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漯河持续11天无新增病例,全市累计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5家,复工率99.6%

漯河持续11天无新增病例,全市累计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5家,复工率99.6%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 寨建雷 通讯员 崔杰斌

3月2日,漯河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河南商报记者获悉,截止到3月1日,漯河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例,累计出院33例,无死亡病例,全市持续1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在做好疫情防控做工作的同时,漯河市各部门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截止到3月1日,全市累计复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5家,复工率99.6%;纳入监测的35家现代物流企业复工率达到100%;全市375家货运企业复工率达46.7%;重点项目复工开工97个,复工率达64.7%,预计今年将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7.25亿元。


【卫健委】持续11天无新增病例 全市未出现死亡病例

漯河市卫健委主任罗伟民介绍,漯河市自1月25日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来,截止到3月1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例,累计出院33例,无死亡病例,目前,在院治疗2例,全市持续11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另外,漯河全市共设立市中心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源汇区人民医院、临颍县人民医院、舞阳县人民医院,确诊和疑似病例收治率100%。同时,汇集呼吸、重症、影像、检验和中医专家206人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培训、疑难病例会诊、重症病例救治。

同时,漯河市于2月5日、15日派出两批47人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武汉;先后六次向武汉市紧急血液支援红细胞480袋、血小板93袋、血浆9万毫升,全力支援湖北省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


【人社局】全市农民工已转移就业13.76万人 为中小微企业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

漯河市人社局局长郭树恒介绍,截至3月1日,全市农民工已转移就业13.76万人,其中市内就业10.29万人,市外就业3.47万人。目前,已累计搜集全市580多家用工企业招聘信息,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96万个。对有组织、成规模的外出就业农民工,以乡镇为单位,会同卫健委部门,统一有序快速办理健康证明。

另外,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免、减、缓、返”社保政策。一是“免”,从2020年2月起,对中小微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实行阶段性免征,免征期限不超过5个月。据测算,今年将免征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7.25亿;二是“减”。对大型企业等其他参保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除外)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减半征收,减征期限不超过3个月;三是“缓”。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费缓缴,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至目前,指导帮助344家企业提交了缓缴社会保险费申请,涉及企业职工6.1万人。四是“返”。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国家和省认定的贫困县企业稳岗返还标准提高到60%。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参保企业,失业保险应急稳岗返还政策延长到2020年12月30日,返还标准按上年度全市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参加失业保险职工的人数确定(1520元×6=9120元),或按6个月企业及其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标准确定。预计今年将发放稳岗补贴5000万元以上。


【工信局】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9.6%

漯河市工信局副局长李浩介绍, 截止3月1日18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565家(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7家),复工率99.6%;市工信局重点监测的102家“十百千”亿级重点企业已有102家复工复产,复工率为100%。全市纳税额500万元以上的91家工业企业,已经复工91家,复工率100%。

李浩说,为了支持和保障防疫物资生产,漯河市工信局已从省工信厅领取车辆通行B证170张,保证防疫物资和生产要素物资运输通畅。并分别为曙光健士、维立特化工、百净味卫生用品公司协调贷款2000万元、1200万元、450万元。帮助曙光健士等3家企业向国家工信部成功申报进入《商请人民银行支持的国家调拨重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名单》,获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帮助维立特等2家企业积极争取省级技术改造项目资金。


【商务局】全市商品供应充足 可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漯河市商务局局长康利民介绍,整体上看,全市商品供应充足,品种齐全,价格稳定。米面油肉蛋菜等必需品供应能够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漯河市中小商超复工复产率明显提高。目前,全市监测的36个大中型商超已开业34家,占比94%;188家小型商超已开业135家,占比72%。辽河路丹尼斯、东外滩丹尼斯、新玛特、千盛百货、大未来购物广场已经恢复营业。并要求卖场以及各类公共设施每天消毒不少于4次,对空调排风系统等重点部位重点消杀;

漯河市商务局共协调争取用于生活必需品物资运输的省内通行证(B证)398张,配发至市内重点大型农批、商超和双汇物流等骨干保供企业,确保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畅通。B证实施以来,已运输生活必需品1万5千多吨。


【市场监管局】六项措施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稳定

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耀生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漯河市物价整体稳定,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采取了六项措施:一是提醒告诫。1月23日(腊月廿九),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印制了“稳定医药用品价格提醒告诫书”,发给全市各大药店,对药店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在全市张贴宣传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1月26日(正月初二),面向社会发布了“依法严查价格违法行为”的公告;1月29日(正月初五),又通过微信方式召开了全市大型药品、医疗器械生产销售企业和大中型超市、连锁商业网上约谈会,提醒广大经营者明码标价,依法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恪守商业道德。二是市场巡查。1月25日下午(正月初一),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专题党组会议,部署稳定物价工作,动员组织在全市开展市场巡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每天深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检查市场价格、商品质量等,现场纠正不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从1月23日(腊月廿九)到3月1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出动了检查人员1万3千多人次,检查商场超市、药店等1万8千多户次。三是价格监测。在全市不同区域选8个价格监测点,每天监测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及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分析预警,采取应对措施。四是价格公示。从2月17日起,通过新闻媒体,对7个大型超市的10种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公示,提高价格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受理举报投诉。12315热线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1月24日至3月1日,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3252件,已办结3103件,办结率为95.4%,其他正在办理。其中,受理涉及价格方面的投诉、举报255件,已办结243件,办结率为95.3%,共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4.6万元。六是严查价格违法行为。从1月25日到3月1日,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价格违法案件37起,其中当场处罚6起、个案罚款10万元以上的哄抬口罩价格案件2起,公开曝光6起典型案例,有力震慑了违法者。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发力,切实维护了物价稳定,有序经营。

另外,截至3月1日,全市的16个农贸市场已经全部复市,其中市区的10个农贸市场开业商户1246家(共3106家),开业率为40.1%,有效保证了市场供应。复市的同时,对市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


【交通运输局】纳入监测的35家现代物流企业复工率100%

漯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高继周介绍,2月20日,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分区分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的命令》(豫疫情防指〔2020〕11号),漯河市快速反应,及时开展了道路上的防控卡点的撤除工作,目前全市152个防控卡点(其中高速公路出入口及服务区7个、干线公路19个、县乡道路126个)已全部撤除完毕,保障了运输车辆能够得以快速进出。

目前全市已办理道路通行证A证2179张、B证658张(不含邮政)、C证1771张,为应急物资和生产生活等物资的运输提供了可靠保障。

从2月21日起,逐步恢复了部分城市公交、市域内县际客运班线运营。客运场站、车辆均已严格进行清洁和消毒,并随车安排了登记和测温人员,请广大乘客放心乘坐。

目前,纳入监测的35家现代物流企业已全部营业,复工率100%。全市375家货运企业已恢复营运175家,复工率46.7%,


【民政局】继续保持 力争全市养老机构无感染

漯河市民政局局长戴友良介绍,从1月24日起近40天的时间里,漯河市民政系统彻底切断了疫情从外部输入养老机构的所有渠道,正在围绕全市养老机构不感染一人目标而努力,全市99家养老服务机构对6300多名在院老人和服务人员实行了严格的全封闭管理,所有服务对象和工作人员只出不进,暂停接收新的服务对象;对离院回家过年后要求返院的服务对象,加强与其家属沟通,建议在疫情解除后再返院。

允许具备自行设置医学隔离区条件、且已经按照规定标准设立了医学隔离区的的养老服务机构,在一级应急响应解除之前接收老人返院,不具备条件、未设置医学隔离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不得在一级应急响应解除之前接收老人返院。


【发改委】全省率先出台“30条措施”稳增长

漯河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牛宪民介绍,漯河市政府于2月5日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漯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30条措施》(以下简称30条措施)。

从目前落实情况看,在市委市政府科学统筹指挥调度下,各县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30条措施,有力保证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促进了经济平稳恢复运行和发展。

2020年全市第一批重点项目150个,其中续建项目61个,计划新开工项目89个。截至3月1日,全市重点项目已开工复工97个,开工复工率为64.7%。

(河南商报编辑 张曙辉 施尚景 见习编辑 张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