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我們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人才要想得到更大的發展,除了自身具備比較強的實力之外,還需要得到他人的扶持和幫助。是否具備這雙慧眼,能夠發掘千里馬,這也是考驗“伯樂”的素質之一。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顏寧便是清華最年輕的博導之一,在清華大學順風順水的她,如今卻遠赴美國進修,離開了培養她的清華大學去美國某大學做教授,作為她的伯樂施一公老師,究竟怎麼看呢?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顏寧從小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異,並且也非常喜歡看課外書,而金庸老先生的小說便是顏寧喜歡的讀物之一。即便如此,顏寧在1996年的時候成功進入了我國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生物系進修。進入清華之後,身邊的同學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大多都是來自各個省份的高考狀元。

​顏寧的學習成績也算不上非常拔尖,大一上學期的時候,顏寧的微積分只考了60多分,但是這並不能改變她在清華勵志成才的一個決心,反而她以非常堅決的心態應對將來的學習。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轉眼間四年過去了,2000年顏寧沒有繼續留在清華大學進修,而是選擇了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她選擇去國外進修,並非由於清華大學的科研條件不好,而是她想要換個環境去提升她的學習成果。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顏寧認識了她的導師施一公教授。

而施一公教授對顏寧的指導,也直接讓顏寧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可以說沒有施一公教授的親自指導,可能也就沒有顏寧的今天。7年之後,顏寧回到了清華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而這個時候她年僅30歲,因此她也成為清華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顏寧感恩清華,擔起了清華大學生物學科研隊伍的重任。由於她在清華帶領團隊不斷研究生物學,以至於在生物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清華大學誠懇地邀請了顏寧的導師施一公教授迴歸清華。師徒二人再次聚首,共同為我國的生物學領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我們非常看好顏寧的時候,她在10年之後做出的舉動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2017年,顏寧選擇離開清華大學,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教授,這讓許多人都覺得有些不知所措。顏寧在清華大學學習了四年本科,同時又和施一公教授在清華大學做了這麼多的研究,如今依舊選擇去國外任教,這個想法和舉動很多人都表示懷疑。清華大學作為我國大學領域的佼佼者,要實力有實力,要技術有技術,為什麼她還會選擇出國呢?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來說,每個人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雖然她在清華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但是她對生物學領域的追求遠不止於此。人們常說學無止境,也許顏寧覺得在清華大學已經滿足不了她成長的願望,可能國外有更加開闊的條件能夠讓她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出於這樣的目的,她寧願選擇離開清華大學赴美擔任教授,作為她的老師施一公教授來說,想必也不好相勸。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當然也有人認為她沒有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出於失望的目的才去了國外,也有人認為國內的科研已經限制了她的進步,但是作為這樣一位優秀的知識分子,離開清華去國外顯然有些可惜,但是我依舊堅信她出國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夠以更好的姿態迴歸國內。

清華年輕博導顏寧,為何離開清華赴美進修,施一公教授怎麼想

是金子總會發光,施一公作為伯樂,曾經發掘出顏寧這樣一匹千里馬,相信也有更多的千里馬能夠被發現,也希望顏寧將來有一天能夠迴歸國內,讓中國的生物學領域邁上新的臺階。你對顏寧教授離開清華怎麼看待?歡迎給我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