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个人才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除了自身具备比较强的实力之外,还需要得到他人的扶持和帮助。是否具备这双慧眼,能够发掘千里马,这也是考验“伯乐”的素质之一。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颜宁便是清华最年轻的博导之一,在清华大学顺风顺水的她,如今却远赴美国进修,离开了培养她的清华大学去美国某大学做教授,作为她的伯乐施一公老师,究竟怎么看呢?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颜宁从小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并且也非常喜欢看课外书,而金庸老先生的小说便是颜宁喜欢的读物之一。即便如此,颜宁在1996年的时候成功进入了我国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生物系进修。进入清华之后,身边的同学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大多都是来自各个省份的高考状元。

​颜宁的学习成绩也算不上非常拔尖,大一上学期的时候,颜宁的微积分只考了60多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她在清华励志成才的一个决心,反而她以非常坚决的心态应对将来的学习。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2000年颜宁没有继续留在清华大学进修,而是选择了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她选择去国外进修,并非由于清华大学的科研条件不好,而是她想要换个环境去提升她的学习成果。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颜宁认识了她的导师施一公教授。

而施一公教授对颜宁的指导,也直接让颜宁成为了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没有施一公教授的亲自指导,可能也就没有颜宁的今天。7年之后,颜宁回到了清华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而这个时候她年仅30岁,因此她也成为清华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颜宁感恩清华,担起了清华大学生物学科研队伍的重任。由于她在清华带领团队不断研究生物学,以至于在生物学领域的杰出贡献,清华大学诚恳地邀请了颜宁的导师施一公教授回归清华。师徒二人再次聚首,共同为我国的生物学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们非常看好颜宁的时候,她在10年之后做出的举动让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2017年,颜宁选择离开清华大学,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这让许多人都觉得有些不知所措。颜宁在清华大学学习了四年本科,同时又和施一公教授在清华大学做了这么多的研究,如今依旧选择去国外任教,这个想法和举动很多人都表示怀疑。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领域的佼佼者,要实力有实力,要技术有技术,为什么她还会选择出国呢?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虽然她在清华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但是她对生物学领域的追求远不止于此。人们常说学无止境,也许颜宁觉得在清华大学已经满足不了她成长的愿望,可能国外有更加开阔的条件能够让她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出于这样的目的,她宁愿选择离开清华大学赴美担任教授,作为她的老师施一公教授来说,想必也不好相劝。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当然也有人认为她没有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出于失望的目的才去了国外,也有人认为国内的科研已经限制了她的进步,但是作为这样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离开清华去国外显然有些可惜,但是我依旧坚信她出国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以更好的姿态回归国内。

清华年轻博导颜宁,为何离开清华赴美进修,施一公教授怎么想

是金子总会发光,施一公作为伯乐,曾经发掘出颜宁这样一匹千里马,相信也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够被发现,也希望颜宁将来有一天能够回归国内,让中国的生物学领域迈上新的台阶。你对颜宁教授离开清华怎么看待?欢迎给我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