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淘金夢",不變的是"致富路"

北大荒——建三江平原


水稻種植面積大、品質優良

糧食總產量佔全國的九分之一

被譽為“中國綠色米都”

多年來,由於當地勞動力不足

每年春耕季節

都需要大量外地勞動力插秧備耕

從2000年起,哈鐵開通首趟“插秧專列”

先後有165萬人次搭乘這次專列

這次專列已經成為“插秧客”的淘金路

20年來,北大荒“變了”

但哈鐵的情懷不變

這條致富路也越走越寬了


北大荒“變了” 哈鐵情懷不變

——寫在“插秧專列”服務墾區農業生產20年之際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


上世紀90年代,三江平原水田大開發,每到插秧時節,綏化、慶安等地大批“插秧客”來到建三江管理局打工,由於當時交通條件限制,他們幾經輾轉才能到達。從2000年開始,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開通首趟農民工“插秧專列”。20年來,共有165萬餘人次搭乘專列前往三江平原插秧。


20年來,北大荒有了“大變樣”,但“插秧專列”卻從未間斷。哈鐵集團服務墾區農業生產,不僅為農民工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時,那些來到北大荒的能吃苦、懂技術、會管理的大批務工人員,大多已經紮根北大荒,為北大荒現代農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


“插秧專列”不僅帶來了勞動力,更帶動了墾區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如今,墾區綜合機械化率達96%以上,用工不再“荒”。


記者乘坐的K7263次列車,21點30分從哈爾濱東站發車,凌晨6點58分準時到達建三江管理局。進入管理局局直主街,一大早找活的務工人員已經聚集在一起。


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有的來自外地,有的是本地的,不是每天都能找到活,因為現在幾乎家家都有大機械,到插秧的時候,開插秧機、站插秧機等用工需求才進入高峰期。


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候,種地就得靠人幹,要是在插秧的黃金期僱不到人,種水稻就是乾著急,而且直接影響糧食產量。每年5月~6月初,哈鐵集團公司採取圖定列車套跑臨客的方式,加開齊齊哈爾——北安——綏化——前進鎮、哈爾濱——綏化——前進鎮的插秧臨客。今年4月30日~6月10日,哈鐵集團公司加開3趟撫遠方向插秧專列,哈爾濱市周邊及綏化地區將有4.8萬名“插秧客”乘火車趕赴建三江、紅興隆等地。


大批“插秧客”的到來不但解決了用工問題,還對加快墾區結構性調整、提升水稻種植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建三江管理局播種面積1130萬畝,其中水田有1000萬畝,機械化率達99%。近兩年,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生產成本增加和水稻價格下降,種植戶不得不多算算僱工賬。能不僱工就不僱工,抓零工或是機械替代……用工再也不“荒”。


1994年從慶安縣來到建三江的張景會,現在是七星農場農業水稻種植戶第一帶頭人、全國科技示範戶。雖不是土生土長的農墾人,但他已經種植水稻20多年。他介紹說,他種植的600多畝地,用工最多時需要50多人,隨著這些年更新升級各種機械,現在只僱6個人就能完成。


據總局農業局科長霍立君介紹,雖然用工人數在下降,在扣棚、秧苗管理、插秧等環節還是需要一定量的人工,而且近年來僱傭插秧的人工費用在增長,在插秧期間他們每天的收入在四五百元。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


“我來北大荒打工10餘年,鐵路確實為我的往返提供了便利。但現在種地是全程機械化,種地的都想著招兒降低成本,會開各種車還得懂技術,以後來插秧的可能越來越少。”


綏化市北林區的王立臣是七星農場第一管理區種植戶侯克明僱傭的長工,他和老伴外出務工已經10多年,提到漫長的打工路,老兩口感慨萬千。 “以前到三江來是小車倒大車、汽車換火車,非常不方便,現在有了專列,交通方便了,種植水稻都有大機械,少挨不少累。”


王立臣今年55歲,負責近600畝水田的農活,老伴負責做飯,他倆年收入7萬元,從3月份扣棚一直到秋收結束。王立臣還從老家帶來了兩個短工,由他支配分工,他們在這已經幹了5年。


七星農場第一管理區副主任張曦暉介紹說,像王立臣這種是與種植戶建立了長期僱傭關係,600畝水田1個長工和兩個短工就夠用了,再需要用工就臨時找就行了,用工更加靈活。


如今,在墾區種地全程機械化一點都不新鮮了,水田主要環節綜合機械化率達96%以上。從置床開始有平床機、壓床機、擺盤機、電動覆土機,澆水有微噴機,集中工廠化催芽,再到插秧機、航化飛機、大馬力收穫機,機械解放了大批勞動力。


5月10日,水稻無人插秧機在紅衛、洪河農場開始作業。紅衛農場種植戶賈偉就在承包的600畝水稻地裡見證了“無人駕駛作業”的歷史性變革。目前,建三江管理局共引進無人駕駛插秧機46臺(套)。一臺無人插秧機可節省1個人工,每人每天按照500元計算,一個插秧季,按照10天計算,就可節省5000元。


據建三江管理局農業局副局長牛豔凱介紹,10年前,農戶種地多是靠人幹。現在,人不願幹就換成機器幹,逐漸減少整體勞動力。因為農戶都有一本賬,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只能控制人工費用降低成本,而且“無人農業”在墾區已經悄然興起。拿插秧來說,有些機械可能還存在技術短板,需要一些起苗、運苗和站插秧機的輔助性用工,但隨著墾區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機農藝水平,“插秧客”可能會越來越少。


插秧專列20年!變的是


配套齊全的鐵路專用線和現代化的新型貨場,讓建三江沿線的鐵路貨運風雨無阻,北大荒放心糧銷往全國各地。


2012年,由福利屯開往到前進鎮的全國第一條支農鐵路——福前鐵路向東延伸至撫遠,途經25個農場,為“插秧客”集中趕赴墾區提供便利的出行條件,也為他們鋪就了一條致富路。


“插秧專列”開行20年,“插秧客”對其再熟悉不過。列車夕發朝至,睡一宿覺就到目的地。車上不僅有精心製作的廣播專題節目,還有專人送水到座,他們覺得坐專列去打工很有面子。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公司佳木斯車務段建三江站站長由廣祿介紹說,建三江、換新天、前進鎮、洪河、前鋒、二道河、前哨站近年民工人數共10萬左右,“東方第一站”前進鎮站作為樞紐中心近年民工人數在5萬左右。但從近年的到達人數調研和歷史同期分析對比看,來建三江插秧的人逐漸減少。


建三江管理局所屬的七星、創業、前進、洪河、前鋒、二道河、前哨農場都處於鐵路沿線,輻射周邊的青龍山、勤得利、勝利、八五九農場,這些農場基本都是種植水稻。近年來,農場圍繞水稻深加工和糧食收儲發展了一些企業,大米外運基本靠鐵路,米廠也都建在鐵路邊上,春天運進生產物資,秋天運出糧食,鐵路貨運助推了農場經濟發展。


記者採訪當天,建三江站就有正在裝運大米的車廂,這些糧食將運往國外。目前,建三江和前進站都建設了現代化新型貨場,這就讓貨運風雨無阻,建三江、換新天、前進鎮站還修建了專用線,為當地貨運提供了保障。


回顧鐵路運能嚴重不足的年代,我們都體會到出行“一票難求”的境遇,即使在那樣的運輸條件下,哈鐵集團始終不忘初心,依然開行了“插秧專列”,為廣大“插秧客”開了“綠燈”。20年來,那條插秧的淘金路已經成就了北大荒變成北大倉的奮鬥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