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你好杨总,你们公司申请的5000万元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信贷资金已通过审核,请安排财务专员尽快与我们对接办理相关手续。”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滨海精细化工产业园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话告知山东道一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杨振永一个好消息。

“太感谢了,这可真是一场及时雨啊。”电话另一头的杨总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这只是产业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暖人场景。山东道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滨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内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东营市第二批高成长型企业,公司主要生产电子和药用化学品新材料,科技创新实力强,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今年公司还计划实施二期项目。但是,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大部分职工特别是技术人员,家都在潍坊,节后无法按计划返厂,打乱了原本的生产经营计划,公司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就是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需要突破的对象,特殊时期更要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产业园科学分析研判,紧抓“人、事、财、物”四个关键,精准施策,助力道一科技公司跑出复工复产的“加速度”。

企业职工“进得来”、“管得住”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企业要恢复生产,又要做好疫情防控,不能出现疫情传播,围绕“管人”目标,产业园成立两支由经发、安监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企业服务队,深入企业,与公司现场负责人和市外的高管对接联系,指导企业建立“5+2”精准档案,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职工返岗、人员隔离、应急救援等实施方案,确保流程清晰,责任到人,建立市外返岗人员信息表、职工情况承诺表,做到底数清晰、精准监控。产业园及时将返岗人员信息推送给东营港开发区复工复产办公室和交通联防联控组,要求企业安排专车或职工私家车辆“点对点”返岗,提前准备好隔离场所,返岗职工一律实施14天隔离观察,从源头抓住疫情防控“牛鼻子”。因为准备充分,道一公司顺利返岗职工119人,有力保障了生产恢复。

疫情防控“无死角”、“无漏洞”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管事”是落实工作要求的抓手,产业园服务队成员每天到公司两次,要求企业紧盯职工出入、吃住、通行、工作等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人员轮岗上班、严禁串岗,错峰就餐、分桌就坐,隔离场所定时消杀、统一送餐、垃圾集中处理,从严把控各个环节,确保企业“防疫+生产”双安全。

防疫物资“储备足”、“无短缺”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打好疫情阻击战,防护物资是“粮草”保障。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向上级部门反馈争取,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急需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测温枪、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设备,帮助复工人员快速核验入园进区,确保企业的每名在岗职工每天配备至少一个一次性口罩,每个生产班组确保每天一瓶消毒液。有了物资保障,道一公司一方面抓好人员隔离和防疫,一面开足马力复工复产,复工一周内已购进原料100余吨,每天生产电子化学品基础性新材料以及医药中间体5吨左右。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东营复工复产开足马力 政策资金让企业“放宽心”、“增活力”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复工达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码惠企政策力度,“真金白银”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和项目工程建设。产业园服务队及时汇总国家、省、市和开发区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高管,服务队员也认真研究政策,针对园区各家企业的不同情况精准指导企业申报保险减免、返岗补贴、稳岗补贴、电价优惠、信贷支持等需求,真正把上级政策用足用好,与企业一道共克时艰、共渡难关。道一公司作为东营港代表企业在全市金融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视频会议上做了发言,在发改、金融监管等部门支持下,争取到5000万元的信贷资金,为企业“资金池”注入了“一汪活水”。

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是场大考,考验着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和辖区内企业经受住了考验,以实际工作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一步,产业园将加快谋划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道一医药SPB系列产品(电子和药用化学品)二期、道泰医药国家一类新药研发产业化、平明医药头孢类药物中间体项目,打造东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来源 齐鲁网 记者 陈海涛 通讯员 王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