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一觉醒来,#江苏省合肥市#上热搜了!

昨天,湖北新闻在一则疫情报道中,将安徽省合肥市错写成了"江苏省合肥市"。一时间,引发了网友们讨论与调侃,"南京是安徽的省会"、"安徽省南京市"等等旧账再次被翻出。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虽然看似玩笑话,却能引发共鸣,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徽京”和“霸都”之间存在已久的紧密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南京离不开安徽,还是安徽离不开南京


安徽:还能离咋地?

早高峰一票难求,“跨省上班族”庞大


从地图上来看,南京与安徽省内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紧密相连,形成跨省都市圈,说他们是一个省的竟也毫无违和感。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且安徽这4市到南京的距离均比到省会合肥更近,再加上近年来江北新区的建设,更是加强了马鞍山、滁州的联动。因此,越来越多的安徽人选择来到南京求学和置业


粗略统计,南京目前有着50多所大学,是省内及省外的重点“采购商”。而安徽则有着著名的毛坦厂中学,是全国各大名校的主要“供应商”,二者相辅相成、分工合作,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大学毕业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之后便是置业 。


有些去南京打拼的安徽人,明智的早早买了房子,落了户口。近年来,南京各楼盘的开盘现场都不乏投资和改善的安徽人。


根据贝壳找房《2019新一线城市居住生活报告》显示,南京的购房者中近4成都是外省人,其中安徽人占比最多,南京每100位购房者中就有13个来自安徽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有些人则因南京房价渐高,或因故乡情怀深重,选择在安徽老家买房。这样一来二去,穿梭于南京和毗邻

地市的跨省上班族日益庞大


“每天早上7点02分,就有一班从马鞍山开往南京南的高铁,全程只需17分钟,票价15.5元。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相关数据显示,早上高峰段7点到8点,马鞍山旅客经常“一票难求”。自2018年4月10日起增开的始发马鞍山东站、终点南京南的动车组几乎天天满载,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

“跨省上班族”专列


闲暇时去新街口逛街、生病时去鼓楼医院挂个专家门诊、出差时到禄口机场乘飞机……这些南京人民的日常现在同样也成为了一部分安徽人的日常。


除此之外,驰名南京的“安庆馄饨”祖籍来自安徽、大街小巷遍地可见的“淮南牛肉汤”也来自安徽……而这些也成了老南京人爱吃的小吃(一句“阿要辣油啊”,瞬间打破地域界限)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省会光环”的笼罩,安徽自然是离不开南京的。


南京:远亲不如近邻

4条地铁直达,10分钟跨省游


南京作为堂堂正正的江苏省会城市,暗地里不知多少次被错认成安徽省会。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除去地理位置相近外,安徽省遍地的南京企业和铁路线成为了这一误会的有力“证据”。


目前,南京有4条地铁线将通往安徽地界。


S3号线(宁和城际)终点直指马鞍山的和县

S8号线(宁天城际)金牛湖站紧挨安徽天长

S9号线(宁高城际)明觉站接近马鞍山,终点站高淳站则接近宣城地界

S4号线(宁滁城际)一期工程于去年年底开工,建成后从江北新区到滁州只需短短10分钟


细心搜一搜会发现,南京在还没有实现对江苏所有地市的高铁直达时,火车却已经能直达安徽任何一个地级市。(苏北、苏中的兄弟们表示不服)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与南京江北新区仅隔一条滁河相望的滁州市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目前有200多家企业,大约六成来自南京


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尤为典型,这里因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仅10多公里路程,因而吸引了南京浦镇车辆及长三角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扎堆入驻。


另一个真实方面,随着南京置业门槛逐步提升,一些极致刚需客可能会将范围扩张至都市圈,选择临近南京的其他城市,比如安徽滁州、镇江句容等地。


以碧桂园为例,2019 年仅滁州区域的销售额就高达数十亿,而南京客户占比极高


“南京的位置、安徽的成本”,这个绝佳的理由让南京人又怎会舍得离开呢?


其实,像“江苏省合肥市”傻傻分不清楚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江苏省杭州市”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再比如“江苏省南昌市”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又或者“江苏省宁波市”

“苏大强”又上热搜了!散装还外带?南京和合肥的关系瞒不住了…

嗯,“苏大强”不愧是“苏大强”,好了不说了,买房君也要去重修地理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