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本文作者、百歲老紅軍王定國

王定國,1913年2月4日生,四川省營山縣人。久經考驗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33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三過雪山草地的艱苦兩萬五千里長徵。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機要秘書,最高人民法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等職,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王定國是迄今仍健在的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為數不多的女紅軍之一。


易維精是四川達縣石橋河人。1935年春,我在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首府巴州,由劉華被服工廠調到省委劇團時,他就是我們的政委了。以後我團改為“中央劇社”,在長征中,改為“前進劇社”,他一直領導我們行軍、戰鬥、演出。

記得在我們第三次過草地的艱難日子裡,易維精日夜操勞,經常奔波在“前進劇社”三個分團之間。當時劇社的女同志多,還有不少小孩子,他像個老大哥一樣,愛護和關心著我們每個同志。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長征中的女戰士雕像


有一次過阿壩河。我們三個女同志個子小,涉水過河有困難,他就把自己的馬攔過來讓我們騎。可三個人只有一匹馬。他又讓我們拉住馬尾巴,他騎上馬慢慢過河。誰知馬下水後受驚了,把我們三人甩落在水中。河水把我們衝了好遠,幸虧他翻身下馬,游到河中才把我們一個個救了起來。

過草地時,糧食奇缺,他把自己捨不得吃的糧食拿出來給“大肚漢”們吃,並動員飯量小的人把糧食拿出來,接濟別的人。他還到處挖野草,刨樹根給同志們充飢。在最困難時,易維精決定殺馬充飢。可大家不愛吃馬肉,說是酸的。他堅持讓每個人分一塊帶上。後來過草地沒有吃的了,馬肉當寶貝啦!大家很感激他有遠見,可他卻把自己分的馬肉,給了不夠吃的人。他就是這樣,時時想到別人,處處關心別人。

易政委很關心傷病員,對戰士的要求也很嚴格。有一次,一個負責背傷病員的戰士自己先跑到前面來了。易政委問:“你背的人哪裡去了?”他說:“我背不動,他又不要我背,讓我先走,我就把他放下了。”平時不輕易發火的政委,立即火冒三丈,大聲訓斥道:“如果那個傷病員回不來,就要狠狠處罰你!”後來那個傷病員被後面的隊伍收容回來了。但是,為了幫助同志,易政委仍然召開了會議,嚴厲地批評了那個把戰友放下不管的戰士。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1936年10月上旬,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以後,紅四方面軍有三個軍奉令於10月下旬從靖遠渡過黃河執行戰略任務。不久,這些渡河西征的部隊由中央軍委命名為西路軍,隨軍渡河的原“前進劇社”的三團也改編為西路軍“前進劇社”,團長周武功,政委易維精,副團長汪顯成,支部書記廖赤健,導演任弼璜、於實甫等。我當時是軍團團員,在道具股工作。

西路軍過河後不久,就同圍追而來敵騎兵第五師馬步青和青海的敵騎兵馬步芳部及反動民團,在一條山等地進行了幾場惡戰。

在隨西路軍進行戰鬥中,我們劇團的政委易維精既是一位好領導者,又是一位堅強、勇敢的好指揮員。他打仗很英勇,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他的工作能力很強,當時劇團男、女各半,還有小孩,槍支很少,主要是大刀長矛,要組織好行軍作戰是困難重重的。但是他把大家組織得很好。他將男、女都編成班,在戰鬥時,機動靈活地指揮作戰。為了把我們劇團訓練和管理好,易政委為全團制定了嚴格的紀律,並經常對大家進行軍事常識的教育,使劇團很有戰鬥性,他本人則在西路軍指戰員中頗有威信。

一條山戰役後,九軍直驅古浪,我們劇團隨五軍、三十軍繞道大門、涼州,後又經山丹、羅氏折回永昌與總部會合。總部遂決定在永昌縣城休整。我們一邊休整,一邊參加修工事,同時對各部隊的傷病員進行慰問,為戰士們演出。主要節目是根據古浪和一條山戰役把敵人打得狼狽不堪的事蹟,編寫成活報劇。易政委一天忙到晚,要組織大家搞節目,自己也要參加演戲,還要深入到連隊去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在11月中旬,九軍在古浪戰役中失利,突圍來到永昌,只開進城一個團。我們劇團去慰問時,見駐地院內連隊的旗幟很多,而人員很少,大家心裡很沉重。九軍軍部駐在永昌城東的二十里鋪。12月底,劇團奉命前往進行慰問演出。這一天,九軍軍部派了一個武裝班一起向二十里鋪行進,走到離二十里鋪尚有幾里路的時候,只見二十里鋪方向塵土飛揚,大家感到情況不好,前面可能有敵人。由於情況不明,易政委對大家說:“我們趕快走,和九軍軍部會合,敵人可能發現了軍部,我們要作好戰鬥準備,隨時參加戰鬥”。當劇團趕到二十里鋪時,發現軍部已經轉移走了,由於情況突然,軍部沒有來得及通知我們。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西路軍在永昌戰鬥過的地方


劇團一進入二十里鋪,即與來圍攻軍部的馬匪軍遭遇。易維精當機立斷,指揮劇團戰士迅速佔據了當地地主家的一座碉樓。當時,地主逃跑了,碉樓內空無一人。我們進去後將包有鐵皮的大門牢牢關死,立即和敵人接上了火。碉樓共分三層,第一層是個大院子,四周是用石頭砌起來的圍牆,二層是住人的房間,三層是四個碉堡。那時,我們的人員不足100人,劇團和武裝班共有十幾條槍,彈藥也不多。易政委和劇團其他領導人緊急開會研究,認為外面圍攻的敵人那麼多,很可能誤認我們是九軍軍部,我們戰鬥力弱,不能硬拼,總部瞭解情況後會來援助我們的。除了馬上派九軍武裝班的一個戰士回永昌城報信以外,當前我們的任務是固守待援,這樣,也可以吸引敵人的火力,掩護九軍軍部順利突圍。劇團當即召開了動員大會,號召大家做好思想準備,堅決與敵人戰鬥到底,並對全體人員分配了任務:碉樓的第一層由身強力壯的戰士把守,第二層由連、排、幹部據守。第三層由易政委一面指揮戰鬥,一面帶領女同志和小孩們作後勤供應。因為當時敵人飛機不斷飛來偵察,大家要隱蔽好,不要被敵人發現我們這裡有女人和小孩。同志們抓緊時間搶修臨時工事,把磚頭、瓦塊、木棍等都運往樓頂,準備彈藥不夠時用。我們全體同志同仇敵愾,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決心和敵人拼到底。敵人從四面八方向大碉樓湧來。敵軍指揮馬元海,很狡猾,但他在古浪一帶和紅軍打了好幾仗,有了點教訓,誤認為我們是軍部不貿然進攻。他讓步兵緩緩圍將過來,騎兵也不衝,只是遠遠的跟著,不斷讓飛機俯衝偵察。這樣,相持了好一段時間。易政委在強敵壓境下,沉著鎮定,指揮自如。他要求大家不要亂開槍,等敵人靠近再打,一槍消滅一個。敵人爬上院外大樹往裡偵察,被周武功接連打下四個。後來敵人開始進攻碉樓了,仗打得十分激烈、殘酷。

百歲女紅軍深情回憶“前進劇團”政委易維精

前進劇團遭遇戰遺址


下午,總部派武傑率領騎兵來援助劇團,和敵人展開了新的戰鬥。由於我軍騎兵的很多馬是在一條山戰役中繳獲敵人的,敵人眼熟,一聲吆喝,俘馬便直向敵人陣地跑去,紅軍戰士猝,被甩下馬,有的受傷,有的犧牲。我們有些騎兵戰士衝到碉樓圍牆下面,敵人又猛打我救援的騎兵,犧牲很大。在碉樓上的戰士看到這種情況,要從碉樓上跳下來和來援助的同志們匯合一起戰鬥,但是碉樓太高。易政委高喊:“樓太高了,不要跳,跳下去不死也會重傷!”為減少犧牲,最後讓我軍的騎兵退了回去。

時近黃昏,殘酷的戰鬥仍在繼續。廖赤健、汪顯成、任弼璜等先後犧牲了。武裝班人員傷亡不少,彈藥也所剩不多了,反擊敵人的火力逐漸減弱。這時,敵人用汽油把大門點燃,在圍牆上掏洞。我們把神槍手集中起來,對準洞口,進來一個消滅一個。忽然,易政委也受傷了,大家為之一驚。但他振作精神高聲說:“同志們不用害怕,革命總會有犧牲的,犧牲是為革命勝利!敵人打上來了,也會先殺我,你們只要能活著回部隊去,將來總有報仇雪恨的一天,不要難過,不用傷心,挺起胸膛同敵人戰鬥到底!”大家望著他都感動得哭了。

夜幕降臨,敵人趁夜色從大門湧入。由於我們的彈藥已快用完了,無法阻擊敵人,易政委就率領戰士們突圍。但剛衝出碉樓,他就被敵人密集的火力打倒,壯烈犧牲,時年30餘歲。同志們都為之慟泣。

本文摘自《後樂先憂斯世事》(王定國 著)。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