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根據十九大報告,中國近一個階段的發展將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到2050年,中華民族將以強大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也就是到2050年,我們無論是從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社會實力、科技實力,都應該全面在世界佔有領袖的地位。

距今還有30年。

現在的中小學生30年後之後正好是40多歲,是中國成為世界領袖的時刻。

我們今天的教育直接面臨著,30年之後這批人能不能承擔起中國世界領袖地位的這樣一個責任。

但是反觀現在中國的基礎教育,可以說方向不明、思路混亂。

這樣的一種混亂的局面成長起來的孩子,30年之後別說能成為世界領袖,恐怕打工人家都不一定要用。

在這樣的一個時刻,我們得反思,教育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我個人的判斷是,家庭是教育的源頭。

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現在中國的教育問題這麼多,源頭的問題就是家庭,必須集社會力量來呼籲家長,從家庭誤區中走出來:

不要以為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了,萬事大吉了;

不要以為只要花錢僱老師,多給孩子報一些輔導課,孩子就能成名了。

在人大附中期間,我承擔了一個國家級的重大科研課題:素質教育中的家長作用研究。

通過研究我發現,問題孩子教育出自問題家長,我在中學工作了40多年,結合個人的體會,我想談家庭教育應該注意的幾個要素。

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我年年帶高三,其中一個班有37個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後來那些班也很厲害。

我有大量優秀學生的案例,反過來我尋找他們成長的源頭,然後發現優秀的學生有許多共同的地方。

所以,給大家總結了家庭教育的四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廣泛閱讀興趣的培養。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我國恢復高考制度到現在40多年了,還是一套試卷選拔所有的人,這種選拔制度全世界只有中國在用。

所以中國的高考必須改革。

怎麼改?

其中一個最大的動向就是得閱讀者得天下。

今後的高考將大幅度地提高語文的分數,語文的分數佔有最重要比例的就是閱讀。

河北廣播電視臺的一檔節目《中華好詩詞》裡,經常有一些小不點,這些小不點背的詩詞行雲流水一般,一點不亞於那些成年人。

在中小學生最佳的閱讀時刻,家長們一定要高度關注學生的閱讀。

怎麼關注呢?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需要做到一點,家長們讓孩子去自己閱讀自己買書。

當時我的孩子是這麼培養的:

我每週都帶女兒去新華書店,把她放在那兒,然後我在旁邊看報紙,打發時間,她就在少兒讀物那個地方,非常投入地看。

我們在那個地方待上半天,走的時候她抱一大摞書,我也不看她買什麼,我只看後邊的那個價格,然後買單。

她一週買的書,一週就能看完,然後週末我再陪著她去書店。

連續堅持了3個月,女兒讀書的興趣和習慣就完全培養起來了。

我家裡房間不大,但專門有一層是圖書館,裡面都是孩子看過的書。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家有萬卷子孫賢,胸有萬卷氣自華。

看過那麼多書的孩子,他能考不上北大嗎?

讀過這麼多書的孩子,他能不智慧嗎?

閱讀興趣應該是這麼培養的。

孩子越聰明往往越調皮。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搗亂,就讓他玩電子遊戲。不久之後,一個網癮少年便誕生了。

中國有句古話,要想讓地裡不長草,最好的辦法是把地裡種滿莊稼。

要想讓這些聰明孩子不去瞎折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讀書閱,讓閱讀成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這個孩子就會變得更加智慧、更加富有。

二、陽光自信性格的培養

美國著名哲學家拿坡侖·希爾說:

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少的差隙,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這很小的差異就是你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這個巨大的差異便是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這個世界上除了心理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一個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凡是學習陷入困境的孩子,幾乎都不是方法問題,而是心態問題。

家長判斷孩子能不能有詩和遠方,其實就看一點:孩子是把學習當成享受,當成樂趣,還是當成活受罪。

凡是把學習當成活受罪的孩子,沒有一個笑到最後的。

一個不想學習的孩子,什麼樣的方法對他都沒用。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教高三這麼多年,我發現凡是笑到最後的,無一例外的是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當成一種享受。

一上學就愁我要上學了,一做作業就罵娘,一考試就煩躁,這樣的孩子,什麼樣的方法對他來講都是沒有用的。

什麼叫學習?學習通俗地講就是苦到盡頭方知甜的過程,濃縮成四個字:何為學習?苦盡甘來。

蔡元培先生有句話,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

你希望孩子完美,所以唯恐給他一點表揚他會驕傲,他會自滿,你必須找出他的缺點來,結果,越找缺點越多,越找你越痛不欲生,越找學生越興趣索然。

現在很多孩子被學習折磨得死去活來,壓根不是學習本身的事,是心態出問題了。

當一個學生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後,便成了差生。

孩子呱呱墜地,那麼天真、那麼活潑,為什麼最後成了差生?

是教育把他培養成了差生。

讓他反覆遭遇失敗的打擊,一個差生便誕生了,孩子本來有成績,你也不表揚,孩子本來有進步,你也不鼓勵,你光挑毛病。

這樣的家長比比皆是,在你反覆挑毛病的過程中,這個孩子就廢了。

家長的理由很充分,我是希望孩子完美。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完美之人?當你要求孩子完美的時候,你已經不把孩子當人待了。

那些希望孩子完美的家長,你得醒來。

而讓一個差生變好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讓一個差生反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個學生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這麼多年我就是用這個辦法幫助一個一個學生脫貧致富了。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我前不久看了曼德拉的書,總結出一句話: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沒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潛能。

何為教育?

就是在孩子的青少年時候通過激勵讓他相信自己,從而讓他的潛能得到激發,讓他創造奇蹟,這才是教育。

所以我那個班55個學生考上37個北大清華,不是學生優秀,關鍵是老師優秀。

我本身帶有激情,然後我讓我的激情去影響學生,讓他們知道天下之大舍我其誰,考差了,就是把不該暴露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能把這些問題徹底消滅,這次失敗註定下一次的成功。

所以當一個學生擦乾眼淚,從失敗中出來的時候,他就沉澱了一份巨大的正能量,這就是成長。

教育不是灌滿,而是點燃。

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知識的口袋,硬往裡灌,而是把他當成一個火把,抓住他的每點失誤,每點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揚起自信的風帆,從而創造奇蹟。

三、良好思維的開發

第三點,是良好思維的開發。

大數據分析,14歲之前是一個人智力開發的關鍵時刻。

如果這個年齡之前,學到他喜歡的東西,他的智力將會得到巨大的開發;

但是這個階段如果被老師、被家長逼著學了不想學的東西,幹了他不想幹的事,對他的智力則是一種巨大的摧殘和扼殺。

所以千萬不要逼著中小學的孩子去幹他不想幹的事,去學他不想學的東西。

如果你覺得這件事很重要,請你認真備課、認真思考,然後請跟孩子平等地做一次深入的溝通。

他一旦對這個事感興趣了,就成功一半了。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數學家克萊因講過這麼一句話:

音樂能激發情懷,繪畫能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撥動心絃,哲學能使人獲得智慧,科學能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這以上的一切。

我是教數學的,華羅庚先生一句話,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小學階段看一個孩子主要看他的智力狀況,他的思維開發主要是靠數學。

但是我堅決反對,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逼著他硬去學數學,而且還參加比賽,還得拿獎,這個孩子如果不喜歡數學就廢了。

但是在孩子精力旺盛的時候,適度接觸一點數學思維的訓練,對一些數學的難題稍做挑戰,對孩子一生智力的開發都非常重要。

四、確定一門特長

最後是提前確定一門特長。

馬和牛賽跑當然是牛輸了,但這不能證明牛的無能,而是安排這種比賽人的無知。

現在環境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我們還是盯著孩子的分數排名,這沒有多大前途。

現在進北大清華有十條路徑。

有一個恐怖的數據:2016年憑著裸分進北大清華的佔30%;2017年憑著裸分考進北大清華的15%;2018年憑著裸分考上的沒有公佈,估計都不到8%。

所以一個不注重孩子多元化發展的家長,一個不注重多元化發展的學校,一定沒有希望。

不做問題家長:決定孩子成績的家庭教育4要素,包括閱讀、自信

當今時代智慧型的家長最突出的標誌就是要學會提前設計孩子的未來。

我的孩子剛上初一,就已經註定了肯定能上北大,為什麼呢?

我提前早就設計好了。

我女兒高中都沒考上時,在家裡哭哭啼啼。

我說:“你哭個啥勁,反正最終你都能上北大,你還在乎中學在哪兒?”

後來我女兒提前半年同時被北大、清華、人大錄取。

怎麼來的?

就是提前設計出來的。

我帶的37個學生也是提前設計的:13個學生保送清華、北大:25個學生取得藝術、體育特長加分。

那個班真正憑著裸分考上清華、北大的只有三四個。

最後歸結成一句話,當今時代智慧型的家長一個最突出的標誌就是要學會提前設計孩子的未來,越早越好。

期待各位家長通過培養一個成功的孩子,實現自己真正成功的人生。

(作者:王金戰 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

整理自第十二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

演講主題《家庭教育四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