?

叶贤伟:在家里的话,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卫生,勤洗手,注意通风,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至少半个小时以上。因为空气流动对我们所有的病菌或者致病体都有稀释的作用,减少局部的致病率。同时要少熬夜,有正常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我们的身体免疫力。


记者:面对疫情该如何用理性的心态去看待?

叶贤伟:在家里的话,跟外面接触可能相对比较少一些,会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因素,尤其是看到相关新闻报道,病例数在急剧的上升,危重病例数也在上升,死亡率也在增加,这种情况会造成一定的恐慌。现在在我们医院也发现这样的病人,有些自己觉得不适,心里紧张,有些病人一有感冒或者不舒服的话,就考虑会不会是跟疫情有关,所以这里面存在着一些心理层面的因素,大家没必要过于紧张和恐慌,更多的是要正确认识这个疾病。大家可以在各媒体或者相关的资料上面都能找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他们可能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应该怎样科学预防。这样才能避免恐慌。往往恐慌都是不了解情况,或者是听别人的传言造成的,这种传言往往都是不正确的。


记者:儿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叶贤伟:小孩发病的话可能更多的是二次传播,所以一定要注意大人或者家长在这方面的防护,家长预防好了,外出就能避免被传染的可能性,回家感染到小孩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再有小孩的抵抗力比成人要差一些,要注意小孩的保暖,天冷的时候添加衣物,尽量避免受凉感冒的情况,这对小孩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起居方面,加强防疫方面的处理。还有些孩子自我的卫生可能是欠缺的,所以这要求家长在这方面,加强卫生的管理,这也助于小孩的健康,避免被感染的风险。


记者:在农村的疫情防控,老百姓该做些什么?

叶贤伟:其实农村是一个可能会被遗忘或者忽略的地方,我也看了一些报道,有些农村的发病率还不低,有些地方发病率达到80%,城市的20%,这跟很多农民外出务工返乡有一定的相关性。返回家乡之后,他们在卫生保健,或者防护观念这方面欠缺或者比较淡薄,使感染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一些,所以在这方面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农村有些地方的卫生条件,还是欠缺,或者卫生防护这方面,也差一些,我们也希望,不管农村和城市,能达到一样的卫生防护级别,大家都能有非常高的卫生防护的意识,这样才能把疾病尽早的控制。


记者:普通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有何不同?

叶贤伟:按照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推荐的是,如果你发热,同时有些咳嗽,对这个症状我们很多人家里自己都备了一些感冒或者消炎药,经过这些药物治疗后没有改善的话,而且症状又加重,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到请医院里去诊治,原来我们要求是体温在38度5以上,但现在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来看,温度高低,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经过治疗以后,这种情况是否有改善。应该这么说,现在到了冬天,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高发季节会引发我们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更多的是一个甲型或者乙型病毒的感染,在以往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往往是导致出现气管炎或者支气管炎,也有部分导致肺炎的,但经过治疗,就会明显的好转,这种情况和我们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有天壤之别的。

叶 贤 伟 简 介


贵州省人民医院内科教研室及内科规培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

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及贵州省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呼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西南呼吸介入协作组/西南呼吸介入联盟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贵州)基地主任

贵州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呼吸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执行主任、贵州省三级呼吸内镜治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贵州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执行主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贵州特约编辑部副主任委员,为《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中华全科医学》、《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或审稿专家。

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厅、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省、厅级科技成果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现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含SCI收录论文)发表论著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0本 。

获得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颁发的2017年度“优秀呼吸医师奖”,2018年获贵州省“脱贫攻坚群英谱·健康卫士”,获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