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它以贾宝玉的人物视角,绘画了一幅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后世给予了其高度的评价,《大英百科》曾经赞许它道“《红楼梦》的价值相当于整个欧洲”。

甚至被两次翻拍成电视剧,都成为流传的佳作。它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经历了家族的衰败之后著成此经典小说。表面以明代为背景,实则借古讽今,说的是清朝王公贵族还有朝廷的故事。

贾 史(死)王 薛(削)

《红楼梦》此书主要就是讲述了四大家族的故事,其中包含贾家,史家,王家和薛家。把他们连起来念则就是贾死王削,预示着其下场都会非常悲惨,终将会败落,消亡。

父母在赋予我们名字时,饱含了他们满满的期望,而在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名称通常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特殊隐喻都具有特殊的含义。

《红楼梦》也不例外,心思缜密的曹雪芹可谓在这上面下足了工夫,令人回味无穷。也正因此,现代红学才应用而生。

(一) 涵盖宗氏命运的暗喻

贾家作为四大家族之首,在书中一共描写了五代。每一代都有主要代表人物,而他们各自的名字其实是在昭示着贾家一代不如一代。通过名字,人们就可以发现贾府衰败的过程。

其中作为书中贾家第一代其具有象征性的人物是贾演和贾源。他们的名字里都带着三点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是万物之源,也是孕育生命的物质。而他们在书中则代表着贾氏家族的开始。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到了贾家的二代中则是以贾代善,贾代修,贾代儒为主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中,暗含着善良,修为和儒家文化。表示贾家此时的处境还很优越,并没有什么很大的问题出现。

在第三代中则出现了有不好寓意的名字,比如贾赦,贾政等。在他们的名字里都出现了反文旁。文,反过来了这就表明贾府的趋势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

到了第四代,名字则全是俗里俗气的玉器珍宝。比如贾珍,贾宝玉。显而易见,贾府已经完全沉醉在了物质享受之中。

最后一代里则是由高贵的玉器变成了一岁一枯荣的植物。譬如贾蓉,贾蔷。

他们的名字从一开始的儒雅,到后来的世俗气息浓厚。那种豪门贵族的文化底蕴已经泯然众人矣,家族的破落在这些名字中暗示的淋漓尽致。使人不得不由衷的佩服曹雪芹先生的文化功底和温婉的笔触。

(二) 剪不断的感情纠葛

纵观《红楼梦》整本书,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里边的爱情故事。细心的曹雪芹在四个主人公的名字上可是下足了工夫。

在四个重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妙玉,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其中宝钗和黛玉,分别是银钗和粉黛都是女性装饰用品,她们象征着两类风格迥异的封建女孩。而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贾宝玉,将其分成两份,宝和钗就是宝钗而玉和黛相连则成了黛玉。

这就表示着贾宝玉这位男主角注定会与黛玉和宝钗之间产生着无数的情感纠葛,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这在一定的高度上总结了剧情的发展,黛玉和宝玉互生情愫却不想宝玉和宝钗因为家族因素走到了一起。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古人常讲“避讳”,在贾府中众多下人都是要避主人名讳的。比如“红玉”,他因为其中的玉和宝玉重叠则改作“红玉”。而妙玉却可以不用避讳,正大光明的使用这个字。

除了名字可以用书中的两件事推断其关系不一般。妙玉有洁癖,但是她却非要用自己的杯子给宝玉斟茶。同时妙玉为人不好相处,大家都想要她院里的红梅却不敢开口。但宝玉直接自己折了几支,这却使得她非常高兴还分给了他人。

这两件事情更加印证了其名字的特殊含义。书中个中人物关系,就在这简短的名字出暗含的淋漓尽致,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无需多言一切尽在名字中。曹雪芹先生的用心良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皆有所指

《红楼梦》中的人物拢共九百多个,他们的名字都有着特殊的寓意。这里边人物之名,其本身或者与其相关的人联系起来都有着潜藏的深意。有些是在名字上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个性;有的是

暗喻着其命运的发展还有的饱含了作者对世事无情的嘲讽。

(一) 女流领风骚

《红楼梦》中女性人物众多,所以她们的名字里自然涵盖着众多深邃的寓意。元春,探春,迎春,惜春这四姐妹将整个春天都霸占了。她们的名字连起来读谐音就是“原应叹息”。一方面反映着贾家的衰败,另一方面又暗示着自己悲惨的结局。

再就是名字透露性格的——王熙凤。凤与凰之间,凤为雄,表明她骨子里流露着男子般的果断。而凤姐从小就是个假小子,这也说明她浑身透着一种洒脱和奔放的气息,有女中丈夫之意。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书中女性角色的名字都很出彩,命名上有的用花鸟鱼虫有的用珠宝玉器。不论何种都有其更深层次的隐喻作用。名字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就是那些丫鬟们,而他们的名字大多则是来映照主人的。

比如贾宝玉的伺候丫鬟叫袭人,麝月,琴雪而林黛玉的丫鬟叫紫鹃,雪雁。他们曼妙优雅的名字反衬着主人高尚的情操,也映衬着自己后来的命运。

袭人“花香袭人知昼暖”,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令人感到温暖的女性。紫鹃,“杜鹃啼血猿哀鸣”,侧面体现出林黛玉对爱情的执著与守望。

(二) 谐音更奇妙

《红楼梦》在起名上对于谐音讽刺,可谓是炉火纯青。比如开篇点到的贾雨村谐音是“假雨村”,暗喻这整本书说的都是谎话,假话。甄士隐“真事隐”,所有真实的事情已经被隐藏了起来。意思是这本书就是隐藏了真话,用假话写出来的。

而甄士隐的岳丈名作封肃谐音作“风俗”,他的外孙女走丢了,姑爷又去了寺庙,于是就唆使女儿将娇杏介绍给贾雨村。

脂砚斋中的批语讲“所作终究如是之风俗也”。大概当时流行的就是见风使舵的势力风俗吧。而娇杏的谐音则是侥幸,这个丫鬟因生子有功阴差阳错的成了正房夫人实数侥幸。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本为甄士隐之女的甄英莲谐音“真应怜”被霍起弄丢后多次被拐卖,成了使唤丫头也就是后来的香菱。英莲走丢,甄家家破人亡,皆因“祸起”。将英莲转手给薛蟠的冯渊则又冤死在薛蟠之手,其谐音是“逢冤”。

(三) 讥讽社会

在那个文字狱盛行,言论不自由的年代,曹雪芹选择借古论今,含沙射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仔细一读会发现,书中贾府的故事实则是清廷发生的真事。其中涵盖康熙上位,也有九子夺嫡。

贾政在书中是个风流人物,他的谐音是“假正”也就是假正经的意思。贾赦则代表着其好色。而贾琏是“假脸”的意思说明他这个人很刻板。而将其兄弟四人的名字联系起来暗指“福晋摄政”。而这个福晋则是暗指的孝庄太后,其在书中的原型人物是贾母。

在书中曹雪芹说是贾母将袭人递到了贾宝玉手里,这就是孝庄太后在顺治出家后亲自辅佐康熙上位

林黛玉将贾敏读做贾密,而九子夺嫡后二阿哥去世,康熙皇帝曾将他封做“里密亲王”。而我们再把甄英莲反过来读则是“怜胤禛”。他就是在夺嫡中最不被看好的四阿哥,也就是雍正帝。

从《红楼梦》里的贾府子孙,看曹雪芹在人名中隐藏的深意

贾瑞,蔡元培曾认定他是假文天祥之意。贾瑞字天祥,而文天祥字宋瑞。因为清朝入关之后很多人都自愿为其鹰犬爪牙,毫无骨气可言。而贾瑞则正好就是那种所谓的软骨头。

这本书中没有一句废话,连名字都有发人深省的含意。在《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就有近百位,但是每一位作者都经历过作者仔细的考量,才使得他们拥有了各具特色的名字。

在每一个人物上可谓是下足了工夫,把自己想表达的想法都在不经意间挥洒的淋漓尽致。不禁感叹曹雪芹先生著书之考究,文笔之优雅。

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只因其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女性读起来颇有点害臊。

《红楼梦》流传至今过了三百年,它也美了三百年。它的美是全方位的美,小到一颦一簇,大到诗词歌赋。曹雪芹经历过大起大落

,也体验过富贵人家的生活,他将当时发生的故事通过作品表现出来以供后世参考。其文笔之细腻,刻画之生动,辞藻之曼丽可谓是精妙绝伦。说它独领风骚,为四大名著之首,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